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地名源流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9
/ 3

宜春地名源流考

彭雪开

湖南工业大学 文新学院,湖南 株州 412007

摘要:宜春地域,周代属扬越部落方国势力范围。春秋时先后属吴、越,战国归楚。秦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前201),置宜春县,属豫章郡。作为聚落、方国及政区地名,历有五里山、袁山、宜春、修

晓、袁州、宜阳称名。今择其要作地名历史文化考释。

关键词:五里山;袁山;宜春;宜阳 地名源流

宜春地域,现发现古文化遗址237处,其中西周遗址104处,有部分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4000余年。[1]

樟树市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筑卫城遗址,距今约4500年。这表明距今5000年左右,这一带已有大型聚落。从该遗址出土文物看,是迄今为止发现中国南方最完整的早期文明大型土城之一。而该市的“吴城遗址”,是中国南方一处规模较大的商代中晚期都邑遗址。[2]

从今江西萍乡市所辖地域出土文物看,距今4000年前,这一带已为三苗国后裔及古越人部落势力范围;[3]今宜春市境域亦当如是。公元4000年后,今萍乡、宜春市境域,当属殷商势力影响的古越部落方国族居地;延至西周初,周武王、周文王封邦建国。萍乡、宜春境域属扬越部落方国势力范围。今宜春市多西周遗址,即可为证。[1]717-718

———

作者简介:彭雪开(1953—),男,湖南攸县人,中国地名学会常务理事,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研究员,湖南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地名历史文化。


春秋时先后属吴、越,战国归楚。秦灭楚一统天下,宜春地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前201),置宜春县,属豫章郡。[1]31

宜春市城区及周边地域,作为聚落邑、方国邑及政区地名,历有五里山、袁山、宜春、修晓、袁州、宜阳称名。今择其要作地名历史文化考释。

五里山。山名。五,字出甲骨文,先写作X,后于其字形上下各添一横,为计数词,也作序数词。隶书变为五。四加一为五。里,字出《诗·郑风·将仲子》,表示人居之地。春秋时始作长度单位。《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孔子家语·王言》:“周制三百步为里。”[4]皆释为此义。山,字出甲骨文,字形象山峰并列之形。《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皆释为此义。由此推断,五里山得名于春秋时期。其上古何名,难以稽考。

五里山为古聚落地名,可能与吴太伯奔荆蛮有关。

其一,吴太伯奔荆蛮,有两条线可择。[5]一条走“锡通古道”即从陆路经子英(今湖北英山)跨过大别山,经过“黄(今河南潢川)”、“息(今河南罗山)”等越淮河,即可到达黄河流域。这是商王朝为保障中原青铜原料而开辟的官道。而最有可能是走水路,即从今陕西陇县吴山或山西平陆县一带,渡黄河,取“商淤古道”沿汉水而下今湖北襄阳、宜城、荆门、荆州等地,再沿长江而入洞庭湖,溯湘江入今长株潭等地,于今株洲湘江段入渌水,进入湘赣走廊入今江西萍乡,在宜春市城区五里山一带暂居,其后裔一支与扬越部落于此定居,形成较大聚落邑,至春秋初称名五里山邑。其时,是否为吴国军事邑,无从考证。

其二,宜春市袁州区(原宜春县),1982年以来发现古文化遗址133处,其中西周遗址104处,占78.2%。采集磨制石器有石锛(有段)、石斧、石刀、石矛、石凿等,器物有鼎、甗、尊、罐、鬲、网坠等陶片纹,尤以印纹、蓝纹为最多,也有拍印的方格、绳、网、云雷、篾点、凸点等纹饰和刻划弦纹。有部分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4000余年。鼎、鬲、罐及篮纹、绳纹多见于陕西龙山文化遗址中;而印纹陶是东南地区新石器文化特征,拍印的方格纹,当是古越人陶器装饰图案之一。这表明西周时代,中原文化已南下今宜春一带。大量西周遗址,足以确证西周文化已渗入江南古越(扬越)文化,形成一种即区别中原文化又有别于扬越文化,独具地方特色的吴越文化。遗憾的是在今宜春市袁州区,至今未见到西周时古城邑遗址或遗存。

其三,樟树市“吴城商代遗址”的发掘,更进一步确立了太伯奔荆蛮,当为史实。商代中晚期吴城遗址,为中国南方规模较大的城邑,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遗址内发现有陶窑区、冶炼区、居住区、墓葬区、祭祀广场等。出土陶器、原始瓷器、铜器、石器遗址、遗物数千件,许多筑物上带有刻划符号;距今3600-3100余年。卢水石和张富余两位先生表示:“吴城文化”,是一种溶合陕晋先周文化与汉水流域荆蛮文化,以及赣鄱流域夷越文化而自成体系的青铜文化;是吴国(古句吴)始建地、吴文化的发祥地。近十几年有众多学者,根据吴城商化遗址出土文物研究所发现:此遗址当为南土虎方势力范围,殷商中未之交封雀方于此,遂被雀方据虎方城邑扩建于此。周初,周公南征毁雀方都城后,此城逐渐息微,不见史载。[6]吴城遗址,是当时集政治、军事和经济于一体的大型城邑。[7]有专家认为:太伯奔荆蛮,今宜春市境域,是太伯奔荆吴的路经之地,在此立方国后,再沿赣江到吴越地区。

宜春建县之前,是否为春秋时吴国军事古邑,有待进一步考证。然而,太伯奔吴途径此地,其后裔一支极可能落户此地,于商周之交于此建聚落邑族居,极有可能。

袁山,古名五里山。《宜春市志・山系水系》载:袁山在城区北郊1.5公里处,海拔207.8米,面积近1平方公里,古名五里山。山的西边0.5公里处有一小山与其相峙,名小袁山(望家尖)。相传东汉学士袁京,不愿为官,曾于山麓结庐隐居,卒后葬于此山侧,故名袁山。[1]47

据《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及南宋郑樵《通志》等考载:东汉隐士袁京(69-142),字仲誉,祖籍河南汝阳,善研《易经》,著《难记》三十万言。[8]袁京父袁安为东汉司徒,弟表敞为司空。袁京初拜郎中,不久升为侍中,后出任蜀郡太守。袁京长子袁彭、次子袁汤,皆任朝廷高官,其后裔也不乏显贵。袁京出任蜀郡太守不久,因看不惯当时官场腐败及军阀割据,于东汉元初年间(约公元117年前后),弃官辞别父母,告别妻子。带领少许晚辈南行至今宜春北郊五里山隐居躬耕,传经讲学。死后葬在五里山。人们崇其高洁自守,将五里山并峙小山,改为袁山。袁山因袁京而得名。今宜春市袁州区有高士路、袁山大道,皆缘袁京而得名。

《汉书・地理志上》:“豫章郡,高帝置。莽曰九江。属扬州……。宜春,南水东至新淦入湖汉。莽曰修晓。”[9]当时,豫章郡辖县十八,其中有“南昌”、“宜春”之载。《宜春市志》载:据宋《太平寰宇记》载,西汉高祖六年(前201),置宜春县,治今宜春市袁州区,时属豫章郡。

宜春,以暖泉得名。

宜,字出甲骨文,字形象祭肉陈放于架子上,后会意为宜。又引申为:适合、适当。《礼记・月记》:“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诗・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兮。”朱熹注:“宜,称。”[4]387以上皆释为此义。春,字出甲骨文,从草从日,构形复杂,示意为春。[10]《管子幼官》:“地气发,戒春事。”《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皆释为此义。

宜春何以得名?宋《太平寰宇记》载:袁州宜春县:“县(治)侧有煖泉,从地涌出,夏冷冬暖,清澄若镜,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名宜春。”

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又封长沙王刘发三子刘成为宜春侯,宜春县改为宜春侯国,辖地甚广,大致包括今袁河流域,即今天的袁州区、新余市、萍乡市一部分及樟树市。刘成封宜春侯后,始于宜春城内建宜春台、凤凰台、仙女台、得月台、梳妆台,始称“宜春五台”。

宜春侯国之置,当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藩有关。

史载汉武帝刘彻继位,有鉴于汉景帝时“七国之乱”之教训,公元前127年,纳大臣主父偃建议采取“推恩令”、“酎金夺爵”等强制措施。前者规定,各诸侯王的儿子均有土地、财产继承权,即允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封给子弟,建立侯国。由于一个王国分出许多小侯国,直属领地缩小,再无力对抗中央政权。“推恩令”颁布实施后,各诸侯王不满,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他们欲密谋造反。汉武帝得知后处死二王。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酎金祭庙”为由,让诸列侯上交金子,宜春史志载:元鼎五年(前112),汉朝边境多事,北方匈奴屡次南下犯边,杀人放火,掠夺村庄,扰乱商市。汉武帝号召王公、列侯征战,毫无一人响应。汉武帝一怒之下,便借当年酎金“分量不足”、“规格不符”等借口,废掉106名列侯。从此汉朝诸侯王失去了与中央对抗的能力。刘成及宜春侯囯,亦此在列。

宜春侯国废除后,复为宜春县。刘成及家属也终老宜春,刘成葬在宜春台西侧。后人建王子巷、王子庙纪念。

公元9年,王莽篡汉立新朝,乱改郡县地名,导致官民皆不能记,政令不畅,管理紊乱。[11]遂改豫章郡为九江郡,宜春县为修晓县。公元23年,王莽被绿林义军所杀,西汉亡。东汉建武元年(25),汉光武帝刘秀下令恢复国内郡县旧名。修晓县复宜春县,九江郡复为豫章郡。

吴宝鼎二年(267),宜春县以县境之西境析为萍乡县,以东境析置新渝县(今新余市)。三县均属安成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晋灭吴。公元275年晋武帝司马炎追尊祖父司马懿庙号为高祖,追谥祖母张春华为宣穆皇后。为避宣穆皇后张春华名讳,晋武帝将宜春县改称宜阳县。治原址仍属安成郡。[1]13

宜阳。宜阳为避讳地名,其命名也有理据。

宜,与宜春之“宜”义同。阳,古人以向日为阳,后亦以“山南水北”为阳。宜春置县后,县治今宜春市政府招待所东南侧。西北侧有灵泉,占地300平方米,泉水3-5立方米/秒,冬暖夏凉,清澈似镜。传为神灵所护,故名。此泉亦名宜春泉,宜春县以此为名。此泉位于西北侧,故改宜春为宜阳,虽为避讳地名,而实有其据。后历311年不改其名,亦见其影响,不可小觑。

隋开皇十一年,废吴平入宜阳县,属袁州;以境内袁山得名。开皇十八年(598),复改宜阳为宜春,治原址,属原州;大业三年(607),改袁州为宜春郡,宜春县属之。

唐武德五年(622),宜春郡复为袁州,治宜春县城区。[12]宝天五年(746),改袁州为宜春郡,仍治宜春县城区。乾元元年(758),又改宜春郡为袁州,治因之。辖境当约今江西省萍乡、宜春、分宜、新余等市、县地。

唐代宜春州、郡频改,当与唐代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商易繁荣,导致政区频调有关。近代学者一般归纳为:一是因避讳而改;二是因整顿前朝政区地名过多过滥而改;三是因避政区同名而改;四是因政区地名字形相似或读音相近而改;五是附会风雅而改。袁州与宜春郡,州、郡地名反复改动,又归旧称,除受以上五种因素影响以外,与大兴文教,推动以文治政相关。[1]7-8当然,政区地名频改,其深因仍可探讨。

五代十国时期,宜春县先后属吴。南唐时隶属袁州,仍州、县、国治于一城。宋代析县东境置分宜县,故名分宜。宜春县仍治原址。元代宣春县先后属袁州府、路辖之,治原址。府、路治宜春县城。

明洪武二年(1369),宜春县属江西政使司袁州路,仍为府治。清因之。

民国3年(1914),裁府为道。民国15年后,政区频调,县名不更,归属随政区更改而属。[1]32

1949年后属南昌、袁州专区。1952年之后,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多,政区合分较为频繁;称名时为专区,时为地区,时为市;归属随更,而宜春称名如故。[13]

境域中部多岗地,东部为平原,余皆多山地。气候湿润,河流众多。交通便捷。富农产多特产,尤以宜春松花皮蛋、脱胎漆器,万载百合、夏布,丰城罗峰茶、冻米糖,奉新猕猴桃,靖安板栗、白沙李,上高红淮山、大蒜,樟树枳壳等著称于世。工业有较好基础。有古迹吴城商代文化遗址、宜春台、鼓楼;高安大观楼,宜丰洞山,上高崇福寺,洪州窑址等。纪念地有秋收起义第三团团部旧址,中共湘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和宋应星纪念馆等。[12]1968


参考文献:

[1 ]江西宜春市志编撰委员会.宜春市志[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0:717.

[2]新浪网新闻中心.江西省樟树市商代遗址:吴城遗址[N].新浪网:http://k.sina.com.cn2019:-01-24.

[3]彭雪开.萍乡地名源流考[J].株洲:湖南工业大学,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内部文稿,2022:01-09.

[4]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M].(武汉,成都: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1531.

[5]彭雪开.苏州地名源流考[J].湖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2:……

[6]吴志刚.浅谈赣鄱地区雀方[J]江汉考古,2009:(4).

[7]江西省博物馆.何以江西丨吴城方国[N]新浪博客,江西省博物馆,2020:11-17.

[8](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026.

[9](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78.

[10]赵诚编著.甲骨文简明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265.

[11] 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考[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35-37.

[12](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703.

[13]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