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401120 重庆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措施,探究在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具体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3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优质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具体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发病后心肌损伤水平比较,其中发病后2-6h、6-12h、12-24hMyo分别为190.4±1.2μg/L、170.7±6.3μg/L、147.3±5.4μg/L,cTnI值分别为3.06±1.01ng/ml、51.63±0.2ng/ml、105.7±2.0ng/ml。试验组的喘息平均时间为3.54±1.06。常规组的心跳速率恢复时间为9.24±1.41,试验组的心跳速率恢复时间为7.63±1.10。常规组的住院平均时间为21.67±1.24天,试验组的住院时间为17.32±1.02天。试验组各项时间由于常规组(喘息时间恢复、心跳速率恢复时间、住院平均时间),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SBP、DBP及平均除颤次数比较,其中常规组患者SBP、DBP中试验组整体情况较优,试验组平均除颤次数1.5±0.3次,常规组平均除颤次数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院前急诊护理过程中进行个性化护理措施,患者情况明显改善,住院后好转。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个性化护理措施;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临床常见心血管急症,受冠脉粥样硬化破裂、出血等容易引起梗死,整体致残率、致死率相对较高,同时也是造成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 。因此应明确早期诊断,通过积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措施,探究在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具体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30例,该组患者患病时间范围是2年-7年;患者43岁-78岁,(58.6±7.8)岁是其平均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包含冠心病、胸痛患者各计16例、14例。纳入标准:第一,均为心内科疾病。第二,无其他重大脏器疾病。排除标准:第一,精神疾病患者。第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1.2方法
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优质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具体效果。
依照急救流程进行患者病情评估,打开静脉通路,并给予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在院前急救中建立临床护理路径:
第一,在出诊前应建立应急措施,科室还应定时、快速建立急救方案,确保能够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立马赶赴现场和家属进行沟通,并告知患者家属采用简单的急救措施。
第二,现场应急方案[2]。通过对患者的精神面貌以及瞳孔进行观察,并进行GCS评分,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同时体征不稳定,应及时进行患者口腔、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并给予排痰处理,在吸痰时要确保动作轻柔,在进行插管的同时不可过深,同时密切观察呼吸机的状态,如果异常还应处理。在吸痰时还应做好负压,并判断是否有效,在此之前应做好听诊,注意无菌操作。给予吸痰、吸氧护理,同时还应滴注甘露醇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并给予冰敷处理,如果患者血压过高,还需平稳后才能转运。针对患者易紧张、恐惧的心理特点,告知患者家属,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恐惧心理。详细对患者介绍治疗、手术过程和术后注意事项。
第三,转运护理。在转运过程中应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头部,并偏向一方,避免出血异物误吸的情况。如果患者表现为脑出血还应减轻水肿,并保护患者头部,通知医院做好准备,并准备相关仪器及药品,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救治方案。
第四,对于患者来说,由于危险感较高,因此应和患者家属保持联系。通过进行院前档案建立,依次来消除紧张感,在设立责任护士的同时,确保安全有效。在下病危通知进行心电监测的同时,进行指脉氧监测,并给予中心吸氧。提前30分钟准备所需仪器、监护设备及药品。将患者根据位置安置舒适、安全的体位。术中用监护仪检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全面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3]。
1.3观察指标
(1)患者发病后2-6h、6-12h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
(2)喘息时间恢复、心跳速率恢复时间、住院平均时间。
(3)SBP、DBP及平均除颤次数比较。
2.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发病后心肌损伤水平比较,其中发病后2-6h、6-12h、12-24hMyo分别为190.4±1.2μg/L、170.7±6.3μg/L、147.3±5.4μg/L,cTnI
值分别为3.06±1.01ng/ml、51.63±0.2ng/ml、105.7±2.0ng/ml。
表1.患者发病后2-6h、6-12h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
组别 | Myo(μg/L) | cTnI (ng/ml) |
发病后2-6h | 190.4±1.2 | 3.06±1.01 |
发病后6-12h | 170.7±6.3 | 51.63±0.2 |
发病后12-24h | 147.3±5.4 | 105.7±2.0 |
对常规组和试验组的病情相关参数进行比对,常规组的喘息时间平均值为5.64±1.47,试验组的喘息平均时间为3.54±1.06。常规组的心跳速率恢复时间为9.24±1.41,试验组的心跳速率恢复时间为7.63±1.10。常规组的住院平均时间为21.67±1.24天,试验组的住院时间为17.32±1.02天。试验组各项时间由于常规组(喘息时间恢复、心跳速率恢复时间、住院平均时间),P<0.05。
表2.常规组和试验组病情相关参数分析
组别 | 例数 | 喘息时间恢复 | 心跳速率恢复时间 | 住院平均时间 |
常规组 | 15 | 5.64±1.47 | 9.24±1.41 | 21.67±1.24 |
试验组 | 15 | 3.54±1.06 | 7.63±1.10 | 17.32±1.02 |
通过对两组患者SBP、DBP及平均除颤次数比较,其中常规组患者SBP、DBP中试验组整体情况较优,试验组平均除颤次数1.5±0.3次,常规组平均除颤次数高于试验组(P<0.05)。
表3.两组患者SBP、DBP及平均除颤次数比较
组别 | 例数 | SBP(mmHg) | DBP(mmHg) | 除颤次数 |
常规组 | 15 | 169.5±13.6 | 101.2±11.1 | 4.2±1.4 |
试验组 X²/t P | 15 | 125.7±14.7 124.45 <0.05 | 78.8±11.5 105.53 <0.05 | 1.5±0.3 13.567 <0.05 |
3.讨论
心肌梗死作为一种心血管疾病,大部分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前提下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的动脉血流降低,甚至中断,从而引起局部脑组织血供不足、缺氧的症状[4] 。冠心病作为主要疾病,受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供血不足,在短暂缺氧、缺血的同时患者情况明显改善,当前疾病致死率不断上升,直接导致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临床上疾病的一个主要指标为心绞痛,经相关数据表明,目前冠心病人的疾病特点多发。冠心病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心率失常,这种病症最容易降低患者冠状动脉中的血流量,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病情。
冠心病是受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供血不足,在短暂缺氧、缺血的同时患者情况明显改善,当前疾病致死率不断上升,直接导致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临床上疾病的一个主要指标为心绞痛,经相关数据表明,目前冠心病人的疾病特点多发。冠心病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心率失常,这种病症最容易降低患者冠状动脉中的血流量,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病情[3] 。
目前将ST段下移、T波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称为非Q波性心肌梗死,经相关研究表明,此种心电图能够对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急性闭塞的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显示。 在发病6h内心电图特点:第一,患者V3-V5导联ST下移在0.5-1mm左右。第二,V2-V3导联U波抬高1mm以上。第三,下降的ST段,在12h后患者情况恢复到基线水平。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的急性心肌梗死,一般情况下并未出现ST段抬高情况。在胸部导联V3-V5仅有一部分存在ST段下降的情况。部分病人在进行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急性闭塞时,在ST段存在下降情况,但病人在12h内将会回到原先水平[5] 。
Myo作为一种亚铁肌红蛋白,主要用来转运、储存氧气,一般在发病后2h升高,在4-6h后达到顶峰。通过对患者进行发病后心肌损伤水平比较,其中发病后2-6h、6-12h、12-24hMyo分别为190.4±1.2μg/L、170.7±6.3μg/L、147.3±5.4μg/L,cTnI值分别为3.06±1.01ng/ml、51.63±0.2ng/ml、105.7±2.0ng/ml。Myo主要储存在心肌、骨骼细胞中,如果出现损伤将会导致炎性水平升高。采用cTnI、Myo进行联合应用,能够提升诊断特异度。在将各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时,能够有效进行诊断。
在以往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电图作为常规诊断方式[5] ,在进行心电图检测时会出现T波增高,并导致诊断困难加重。在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如果心肌细胞损伤将会导致游离现象,除此之外梗死处细胞还会释放外周血液,在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清肌红蛋白明显升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来说,血清肌红蛋白为重要标志物。除此之外cTnI也是判断心肌损伤的主要标志物,在发病后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能够为临床方案制定提供一定依据。
急性心肌梗死又称心肌缺血性坏死,在患者发病时患者将会出现明显胸闷、心律不齐症状,严重者在发病后1h未及时救治将会出现病死情况,因此如果发病时不及时将会影响预后[6-7]。本文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保证患者病情暂时稳定,并为手术治疗提供一定时间,从根本上降低发病率。在为患者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能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复发率。
优质护理在有效提升护理人员水平的同时,能够给予最佳护理,并在保障常规护理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工作质量以及护理认可度[8-9]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中进行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诊断效果,能够有效判定病情严重程度。
参考文献
[1]梁少芳,黄恋恋,汤祺婕.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中的应用效果[J].华夏医学,2021,34(05):55-57.DOI:10.19296/j.cnki.1008-2409.2021-05-014.
[2]陆小梅.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个性化护理措施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5):235-236.DOI:10.15912/j.cnki.gocm.2020.15.113.
[3]周崇斌,李春娥,张晓梅.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个性化护理措施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人人健康,2019(23):320.
[4]田丹丹,唐胜兰,陈昕,赵丽华,吴佳佳.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个性化护理措施中的应用[J].名医,2019(08):217.
[5]曾岳春,刘艳,陈喜玲.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个性化护理措施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11):1541-1542.
[6]王惠馨.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个性化护理措施中的效果及对其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1):111+117.
[7]郑玉叶,郑汝梅,白美龙,易娜苓.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个性化护理措施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8(14):36-38.
[8] marseille red, chun-hua hu. Personalized nursing i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n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J].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al electronic magazine, 2018, 3 (7) : 155-156.
[9]吴燕丽.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个性化护理措施中的改善远期预后效果分析[C]//2017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论文集.,2017:902-903.
[10] month group, wei-ping huang. Implementation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the application of value evaluation [J].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electronic), 2017, 6 (3) :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