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单云龙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3名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分为参照组(24名)和观察组(29名)。参照组用常规药物,观察组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情况、6MWD指标优于参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NT-proBNP、ET-1及血清sICAM-1、sCD40L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临床中可针对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有更积极有效的治疗价值。适合临床中使用推广。

【关键词】:沙库巴曲缬沙坦;左心疾病;肺动脉高压;临床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病率高,现已经成为引起肺动脉高压最常见的原因,导致生活质量显著降低、预后不良[1]。本文结合我院53名患者,分组开展不同方法治疗,比对治疗结果。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于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3名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分为参照组(24名)和观察组(29名)。参照组中15名男性,9名女性,年龄60至83岁,平均(72.5±7.4)岁,观察组中16名男性,13名女性,年龄61至84岁,平均(74.3±8.2)岁。参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资料比对没有明显差异(P>0.05),有对比意义。

1.2治疗方法

1.2.1参照组

口服常规药物。每天1次缬沙坦,每次80毫克。

1.2.2观察组

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每天2次,每次50毫克,服用3个月。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百分比(%)代表计数数据,X2用于检验。测量数据表示为“62848f3eb34ab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采用t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肺动脉高压治疗前后功能分级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患者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情况与参照组无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参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动脉高压治疗前后功能分级比较 [n(%)]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Ⅰ-Ⅱ Ⅲ-Ⅳ Ⅰ-Ⅱ Ⅲ-Ⅳ

参照组 24 4(16.7) 20(83.3) 13(54.2) 11(45.8)

观察组 29 7(24.1) 22(75.9) 9(31.0) 20(69.0)

X2 2.11 3.74 4.34 7.62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WD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6MWD指标与参照组无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6MWD低于参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WD指标比较 (62848f3eb34ab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参照组 24 223.8±45.4 305.5±45.2

观察组 29 224.6±43.2 347.1±47.5

t 4.15 21.33

P <0.05 <0.05


2.3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ET-1及血清sICAM-1、sCD40L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及血清各项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ET-1及血清sICAM-1、sCD40L的比较 (62848f3eb34ab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

组别 例数 NT-proBNP ET-1 sICAM-1 sCD40L

参照组 24 3945.3±123.4 80.9±2.4 533.3±11.4 13.4±0.7

观察组 29 2622.0±233.1 54.3±1.8 446.9±17.0 7.3±0.8

t 124.63 21.03 178.5 4.43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左心衰竭,左心室充盈压增大并逆向传递至左心房及肺静脉,进而引起肺静脉回流障碍以及肺动脉压的被动升高[2]。沙库巴曲缬沙坦是首个按物质的量1∶1结合的复合制剂,缬沙坦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II受体,起到阻断RAAS作用,同时沙库巴曲进入体内水解为LBQ657,抑制脑啡肽酶,降低利钠肽的分解,通过多种途径共同作用,改善心功能[3]。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情况、6MWD指标优于参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NT-proBNP、ET-1及血清sICAM-1、sCD40L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在临床中可针对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有更积极有效的治疗价值。适合临床中使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程家元,殷跃辉.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与展望[J].心血管病学进展,2020(9):914-916,929.

[2]江慧慧,周思静,王苒.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8):1518-1520.

[3]魏子寒,李栋博,元峥,陆颍,杨国杰.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9,24(1):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