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陕西西安, 7100 68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创伤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9年2月-2022年2月,参考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接受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对比均存在较大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度对比结果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创伤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且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急诊创伤;护理;应用
社会快速进步发展,意外事故与交通事故明显增加,因创伤导致机体功能障碍导致死亡的疾病也不断增加[1]。外科患者病情严重,需要联合多个科室进行治疗,无法通过专科治疗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无缝隙一体化属于新型的护理方法,这一护理模式的应用对护理服务效率地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还可赢得更多宝贵的治疗时间。由此可见,我院探讨了急性严重创伤患者接受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效果令人满意,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9年2月-2022年2月,参考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女性和男性分别22例、18例;年龄12岁-79岁,中位数(35.57±4.82)岁。观察组女性和男性分别21例、19例;年龄14岁-80岁,中位数(37.48±4.69)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的护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主动配合医生对其损伤部位、生命体征、意识等病情进行检查,评估伤情后进行急救处理。若患者呼吸道有异物,及时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的异物;及时止血,降低出血休克概率;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帮助其处理伤口,并由支助人员将多发伤患者转运其他科室治疗。
观察组接受无缝隙急救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成立无缝隙护理小组。以急诊科医生为中心建立急诊创伤无缝隙护理小组,对相关规程进行制定,并对急诊创伤护理工作进行全面负责。定期开展专题讲座,组长每周给住院介绍急诊创伤有关的技能与知识,每月月底进行一次考核,提高小组成员综合业务技能。(2)病情评估。快速帮助患者查体,以伤情为基础对患者伤情进行评估,交给主治医生评估结果,便于确定急救措施。若患者疼痛剧烈,可皮下注射注射5mg吗啡;若患者心肺骤停,可以及时通过按压心脏或人工呼吸心肺复苏。(3)呼吸道畅通。及时将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清除,若患者呼吸功能丧失,则可以将呼吸功能丧失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或氧疗。(4)建立静脉通路或中心静脉置管。主动帮助外周静脉通路患者进行补液,对其中心静脉压进行密切监测。(5)二次查体。小组组长应对二次查体,了解患者意识状态,杜绝遗漏问题,对其伤情进行评估。(6)生命体征监测。发挥组长监督作用,对小组成员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共享生命体征,对其脉搏、互相、血压等进行密切观察。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2]。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资料的计算均录入SPSS23.0,计数资料可以表达为n(%),计量资料可以表达为( ±s)。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临床指标
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用时更少,两组比较结果差异相当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对比两组临床指标(±s,min) | ||||
组别 | 例数 | 确诊时间 | 急诊至手术时间 | 急诊至病房时间 |
对照组 | 40 | 55.23±7.26 | 80.34±6.26 | 58.92±5.36 |
观察组 | 40 | 31.58±6.81 | 40.25±8.35 | 36.47±4.69 |
t值 | | 6.239 | 11.886 | 8.055 |
P值 | | 0.000 | 0.000 | 0.000 |
2.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满意度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可构成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n(%) | |||||
组别 | 例数 | 不满意 | 基本满意 | 非常满意 | 总满意度 |
对照组 | 40 | 8(20.00) | 18(45.00) | 14(35.00) | 32(80.00) |
观察组 | 40 | 1(2.50) | 16(40.00) | 23(57.50) | 39(97.50) |
c2值 | | 6.135 | 0.205 | 4.073 | 6.135 |
P值 | | 0.013 | 0.651 | 0.044 | 0.013 |
3 讨论
现如今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严重创伤患者的人数明显增加,因急诊创伤患者病情严重且病情危急,还必须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诊断,为患者赢得更多宝贵的时间[3]。手术除了对患者生命进行挽救之外还会导致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较大程度上影响患者身体康复,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护理才能提高预后效果。
随着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无缝隙急救护理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发展而来,护理过程中定期培训医护人员,其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意识更高,护患纠纷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同时,将患者为护理工作的中心,患者尽早得到治疗,急救过程更为同步化,抢救时间更短,优化了抢救的过程。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明显缩短,且满意度更高,由此可以进一步确定急诊创伤护理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意义。该研究结果与余红平[4]的研究结果并无显著差异,进一步证实该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
综上,急诊创伤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价值更高,赢得更多宝贵的急诊抢救时间,患者满意度更高,可以加大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张志芬, 李丹丹, 于巍,等. 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6(1):199-199.
王秋侠. 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2):95-96.
冯金幸. 无缝隙急救护理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 2021, 11(33):143-144.
余红平. 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 27(9):112-114.
作者简介:冯俊,女,汉族,护师,学位,学士,研究方向:创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