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9
/ 4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胡芳心

洛阳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471934


一、引言

2021年12月28日,在京举行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高端研讨会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报告2021》发布会,向我们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十四五”时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开局时期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需在“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等民生问题上持续用力2。可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久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强调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对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作出明确部署3。因此,在新形势、新挑战下,如何开展老龄工作,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现实课题。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乃至全球很多国家所面临的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也将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4。根据2021年5月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18.70%,比2010年上升了5.44个百分点;8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4%,比2010年提高了0.98个百分点,老龄化的同时伴随高龄化趋势明显。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50年,预计我国8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2亿。

同时,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老龄化表现出五大特点:一是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提高,高龄化趋势明显。老龄化的同时伴随高龄化,表明中国老年人口内部结构也在快速变化,养老服务和健康服务等需求将因为高龄化而以快于老年人口的增速增长,表现出结构效应。二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意味着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机遇期将快速逝去,政策准备期将大为缩短,“未备先老”问题将更加突出。三是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快速扩大。城乡差异扩大将进一步凸显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紧迫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服务水平等都严重滞后,农村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将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四是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加大。这反映了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复杂性。五是人口老龄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理论上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因为人口转变发生更早一般会拥有更高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但由于发达地区吸引大量劳动年龄人口流入,延缓了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造成中国各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很大程度的背离。

三、目前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较于国外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进程及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探索和研究而言,国内在养老服务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建立养老服务体系起步都相对较晚。

国内的研究在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压力和老年人日益增加的照顾服务需求与照顾资源不足的基础上,论证实行社区照顾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目前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机构养老模式存在的明显不足,应借鉴国外典型国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成功经验。例如张恺悌(2000)从我国老龄化和家庭核心化带来的对传统养老模式的挑战出发,指出了构建依托社区服务的养老模式5。邓国胜(2001)指出社区照顾服务供给应有效整合政府、营利机构、非营利机构、家庭等力量,而非单纯的依赖家庭和政府6。王辅贤(2004)认为建立社会福利机构、服务中心、医疗保健中心、老年活动室、老年大学、婚介服务所等七方面是社区养老服务的工作重点7。吕新萍(2005)对比分析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种模式后认为,社区养老较其他模式更具优势且更契合我国当前实际。这些研究体现了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8

国外的计算机、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等研究起步较早,其相关研究理论和实践也更加系统和完善,因此,国外很多研究都提到了有关智慧养老服务方面,对智能设备在居家养老中的运用相较于国内也更靠前些。例如William T Liu(2000)认为智慧养老是使用科学技术对室内电器进行控制、对居家生活的老人进行行动关注和健康监测,且能够远程求助的智慧化服务模式9。Sintonen S(2013)认为智慧养老主要通过养老服务供给商给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顾、医疗健康护理、养老服务安全监控等服务10。而且,关于养老服务主体方面,Hillel Sclimid(2005)认为政府应该作为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为智慧居家养老提供服务,并在其发展中应发挥财政支持和监督管理的职责。Sherry Anne Chapman(2003)认为社区需要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相应支持,发挥社区长处。

11总的来讲,西方大多数学者认为居家养老照顾和智慧养老服务大都是以居家老年人为服务对象,将老年人置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为其提供养老服务,且养老服务的内容不局限于日常生活、健康、医疗保健、心理疏导等方面,提倡应由政府及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承担社会的养老问题,共建共治。了解和掌握国外有关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有利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智慧养老服务,建立健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

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到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到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我国已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老年社会保障安全网,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养老事业和产业正在协同发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构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格局。

在这种大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俨然己成为主流的养老模式。社区作为这一模式的载体,是老年人生活和居住的主要场所,对现存的社区进行优化是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落实和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关键。

四、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探索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依据服务型政府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研法,梳理出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归纳出解决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中问题的策略与措施。

(一)主要内容有:

1. 建立制度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解决失能老年人的照护经费问题;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之前,可考虑通过发放长期护理补贴作为过渡性措施,同时护理补贴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度失能老人精准发力。

二是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在这一过程中,要更加发挥有为政府作用,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厘清政府的养老服务责任边界,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及标准,不断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同时,在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度建设上,要着眼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财政承受能力,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吸取一些国家的经验教训,防止出现基本养老服务不可持续的问题。

2. 构建社会化智慧养老服务体系设想

具体措施包括:

  • 搭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 基于大数据建立老年人动态档案

  • 社区型、居家型养老模式规律探索

  • 完善相配套的服务功能

  •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技术,开发、研制“应急服务呼叫”系统或定期“服务需求可视化交流”系统等(如服务机器人)

(二)以上研究的理论依据

主要包括:

1. 服务型政府理论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被首次提出,此后,“服务型政府”一词被广泛使用。服务型政府理论是基于我国国情和政府改革的现状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基本理论来源于西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肯定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价值和趋向。其主要观点包括:倡导公民本位;主张政府的核心价值和首要职能是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服务;提倡政府从以往的参与者角度向政策制定、监管、引导等方向转变;倡导和鼓励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社会服务的供给中等等。

服务型政府理论建立的本质是从公民的需求出发,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广泛的参与到社会发展中,保证自身的意志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将更大程度的将服务职能转向服务供给商和广大的消费者。

基于该理论基本内涵,本研究认为服务型政府理论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离不开社会、公民及市场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需要政府发挥自身政策宣传和引导等服务职能,为相关主体提供参与社会养老服务的渠道和动力;此外,多元主体的参与必定需要政府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以此来确保养老服务体系能够稳定、长效发展。

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依据人类价值体系存在的两类需要,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认为,人在不同时期对不同需求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由低级需求向高级需求逐级上升,人会优先满足低级需求,在低级需求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高层次的需要往往具有更大的价值,更能够激发热情和动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于推动养老服务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促进养老产业和老龄事业等方面的发展与完善具有指导意义。

老年人作为社会上的特殊群体,我们在面对老年人养老问题时要注意他们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地位等各方面的特征,不仅要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还要了解并满足老年人精神慰藉、社会地位、自我实现等的高层次的需求。这就对家庭、社区以及福利机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福利多元理论出现于1978 年英国《沃尔芬德的志愿组织的未来报告》,是为了解决当时西方国家经济萎靡和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产生,主张将福利多元主义运用到英国的社会政策实践中。罗斯认为福利供给应主要由国家、市场、家庭组成,三者相互之间都有贡献,共同构成福利多元组合。福利多元主义明确政府在福利供给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强调社会组织的地位,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福利供给,以更有效地提供社会福利。

目前全球老龄人口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国际社会养老问题越来越显著,仅由政府、社会或家庭单方面承担养老服务难以解决当前的养老问题,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强调福利供给多元主体的参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养老模式的弊端,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五、结束语

通过在部分社区调查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程度、现状、及当前的社会养老服务模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政府引导力量相对不足,制度保障有限;市场资源供给不足,供给服务有限;社会投入力度不足,服务规模有限;老年人认知度不足,智能数字运用低下等问题。还有,政府顶层政策设计不健全、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不完善、社会养老氛围不充分、老年人思想认识存在障碍等原因。要解决以上问题,可采取一些可行性建议,例如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健全制度保障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养老市场活力;发挥社会参与力量,营造智慧养老氛围;完善养老服务平台,激发老年人参与意愿等完善措施。旨在能够在我国的中、小城市发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为促进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促进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添砖加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使老有所终”,这是从古到今的美好愿望。解决好留守、空巢、独居老人养老等民生问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无惧时光飞逝、从容优雅地老去,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中国发展网.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报告2021》在京发布[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377804874952257&wfr=spider&for=pc

  2. 人民资讯.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创新“双龄共养”模式 积极应对我省人口老龄化[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185468575117252&wfr=spider&for=pc

  3. 新华社.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激发老龄社会活力——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331411438941085&wfr=spider&for=pc

  4. 界面新闻. 2021年中国总人口净增加48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突破14%[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171930112214602&wfr=spider&for=pc

  5. 环球时报. 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1日上午公布,世界细看中国新数据[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520899398966743&wfr=spider&for=pc

  6. 张恺悌.社区服务:家庭养老的延伸和补充.老年人.2000(1):8—9.

  7. 邓国胜.志愿者组织在老年供养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R].清华人学公共管理学院系列研究报告.200l:77—79.

  8. 王辅贤.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4.(6):43—45.

  9. 吕新萍.脘舍照顾还是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可能取向探讨.人口与经济.2005(3}:8—13.

  10. William T Liu,Hal L Kendig Who Should Care the Elderly?[M].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2000.

  11. Sintonen S,Immonen M.Telecare services for aging people:Assessment of critical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doption intention[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3,29(4):1307-1317.

  12. 李延艳.洛阳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研究.云南财经大学.2021:4-5.


作者简介:胡芳心,女,生于1992年7月,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专业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