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急危重患者家属心理情绪影响的效果观察。方法:入选60例危急重患者家属主要于2021年5月-2022年3月陪同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指标:护理后心理情绪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各项心理情绪状态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危重患者家属实施心理护理后负面心理情绪改善效果显著,且十分满意此护理模式。
【关键词】急危重患者;家属;心理护理
急危重患者需立即进行病情诊疗,其病情危重且发病紧急,若治疗不及时有效,将极大可能造成对其生命安全的威胁[1],家属由于对患者危及生命事件缺乏一定的心理准备,加之对治疗程序及疾病的不了解,导致其很容易出现无助感及恐惧感。家属在辅助患者临床治疗及康复方面发挥作用巨大,应注重对其的心理护理干预工作,通过改善其心理精神状态,来提高疾病应对方式及治疗依从性。基于此,本次研究中对本院2021年5月-2022年3月收治60例危急重患者家属实施常规护理与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60例危急重患者家属主要于2021年5月-2022年3月陪同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中男14例(46.67%)、女16例(53.33%),年龄:(39.68±8.54)岁;研究组中男12例(40%)、女18例(60%),年龄:(39.87±8.55)岁。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向家属叮嘱抢救治疗需配合事项,告知其患者情况,并询问患者相关资料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1)对家属进行热清接待,主动倾听其内心想法,鼓励家属表达内心想法,以情绪疏导、心理暗示、语言鼓励等方式对其不良心理情绪进行疏导。(2)护理人员在家属面前需体现出对其的体贴及关爱,主动介绍急诊室相关环境、治疗仪器以及患者抢救治疗操作过程等,使家属意识到患者抢救治疗的时间紧急性及急迫性,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救治工作。(3)第一时间告知家属患者救治情况,耐心解答其提出的问题,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知相关疾病健康知识,重点宣教家属照护技能等相关知识。(4)在为患者进行相关治疗及护理操作时,应保障动作的有条不紊性及稳重有序性,使家属感受到踏实感及安全感。(5)告知家属积极发挥自身社会支持系统对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的重要性,即家属保持镇定的心理可减轻患者负面心理,使其治疗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急救治疗工作。
1.3观察指标
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价家属护理后心理情绪状态,共9项评价维度,分值低,负面心理情绪症状减轻[2]。以自制调查表评价护理满意度,共100分,分值高,护理满意度高。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6软件,计量资料用t计算,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果
2.1护理后心理情绪状态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各项心理情绪状态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护理后心理情绪状态比较( ,分)
组别 | 躯体化 | 强迫症状 | 人际敏感 | 抑郁 | 焦虑 | 敌对 | 恐惧 | 偏执 | 精神病性 |
对照组(n=30) | 1.69±0.46 | 1.64±0.39 | 1.76±0.48 | 3.83±0.22 | 4.26±0.67 | 3.65±0.89 | 3.92±0.96 | 1.53±0.34 | 1.40±0.38 |
研究组(n=30) | 1.26±0.18 | 1.21±0.16 | 1.45±0.20 | 1.38±1.35 | 1.85±0.72 | 1.36±0.20 | 1.40±0.22 | 1.20±0.21 | 1.16±0.14 |
t | 4.767 | 5.587 | 3.265 | 9.810 | 13.421 | 13.750 | 14.014 | 4.522 | 3.246 |
P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护理满意度比较( ,分)
组别 | 例数(n) | 护理满意度 |
对照组 | 30 | 80.25±4.33 |
研究组 | 30 | 94.25±3.26 |
t | -- | 14.147 |
P | -- | 0.000 |
讨论
结合临床实际经验发现[3],危急重患者家属在陪同治疗期间的心理情绪状态存在易激动、多担忧等问题,且很多家属由于不了解临床医护工作,会将自身的负面情绪发泄在医护人员身上,加剧医患矛盾,为此,有必要为危急重患者家属提供一定的心理护理工作。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对于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均是互利的结果,该护理模式下将通过对家属心理情绪的疏导,来使其积极面对患者病情,提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增强心理弹性水平,以此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照护服务。表1-2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各项心理情绪状态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急危重患者家属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对于改善心理情绪状态及护理满意度均有积极的意义。该护理模式实施下将予以家属系统性的心理认知支持以及情绪疏导,使之促使其不良情绪的消失,便于顺利进行相关护理操作及流程,提高患者疾病救治效果。由于家属的心理情绪状态还可能对影响患者的心理,因此心理护理措施下护理人员会使家属意识到这一问题,使其在患者救治期间保持镇定、冷静及积极的态度,使之在对患者心理产生正面影响的基础上,提高其对患者病情的应对水平及对医护人员救治工作的配合度,有效推进救治顺利完成,促进患者病情康复[4]。
总结:实施心理护理后,急危重患者家属负面心理情绪改善效果显著,且该护理模式下可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海霞.意识清醒的危重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认知行为干预疗效[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6):2892-2894.
[2]万振玲,武玉芳.急诊危重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临床护理观察[J].心理月刊,2021,16(6):148-149.
[3]陈冰,何静婷,冯莉娟,等.护理人员面临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应对措施[J].心理月刊,2020,15(20):78-79.
[4]张艳,徐永元.急诊危重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11):171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