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新疆 和田 848000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采取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耳穴压豆+穴位贴敷并结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水平改善程度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采取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措施的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高血压;耳穴压豆;穴位贴敷;中医护理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全身血管性疾病,多有头晕、头痛、心悸等临床症状发生,一旦发病,血压持续升高或突然升高,会出现严重的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和病变,也容易引起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数据显示,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有往年轻化发展的趋势,除了在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加以护理调控,中医护理措施也发挥了良好的效用[1-2]。本文将探究耳穴压豆、穴位贴敷应用于高血压护理工作中产生的效果,为高血压患者护理方案的优化创新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纳入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范围为50~70岁,平均年龄为(60.12±3.65)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范围在50~71岁,平均年龄为(60.16±3.7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自愿参与试验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协助患者开展情绪调节,并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指导,为患者提供多方位健康干预指导,同时注意患者自我健康行为管理的规范;定期组织高血压防治健康知识讲座,不断促进患者疾病有关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观察组:①给予患者耳穴贴压治疗,对患者耳背降压沟区以及耳甲区迷走神经分布区域起到有效刺激作用,从而使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可对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状态起到有效抑制作用,最终实现患者血压水平的有效控制,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耳穴贴压所选取的穴位主要为耳降压沟、神门、皮质下、交感以及角窝,每次开展耳穴贴压治疗选择一侧部位的耳穴,3d后更换另一侧,左右交替开展治疗。②穴位贴敷:吴茱萸碾磨成粉,加入少量食醋调制成膏状,用一次性无菌敷贴贴于患者涌泉穴,每天1次,每次贴敷6~8小时。
1.3观察指标
(1)血压水平:测量干预前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2)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s,mmHg)
组别 | 收缩压 | 舒张压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观察组(n=40) | 155.65±11.23 | 124.47±9.87 | 96.95±7.16 | 84.36±7.06 |
对照组(n=40) | 156.36±11.79 | 135.68±9.63 | 96.43±7.28 | 91.09±6.98 |
t | 0.302 | 5.632 | 0.353 | 4.697 |
P | 0.763 | <0.001 | 0.725 | <0.001 |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s,分)
项目 | 观察组(n=40) | 对照组(n=40) | t | P | |
生理功能 | 护理前 | 21.62±0.98 | 21.51±1.04 | 0.539 | 0.591 |
护理后 | 36.21±2.24 | 28.16±1.37 | 21.461 | 0.000 | |
生理职能 | 护理前 | 23.42±1.51 | 23.39±1.62 | 0.095 | 0.925 |
护理后 | 36.87±2.68 | 29.08±2.34 | 15.327 | 0.000 | |
生命活力 | 护理前 | 23.42±1.13 | 23.36±1.05 | 0.272 | 0.786 |
护理后 | 35.96±2.75 | 29.09±1.32 | 15.765 | 0.000 | |
社会功能 | 护理前 | 22.79±1.28 | 22.85±1.33 | 0.228 | 0.821 |
护理后 | 36.13±2.11 | 28.87±1.59 | 19.235 | 0.000 | |
角色功能 | 护理前 | 23.86±1.04 | 23.92±1.04 | 0.286 | 0.776 |
护理后 | 36.19±2.57 | 29.16±1.09 | 17.628 | 0.000 | |
认知功能 | 护理前 | 22.15±1.14 | 22.09±1.13 | 0.262 | 0.794 |
护理后 | 35.57±2.01 | 27.68±1.25 | 23.334 | 0.000 | |
心理健康 | 护理前 | 21.67±1.13 | 21.56±1.14 | 0.480 | 0.633 |
护理后 | 36.69±2.04 | 28.89±1.52 | 21.462 | 0.000 | |
总生活质量 | 护理前 | 25.79±1.43 | 25.86±1.42 | 0.243 | 0.808 |
护理后 | 42.26±2.34 | 33.34±2.05 | 20.071 | 0.000 |
3讨论
针对近些年来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来看,普遍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服务,即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同时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药物指导。但分析实际效果来看,血压水平通常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但并不能有效缓解患者存在的各项临床症状,包括头晕、口干以及目眩等[3]。在此基础上,部分高血压患者往往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单纯应用常规护理无法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中医学理论内,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范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中医护理技术在防治高血压疾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更为注重整体观理念,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既能够有效进行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同时也可有效进行其他临床症状的改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4]。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血压控制水平的改善与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耳穴压豆与穴位贴敷可以稳控患者的血压,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措施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血压的稳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玉芳. 探究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0):1683-1685.
[2]冯曙霞.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临床研究,2021,29(8):191-192.
[3]陈仕梅,李亚轩,曾博斯,等. 子午流注指导下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6):166-169.
[4]常丽,张春菊,黄秀,等. 子午流注理论指导心脉通贴散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8):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