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护理对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1
/ 3

前瞻性护理对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田雅丽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摘 要】目的:分析前瞻性护理应用于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前瞻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的实施更有助于患者心功能改善,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前瞻性护理;危重症;心力衰竭;心功能;生存质量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心内科疾病,临床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若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可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则属于重症心力衰竭[1]。重症患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且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出现,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临床在予以患者有效急救措施的同时,还应辅以必要的护理干预。前瞻性护理能够针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地做好护理,本研究选取了84例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旨在探讨前瞻性护理在该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4例。均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具备良好沟通理解能力;排除合并其他心脏疾病、凝血功能异常、合并恶性肿瘤和不配合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2例。研究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51~83岁,平均(69.85±3.47)岁。病程1~6年,平均(3.05±0.47)年。对照组男18例,女24例,年龄50~82岁,平均(69.87±3.42)岁。病程1~7年,平均(3.08±0.43)年。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强心、心电监护、利尿、吸氧等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前瞻性护理,(1)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给患者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多多次讲解,增强其依从性。(2)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做好病房的清洁和消毒,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指导患者适当运动锻炼,以增强其身体素质,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3)叮嘱患者按照要求用药,并对患者的病情、用药等做好详细记录。给患者详细介绍药物作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告知其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并鼓励家属做好监督。(4)合理搭配饮食,叮嘱患者低盐低脂饮食,注意均衡营养,避免暴饮暴食,禁烟酒。积极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关心和鼓励患者,通过播放音乐、看报纸、下棋和看电视等方式,使患者放松身心。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其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1.3.1心功能: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1.3.2生活质量,采用QOL量表评定,包括5个维度,各维度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1.3.3满意度,自制调查问卷评定,总分100分,以分值<60分为不满意,60~80分基本满意,≥80分为满意,总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23.0处理,计量数据(62956faeb62fa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 ±s)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行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

  1. 结果

2.1两组心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各指标水平较为接近,P>0.05;护理后,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对比(62956faeb62fa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 ±s)

分组

LVEDD(mm)

LVESD(mm)

LVEF(%)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n=42)

60.37±4.69

41.85±3.67

49.76±4.58

32.48±3.91

35.16±4.95

51.89±4.05

对照组(n=42)

60.38±4.71

49.76±4.35

48.82±4.62

40.83±4.16

35.18±4.92

45.82±4.39

t

0.010

9.007

0.914

9.479

0.019

6.586

P

0.992

0.000

0.364

0.000

0.985

0.000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提升,且研究组护理后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62956faeb62fa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 ±s)

组列

时间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情绪功能

自觉功能

躯体功能

研究组(n=42)

护理前

73.85±3.43

74.82±3.57

67.17±3.85

70.57±4.19

68.83±2.69

护理后

84.83±4.75*#

86.35±4.28*#

84.86±4.37*#

86.72±5.81*#

84.95±3.96*#

对照组(n=42)

护理前

73.82±3.47

74.81±3.56

67.21±3.79

70.03±4.16

68.79±2.74

护理后

79.72±4.39*

80.52±3.76*

78.72±3.61*

80.89±4.68*

79.53±3.27*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满意度比较

较之对照组,研究组具有更高的满意度(P<0.05)。见表37。

表3:两组满意度比较[n(%)]

分组

n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研究组

42

28(66.67)

12(28.57)

2(4.76)

40(95.24)

对照组

42

15(35.71)

16(38.10)

11(26.19)

31(73.81)

X2





7.372

P





0.007

  1. 讨论

危重症心力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该疾病患者病情变化极快,容易伴发肾功能不全等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有研究报道,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发病突然,加之病情严重,很容易出现抵触情绪,不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3]。因此,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干预显得极为重要。

前瞻性护理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能够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常见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及护理。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护理后LVEF水平显著较高,LVESD、LVEDD水平均低,且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得分更高,与相关研究结果类似[4]。说明该护理模式的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显著较高,表明前瞻性护理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能够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护理体验,可提升患者满意度。

总而言之,前瞻性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翟蕾,段淑敏,韩玲玉,等.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评价[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0(2):126-128,142.

[2]郭迎.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基于症状和情绪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9):1231-1233.

[3]徐贵琴.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2):336-337.

[4]赵雅琴, 朱慧鹏, 王冉. 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 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