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可及性对农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医疗服务可及性对农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王福香

平塘县甲茶镇 中心卫生院 558307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推进,健康老龄化备受关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为1.76亿人,占总人口的12.6%。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陷入失能的概率随之增加。据全国老龄办《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失能老人规模达到4063万人,其中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分别达到411万人和829万人。由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城乡老年人所处的家庭和外部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大量农业劳动力不断外流进入城市,农村老年人多数成为留守群体。在农村社会养老体系仍不完善的背景下,子女外出务工直接减少了农村老年人获得子女照料的机会,将影响到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水平。并且,在自理能力下降形成失能现象后,其产生的赡养和照护问题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压力。如何保障农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正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事关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全社会健康经济负担。

关键词:医疗服务;农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

引言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大大提高。但是,对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性别和保健资源供应的影响,导致在现阶段并非所有人都能获得高质量的保健服务,从而导致全民保健方面的差异。简而言之,由于性别、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地位、卫生资源的可得性等因素,被称为健康不平等的所有人的疾病和健康结果各不相同。健康不平等不仅是我国长期经历的一种现象,也是一种全球现象。多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优化保健的措施,积极缩小各国人民健康状况的差距,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和老龄化加剧了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不平等。因此,在研究医疗保健和与农村老年人不平等待遇有关的保健可行性时,必须克服农村老年人健康方面的不平等。

1数据、模型与变量

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该调查是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发起,主要以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的大型微观家户调查,旨在理解影响人类健康长寿的社会、行为、环境与生物学因素,为老龄工作与卫生健康政策研究提供依据。CLHLS的基线调查于1998年进行,调查范围涵盖了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500余个样本地区约16000个老年个体。调查内容涉及被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状况、日常活动能力、个人及家庭信息、家庭收入支出等信息。根据研究目标,本文采用CLHLS2018数据,进一步清理获得农村老年人样本,并删除关键变量缺失样本之后,最终得到有效样本6749个。

2健康与健康不平等的测度方法

由于农村老年人健康指标相同,本文采用多维偏差分析定理分析影响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主要因素,从而从两个角度分析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可及性和需求与不平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研究保健需求对农村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时,必须确定解释和控制变量。被解释为供应角度的保健服务可持续性变量是农村老年人的人口和社会经济状况变量,人口特征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a)不同的婚姻状况会影响个人心理压力指数、未婚、离婚、离异或离异者的生活和心理压力、压力因素和男女之间的压力感知,而年龄与个人的身心健康直接相关,身体完整性随年龄而恶化社会经济变量主要包括个人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收入以及个人教育水平与其地位(职业、工资)之间存在强烈积极关系的地区,而家庭人均收入则可以根据卫生资源的区域和范围直接观察家庭的经济状况。根据上述变量的设置,按如下方式指定特定回归方程:

6284a41edd022_html_5fb9d2d9c2f29db3.png

中:y是解释变量(农村老年人健康),x是解释变量,z是控制变量,e是随机误差,Beta 1到Beta 10是偏差因子;变量解释中,X1和X2是保健服务可行性变量,包括人均诊断数和人均睡眠频率,X3和X4是保健服务可行性变量,包括人均和人均保健费用,Z1、Z2和Z3是人口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和婚姻。Z4、Z5和Z6是社会经济变量,包括教育水平、平均家庭收入和地区(东部、中部、西部)。

3变量选择

被解释变量——农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居民在生活中自己照顾自己的行为能力。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CLHLS2018对每位被访者收集了洗澡、穿衣、室内活动、如厕、吃饭、控制排便等六项内容。借鉴乐章和刘二鹏的做法,通过考察被访者洗澡、穿衣、室内活动、如厕、吃饭、控制排便等六项活动中的任何一项活动是否需要帮助,若有一项及以上需要帮助认定该老年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反之则认定该老年人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大部分样本老年人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占比为74.3%;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农村老年人占比为25.7%,其中轻(1~2项丧失)、中(3~4项丧失)、重度(5~6项丧失)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农村老年人占比分别为12.7%、5.5%、7.5%。进一步,本文描述了农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分类特征。具体来讲,从性别上来看,30.44%的女性农村老年人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男性农村老年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比例相对来说较低,只有18.72%;就受教育程度方面,受过教育的农村老年人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比例仅为12.73%,而未受过教育的农村老年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则跃升为35.12%;从年龄状况来看,农村低龄老年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比例(4.65%)远低于农村高龄老年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比例(37.15%)。总的来看,女性、未受过教育、年龄偏大的农村老年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现象较为严重

结束语

中国政府实施的农村振兴战略旨在到2020年有效消除贫困的恶性循环以及贫困陷阱和贫困陷阱等疾病造成的农村人民的相关健康状况,从而实现城市居民共同繁荣的最终目标。因此,如上文所述,建议(1)政府为不同年龄组的老年人提供清洁设施的经费;(2)提高对固体燃料危险的认识,例如村委会定期举办讲习班,并请专业人员在护理老年人和寡妇方面提供现场咨询;3)改善凉台,改善室外空气质量,政府应协助农村老年人安装通风设备,改善厨房环境;(4)温室气体回收,即中国制药业的发展潜力,在增加安全饮用水生产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是巨大的,但政府在早期阶段的政治支持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王萍,张雯剑,程亚兰.居住安排对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影响的跟踪研究[J].人口学刊,2018

[2]刘娜,董莉娟,孙鹏鹏,王翠丽.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

[3]张文娟,李树茁,胡平.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