湛江市第二十八小学 广东省湛江市 524002
摘要: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下,小学的科学教学受到了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作为培养小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重点学科,小学科学的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科学性,强化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小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本文对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单元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单元教学;有效性
前言:小学的科学学科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与时俱进,将陈旧的教学模式突破,培养学生的自主操作实践能力,使小学生加入到亲自的体验中来,强化科学探究意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的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设计,使小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挥出学习主体的积极作用,提高科学学科的综合素养。
一、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的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做好前期的教学准备,优化教学方案计划。以其中月相变化这一课程为例,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优化教学方案的活动计划,设置识月相、给月相排序和模拟月相三个活动。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形状各有不同,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月相的形状形成更全面的掌握和认知,对于月相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中形成的变化产生初步的体会,学会在观察月相活动中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小学生在相互协作下,对月相的产生进行逻辑推理和大胆假设,修正假设,在事实基础之上利用模型对自然现象进行初步的解释。由教师指导,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培养学生对月相变化过程的独立、持续观察能力,树立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小学生能够意识到月球、地球是一个系统,在不断的变化中理解知识、内化知识。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做好前期的教学准备,有计划的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其掌握科学知识[1]。
二、优化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地球宇宙单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丰富教材内容,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思路,但并不是要局限在教材的素材内展开教学活动,而是要围绕着教材的思路和内容,采取多种方式达到教学目标,突破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在教材基础知识上丰富教学内容。小学科学的地球与宇宙单元教学活动中,由于内容较为单调、知识点复杂,难以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在研读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之上,丰富教学课堂上的内容,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激活,使学生能够自觉加入到地球宇宙单元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中来。例如太阳系的课程中分为两个不同的活动,一个是了解除地球和月球之外绕日运动的天体和具体的排列规律,另外一个活动则是建立太阳系模型,教材中对于绕日运动的天体特点、排列提出了疑问,并且给出了提示性的图片,安排此类的内容显然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小学生对宇宙知识进行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小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加入到知识探索中来。教师可以设计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搜集任务,并且可以将教材以外的内容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搜集到的内容,可以通过小组学习模式,让小组内的学生进行交流和知识汇总,再进行全班的交流,在小组交流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中,用文字、图片等形式进行知识分享或知识辩论等活动。学生们搜集来的信息各有不同,实现了信息互补,教师也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延伸,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2]。
三、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新课程改革在小学教育中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愈发重视,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单元的教学活动中,同样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提高教学有效性,强调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体验感,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地球与宇宙单元的教学内容中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运动的理解能力、逻辑运算能力等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小学生正处于发展各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将小学生作为能力发展的主体,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和研究,理解知识、应用知识。以昼夜交替现象的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出探究任务,让学生思考和探究引起昼夜交替的原因,对原因进行模拟和推理,探讨原因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将错误的推理原因排除,保留合理、科学的推测结果。学生们通过独立的探究,自主选择材料来模拟地球与太阳的运动,思考哪种运动规律会形成昼夜交替的现象,再结合教师所提供的地球运动资料和太阳资料,筛选模拟活动,将不符合实际和不合理的活动排除。在自主探究中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探究主体,体会到了科学家的思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强化探究能力,促进科学素养的提高
[3]。
四、引进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单元教学活动中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有助于激活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应用视频、软件、图片、课件等,教师可以在直观、形象的展示下,使学生能够对地球与宇宙的相关知识形成更明确的认知和理解,例如模型软件应用,可以构建起太阳系模型,在3D模型的直观展示下,学生能够对天体间的大小差异、距离远近形成深刻的感受和认知。学生也可以自觉加入到动手建模中来,结合数据进行太阳系的模型建设,提高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单元教学活动的现代化水平,激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4]。
结论:综上所述,科学教学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部分,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的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学习的主体地位和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探究科学知识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形成对科学知识的明确认知和体会。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对科学知识的自主探究意识,加入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来,为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金伟.基于VR设备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以“探索宇宙”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9):110-111+116.
[2]肖义群.中国冀人版与加拿大PBC版小学科学教科书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20.
[3]张璐,石曙东.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讨[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01):149-152.
[4]杨秀华,王玉琳.“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直观教学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36(1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