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市
摘要:在我国青年群体中,大学生占据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梦宏伟目标实现的后备力量。这就需要大学生明确自身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深入到学习实践当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觉悟,以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对此,本文分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特点,从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途径、优化师资队伍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高校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立德树人
前言:《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高校要始终贯彻立德树人的育人方针,所构建的思政教育机制中理想信念教育要居于核心位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符合时代、国家、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新青年人才。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环境之下,各种思想文化交融汇集。其中,不乏一些消极负面的思想观念,这对三观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来说,无疑会对其理想信念造成冲击,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于高校而言,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则显得至关重要。
一、高校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阶段,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于思想中坚定理想信念,自觉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使命,面向社会输送符合其需求的时代新人。现阶段,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波动,对外界不良思想的抵抗力较为薄弱,无法有效辨别不良信息,这就会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一定的问题,如信仰追求不坚定、理想追求庸俗化、信奉极端利己主义等。因此,面对此种情况,这就需要高校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高素质后备人才支持。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一)丰富教育内容
在新时代环境之下,高校以大学生为对象,在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要确保所讲解渗透的内容与主流思想意识的方向保持一致。不仅如此,还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对教育内容进行及时更新,融入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让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永葆生命活力。
对此,高校要深入分析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深入挖掘教育内容,秉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对于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如社会焦点、理论难点、舆论特点等,进行积极正面的回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加深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的理解,这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坚定,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高校可以“中国梦”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课题,利用建党100周年对学生进行“四史”教育。在促使学生感叹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坚定理想信念的不竭动力。再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紧贴当下社会现状,利用“时代楷模”、“抗疫英雄”等真实事迹的说明讲解,让学生体会英雄人物身上所呈现的精神品质,从而达到增强大学生爱国情怀的目的。此外,还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优秀资源融入其中,浸润学生心灵,让学生继承发扬优秀文化品质。
(二)拓展教育途径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利用好思政课教育主渠道的同时,还需要对其他教育渠道加以拓展,以便形成以大学生为对象的全方位理想信念教育体系。
第一,利用好思政课教育主渠道。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思政教育意识和理想信念教育意识,妥善处理好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将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当中,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环节中时时刻刻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熏陶。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典型案例、社会热点、时事政治等资源,以小组合作、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微课等多种方式讲解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知识,并将党言党语融入其中,加深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的理解,提高教育实效性。
第二,积极开展校园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面向大学生,通过图书推荐、召开专题报告会、社会活动开展、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发挥教育活动的正面引领作用。例如:教师可与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如《建党伟业》、《八佰》、《中国战疫录》、《最美逆行者》等,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教育引导,走向社会正能量的主旋律,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自然而然的接受思想熏陶和心灵洗礼,这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坚定具有良好作用。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渗透红色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并将其内化于心,自觉主动传承弘扬红色精神。
第三,重视教育宣传引导。在对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宣传时,高校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兴趣偏好,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宣传活动。不仅要通过悬挂模范人物肖像、书写名人名言等传统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还需要重视新媒体手段的应用。具体来说,高校可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网站等多种媒介,对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讲解,增设“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校园网站板块,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引领导向功能。
(三)优化师资队伍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性指标,而教师作为高校师资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其师德修养的高低、业务能力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效果。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部分高校教师因无法抵御金钱、权力等外在因素的诱惑,会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想。面对高校教师理想信念偏差的现状,则需要加强对其的理想信念教育。
第一,发挥党委核心领导作用。高校党委要组建思政工作小组,以教师为服务对象,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方针、制度、保障措施等进行一系列的规定和说明,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各种类型的政治学习活动,将党中央的会议精神传递渗透给教师。同时,高校党委及基层党组织要做好教师的思想调研工作,了解教师最近的思想动态,根据调查结果有的放矢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以便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水平。第二,完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机制。高校要对教师进行与理想信念教育有关的培训,不仅要在教室内接受理想信念教育,还可在科研院所、工厂企业、农村田间等场所接受教育,由学生、企业、科研院所、服务单位、高校管理者等多个主体对请教师的教育结果进行打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培训效果。同时,在教师出现价值观偏离、理想信念动摇时,高校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从精神、情感、生活等多个方面予以教师适当帮助,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指导教师掌握调节情绪和缓解压力的正确方法,以便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身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当中。第三,开辟社会实践路径,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场所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教室内,而是应该走出教师走进社会、生产一线、科研院所、寻常百姓家,引导教师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在生产实践之中,加快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进程,强化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高校可鼓励教师到偏远地区进行教育扶贫、到基层机关挂职锻炼等,在实践参与中获得书本上无法提供的宝贵经验,这对教师理想信念立场的坚定具有积极推动与促进作用,从而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理想坚定、政治觉悟高、专业技能过硬的师资人才支持。
结论: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环境之下,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对当前现状加以客观全面的分析。不仅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还需要以文化、经济、技术等作为背景,清晰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特点,借助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途径、优化师资队伍等策略的实施,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主动承担历史使命,牢记初心,在理想信念的正确指引下砥砺前行,确保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有效落地。
参考文献:
[1]刘腾子.“知行合一”观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09):21-22.
[2]胡蓉.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路径[J].大学,2022(06):101-104.
[3]王岑岑.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机制创新研究[J].南方论刊,2022(01):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