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政环卫集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建筑工程材料是建筑施工中最为主要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开始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提高了建设项目的综合质量,又促进了建设项目经济成本的控制,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建筑材料;采购;供应管理
引言
为了细化材料成本控制流程,提升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质量,指出了建筑工程材料采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采购计划不严谨、规范性差、管理制度不完善、制约性不突出、市场化运作条件不成熟、对市场了解不深入等。提出了建筑工程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办法:细化材料采购计划,分析成本影响因素,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及时分析材料进购信息,调节市场化合作关系,固定产品供应进购厂商,以明确材料成本控制要点,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材料采购成本控制质量,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监管奠定基础。
1建筑材料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筑施工材料管理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也是保障施工任务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建筑施工材料质量关乎着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因此,加强对建筑材料的全方位管理,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合理控制项目成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施工风险管理,并制定有效的预警机制是建筑行业当前所面临的重点问题。加强建筑施工材料管理,对保障施工进度与最终质量、减少工程成本、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工程建设施工材料管理涉及前期计划、采购、验收、进场与储存、现场使用管理等多个部分。对建筑施工材料加强全面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合理利用资金,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库存及材料运输成本,保障材料的持续储备供应,材料质量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只有保障材料按需使用,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建筑材料的作用和价值,并且节约材料。
2建筑常见的物资采购风险
2.1市场风险
材料市场价格日新月异,而媒体发布的相关信息具有滞后性,甚至还会发布虚假的信息,导致建筑采购人员没有正确地判断价格,从而增加了物资采购风险。疫情和市场异常波动也会影响建筑材料的价格。
2.2信用风险
虽然建筑在物资采购中与物资供应企业签订物资采购合同,但是在执行和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即便合同可以规避风险,但物资供应商单方面违约,无法及时供应物资,从而耽误建筑工程的工期。此外一些不法物资供应商利用合同中隐藏条款,在材料品牌和质量等方面获取利益,另有一些利用非法串标方式获得中标资格,在中标之后骗取经济利益,增加了建筑物资采购的信用风险,还会影响建筑市场的稳定性。
2.3合同风险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利用大量的物资材料,采购这些材料都需要签订物资合同。在签订物资采购合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某些合同条款,将会增加合同风险,可能造成以后供应商的推诿扯皮。如果合同内物资材料清单不全,材料价格模糊,后期供应商供货时可能会随意调价,这就增加了建筑材料采购风险。
2.4存货风险
存货管理方式不合理,若材料采购的数量过少,则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施工生产中断,工期延误,增加建筑的损失;若采购数量过多则会造成积压,占用巨额的资金,从而中断建筑资金链,增加了建筑的运营风险。此外在存货阶段存在损毁和丢失等问题,更是增加了企业的损失。
3建筑工程材料采购控制办法
3.1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进场管理
建筑施工材料在进场前,应当结合工程项目计划明确材料计划,要全面概括施工材料管理各个环节,并做足充分的准备,为了尽量减少成本,对于价格波动较大的材料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存储计划和目标。由专业管理人员对材料进行全面审核,确认无误后才能够使用,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要对材料的规格、型号、性能、强度等相关信息进行检查,并确认是否与计划书符合。同时供应商还应当提供质量检验合格证书,入场前进行质量实验检测,保障建筑材料安全有序进场。
3.2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及时分析材料进购信息
材料选购信息应在材料准备阶段及时更新,应明确把握信息变动趋势和变动内容,避免在后续的材料采购工作中出现重复采购、超额采购等情况。材料管理部门要建立信息化的管理体系,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基础,为材料进购提供有效的信息展示平台。要选择合适的信息呈现形式,将材料采购信息转化为数据化信息,可以展示为具体的图形,包括常见的数据表格、柱状图及饼状图等。这样不仅可使数据化管理形式更简洁,还可以提升工作人员应用数据的能力水平。在实际的材料数据分析过程中,要及时关注数据应用反馈效果,尤其是涉及材料数量、材料种类及一些特殊材料价格时,应确保数据正确、明确地显示在数据图表中。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化管理体系应具备一定的数据纠错功能,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材料采购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3.3科学完善建筑工程投资方案
一般情况下,建筑项目投资方案编制是建筑工程经济成本把控的首要条件,也是成本造价管理的关键标志。为此,建筑工程施工部门在投资方案具体明确前,可积极从多方位进行整体考核分析,有利于确定该投资方案落实的可执行性。例如,材料资源是否科学分配、是否鉴于实事求是入手、施工技术的科学运用等。其次,新型建筑材料的检验考核也是尤为关键,需施工部门按照自身实际状况拟定出健全的施工材料表,对于各类型材料实际单价进行有效比对剖析,从而便于从中选择出经济实惠且品质比较优秀的材料,尤其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更需对新型材料价格进行科学把控,全面掌握我国市场材料变化情况,第一时间调整自身材料采购方案与配置对策,从而确保可以科学合理运用新型建筑原材料,对建筑产业发展起到健康良好的推动作用。
3.4调节市场化合作关系,固定产品供应进购厂商
固定材料进购厂商可为建筑工程材料成本控制创造便利条件,促使材料价格控制环节和市场化合作关系更加明确,相应的风险控制效果也会更好。管理部门要在历史合作厂商中选择表现良好的生产单位,评价标准包括材料持续性质量评价结果、材料应用有效率及材料折损率等。在分析相关数据之后,选择数据表现较好的厂商,深化合作,实现专门化生产。尤其是一些特殊建筑工程材料,如新型环保建设材料,这类材料的单价较高,与厂商深度合作可形成价格优势,价格调控效果也会更好。无论是价格磋商,还是控制材料的运输、交易成本,这种固定类型的交易模式均可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类似于材料生产线,具有生产闭环的特点,可使材料选购的压力更小,实际价格调控效果更好。
4当前建筑材料的采购供应常见模式
4.1完全由施工方采购供应
这种供材方式的特点是,业主方能够不设立材料采购专班,不需要相应的采购人员,从而减少工作量;对施工方来说,采购、管理、利用一步到位,能降低两方在材料采购时的冲突及矛盾。然而它的劣势是:一方面甲方对材料的品质无法进行最高效的把控,尤其是品质意识不高、重视建筑利润的工程企业,无法避免不发生购买次品的情况,因为最大可能地收获施工利润是施工方施工过程中频繁出现的行为之一;另一方面开展工程预结算的甲方不能够做到对材料价格的把控,材料价格仅能依照信息价来算,此外国家公布的信息价从整体上而言是超过材料的实际售价的,因此,工程造价可能因此而增多。
4.2完全由业主方采购供应
该形式的劣势是:采购和存储、利用相分开,甲方和施工队伍在材料品质的确认、购买以及使用的时间需求等方面存在很多不相同的地方,进而产生互相推诿的情况。此外,甲方必须配备专门的采购专班,进而会产生相应的费用。然而其优势便在于:甲方是采购方,可以高效地把控材料品质,进而减少材料价格。实行该供材办法,材料价格通常认定的是实际采购价并非材料信息价,有可能部分材料价格鉴于市场环境的原因而超过信息价,然而整体上而言,材料的实际采购价是实实在在低于信息价的。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石。建筑项目开展施工时,一定要充实材料的质量保证体系,重视合同管理,落实“质量是生命线”的基本原则,从开始便打好基础,开展好建材管理的相关程序,明晰建材质量管理的流程,确立建材质量管理规定,保证工程建材的品控,进而高效达成工程品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小林.浅谈材料管理在施工全周期中的重要性[J].建筑工人,2021,42(06):33-35.
[2]张恒.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措施[J].财经界,2021,(1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