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浅谈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高训录 张延刚 万六森

山东省德州市生态环境局武城分局 山东省 德州市 2533 00

摘要:生态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虽然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认识过程,但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索中,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是重要内容,这些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才能够让城市拥有较好的环境质量,让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一同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只有让人民群众意识到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才能够把解决环境污染当成自身的责任。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一直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过度的追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先进的工业发展,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生态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提供各种自然资源

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主体和社会生产劳动,必须有一定的空间和各种物质、能源资源,只有劳动与自然的结合才能创造财富,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让人民群众能够拥有更加健康的居住环境,对环境提供更加有效的保护。

1.2自然净化功能

环境对经济活动中人类的废弃物和废物具有自然净化和同化能力。如土地、河流、森林和矿产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资源,而不是人类的产品。经济活动中,人们需要产品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产品。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这些副产品暂时无法使用并排入环境。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化、生物反应、稀释、转化这些废弃物,体现了自然净化的环境。如果没有环境的自然净化功能,生态环境形势将更加严峻,甚至达到人类无法生存的境地。

1.3提供舒适的环境

环境不仅为经济活动提供物质资源,同时还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舒适性要求。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根本。阳光、新鲜空气和干净的水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人们最基本的需要是健康的生活。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自然和文化景观,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优雅舒适的环境使人们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使工作更有效,使经济增长和环境舒适性要求更高。

1.4加快社会的发展

破坏生态环境,将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自然环境一方面是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另一方面,保护环境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增殖能力,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保护自然环境的同事发展经济,才能创建一个舒适的环境。

2.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工业和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质的提升,但是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的增强,过度的注重经济发展,忽略生态环境保护的后果显现无疑,虽然近些年来我们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但是还是存在较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水土流失、沙漠化、水污染等问题,依然使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2.1水土流失

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不仅在农村地区存在水土流失,在城市和矿区水土流失问题显得更加严重。根据统计,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大概在357万km2,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37.2%左右,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更为严重。如表1所示为我国的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表。

2.2沙漠化问题加剧

我国的沙漠化问题是仅次于水土流失问题的第二大问题,在北方地区沙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大约15.5%,目前沙漠化正以每年2100km2的速度在加速扩展,土地沙漠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二次灾害,比如河流含沙量急剧增加、沙尘暴频发、各种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3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我国古代森林资源分布十分丰富,但是随着农耕经济的漫长发展,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急剧减少,随着近些年来的人工种植和保护,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1.63%,有了一定程度的回升,但是目前我国依旧是一个缺林的国家,并且我国的森林分布极不均匀,树种分布也较单一。

2.4地下水位下降

我国的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对地下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导致的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每年我国的地下水位以每年12cm的速度下降,地下水、地表水的破坏导致水中生存的生物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许多河流变成了季节性的河流。

3.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发展

3.1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由于近几年环境污染严重,乱砍乱伐,乱排乱放等现象颇多,导致雾霾天气逐年加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类生活环境变得很糟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问题的钥匙只有一把,那就是放下傲慢,重理思路,改变认知,人人争做环境的“吹哨人”!为改善这个环境问题,我们应该尽早采取环保措施。首先,环保应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改用纤维布袋。对废水进行二次利用,例如:淘米水浇花等。工业废水应合理排放,减少生态环境的污染。其次,对树木应采取保护措施,禁止乱砍乱伐。为确保空气质量,防止废气污染,生产区及施工营地严禁焚烧垃圾,严禁使用烧煤设施,对垃圾的焚烧和处理应合理。减少噪音的污染也是环保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最后,防止破坏。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機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3.2加强辐射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辐射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一要积极推进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开展全范围监测网点建设、重点地区大比例尺放射性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等工作,完善放射性本底数据库建设,逐步建立放射性地质环境监测系统。二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实现对辐射环境监测信息的有效控制,海量数据的深入挖掘分析,辐射环境监测信息的实时发布与共享,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三要加快辐射环境预警体系建设。开展针对放射性风险源及敏感目标的详细调查,建立分级、分类、分段的突发核与辐射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体系。以核设施和核利用源为重点,加强核与辐射环境风险源数据库建设,实现动态更新。

3.3积极推广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就是对资源使用技术实施合理化改革,使得其降低对资源的损耗,提升资源使用效率。让资源环境得到更加合理化使用,尽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应该将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另外,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生态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以其它各种形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性举措,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比如说增加绿化面积。

3.4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就是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不少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资源性保护的法律法规质量和数量还比较少。只有从国家层面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作出更加严厉的惩罚性措施,这样才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资源不足、滥用资源情况严重,必然导致的人与自然存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重建生态平衡、协调的关系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才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赵泽华.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J].时代农机,2016,43(6):144-145.

[2]刘红,蒋华云.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性发展[J].工程技术,2016(6):224.

[3]秦军.江苏建立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机制研究[J].科技与经济,2021(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