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上海流行音乐《何日君再来》历史与音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30年代上海流行音乐《何日君再来》历史与音乐研究

单洋洋

上海师范大学


摘要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正是流行音乐不断发展地方,也有属有“金嗓子” 美誉的周旋。这个时代的歌曲令人沉迷不已,其中《何日君再来》是一首在30年代风靡上海滩的流行音乐。但因当时的历史背景使这首歌和其作者刘雪庵进入了非同寻常的境地。本文将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结合中国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流行音乐发展实际情况对《何日君再来》进行历史的陈述。

歌曲《何日君再来》的创作手法既保留了艺术歌曲的特色,又有着时代的流行因素,是一首优秀的流行歌曲,在早期中国流行音乐史上有着里程碑的作用。

本文共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对歌曲《何日君再来》的创作背景和歌曲历史进行介绍,第三部分是对歌曲《何日君再来》的创作手法以及音乐特色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对歌曲《何日君再来》不同时期的演唱技巧进行分析。结论部分笔者将通过对歌曲《何日君再来》的历史和音乐分析总结其历史意义。


关键词:流行歌曲;历史背景;音乐风格;影响




  1. 绪论


  1. 选题意义

《何日君再来》是一首风靡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流行歌曲,但是却因为当时的历史背景被认为是“黄色歌曲”的代表,有时也遭到“汉奸歌曲”的指责,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汉奸歌曲”的称谓没有了,但是“黄色歌曲”的帽子却依旧没有被摘掉。时至今日,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流行音乐的大国的时候,再回首分析这首歌曲,这首将近100年前的歌曲为中国后来的流行音乐发展提供了许多的帮助。


二、研究现状

《何日君再来》这首作品的研究成果较少,大部分研究者着重研究其历史背景以及歌曲对其作者的人生影响,大多忽略了其音乐风格和创作手法以及不同时代不同演唱风格的研究。


三、研究目的

由于《何日君再来》在历史上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也对作者和各个演唱者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音乐学习者,希望可以从歌曲的创作手法以及演唱方法中客观分析,使更多人重新了解这首歌,并在未来的演唱中可以更加深刻的把握情感,加入新时期的元素。








1

二、歌曲《何日君再来》的背景分析


一、创作背景分析

《何日君再来》是由黄嘉谟作词,刘雪庵作曲。其前身是刘雪庵在茶话会上创作的一首即兴舞曲。据《上海老歌名典》 介绍 ,刘雪庵在上音同学联欢会上创作探戈舞曲的时间1932 年,艺华影业公司筹拍《三星伴月》的时间是 1937 年初;刘雪庵的老朋友、著名剧作家潘孑农在一篇文章中说,艺华影业公司是在 1936年拍摄的《三星伴月》, 方沛霖请刘雪庵写一首当时盛行的‘探戈’舞曲, 刘雪庵将曲写成后,方沛霖忽又心血来潮,让编剧黄嘉谟填了唱词。事先未征得刘雪庵同意,事后他看到,对其中‘喝完了这杯,请进点小菜’等句粗俗难闻,曾表示不满,但刘雪庵碍于情面,未提异议,只是将作曲署名改用“晏如”而黄嘉谟填词则用“贝林”笔名 。


二、历史背景分析

影片《三星伴月》在1938年2月12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首映。影片公映后,歌曲很快走红,演唱者周旋也成为上海最受欢迎的歌星。但是在四十年代,日本著名歌星李香兰在她主演的美化日本统治的《白兰之歌》和《患难之交》这两部影片中也唱了这首歌曲。于是从五十年代开始《何日君再来》以及刘雪庵一下被打入了水深火热的境地。

从现有史料来看,刘雪庵有过提议重新评价《何日君再来》,一篇批评刘的文章中曾这样写道:刘雪庵在音协召开的座谈会上说 :“过去一棍子打死了的作品,根据现在大家提高了的音乐思想水平,还可以进 行一些分析研究,如 ……我写的《何日君再来》。但事后却并未减少对刘雪庵的批判,只要提到“黄色歌曲”1,刘雪庵的《何日君再来》首当其冲。黎莉莉曾说:“它宣扬了及时行乐的思想”;潘孑农认为:《何日君再来》的歌词是不健康的。所以后人许多为刘雪庵平反却依旧批判《何日君再来》为消极颓废的歌曲。




2

三、歌曲《何日君再来》的音乐分析


一、创作手法分析

《何日君再来》作为一首上海三十年代的流行歌曲,采用了中国人最常用的宫调式的五声音阶,音域由 c 1至 g 2 , 符合当时的音乐审美,整个旋律线条呈上下起伏的波浪形,多为跳进和级进组成,二度的级进和小三度的跳进为主。

速度较慢,大量运用了探戈节奏,节奏感很强,主旋律用了复点,十六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组成的前短后长的节奏型,既紧促又舒缓,使音乐更加出彩。和声进行以T.S和S.T为多。


二、创作特色分析

《何日君再来》出现了八度下行跳进,使旋律迂回婉转,情感刻画更加深刻。有出现演唱中的口语化,如:“来来来,喝完了这杯再说吧!”因为这一句不适合用歌唱来表达,所以加入了旁白,用一种交流的方式代替女声的演唱,形成强烈对比。“喝完了这杯, 请进点小菜”歌词节奏打破了前面的律动,前者的意境较为优美含蓄 ,后者则较为现实,相应的音乐节奏也加紧。最后的结束也是停在一个疑问句:“今宵别离后,何日君再来?”更加增加了歌曲的真实情感性。如下图1所示

628440a5812c3_html_83442f7f79982682.jpg 图1

3

四、《何日君再来》的演绎分析


《何日君再来》这一首曲子流行了将近100年,也有不同的歌手进行不停的翻唱,原唱为周璇,其演唱版本多为纯真声,演绎出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风情,也有很强的情景感,用较慢的速度却也依旧演绎出了很强的节奏感。

邓丽君对《何日君再来》的翻唱是在七十年代末,邓丽君的歌声比较轻柔,演绎歌曲轻声细语,细水柔情,她演唱的《何日君再来》更多的是旋律感,歌曲的线条更加绵长,在有风情的同时不缺少优美,可以说是对歌曲的一种全新演绎,也是流传最广的版本。

最近几年刘惜君,费玉清等歌手也对《何日君再来》进行了翻唱,他们的版本增加21世纪的流行元素,更多的是旋律的线条和演唱的技巧,但依旧能感受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点点情景。


五、结论


1937 年是中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水岭。实际上,当时存 在着两种流行歌曲创作的倾向:一是以贺绿汀编曲 、周璇演唱的《天涯歌女》、《四季歌》等民 歌风的作品为代表 ;另外一种是以刘雪庵作曲,周璇演唱的《何》等节奏感强的作品为代表。伴随着《何日君再来》的风靡 , 中国早期流行歌曲彻底走上了后一条道路。所以就“黄色歌曲”来说,《何日君再来》并不符合,不能拿歌词来衡量歌曲的一切,从思想内容上来看《何日君再来》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是具有非常重要的音乐价值。所以衡量音乐并不能只从简单的歌词和旋律来看,而二十要看音乐的社会效应,这样音乐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4

参考文献


[1]仲咏洁《<何日君再来>在中日间的际遇》[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2]仲咏洁.王升远.《亡国恨”与“后庭花”——战时语境下“何日君再来”的浮沉》[J].《吉林艺术学院院报》,2016年第6期,第39页.

[3]李岩.《君归来兮?——打开<何日君再来>的“死结”》[J].《南京艺术学院院报》, 2015年第6期

[4]夏波.《浅谈作曲家刘雪庵及其音乐创作》[J].《北方文学》,2012年第4期,第6页

[5]李庭.《时空与心的呼唤——简论<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J].2010年25期.




1 黄色歌曲是指在1980年,一些老资格音乐人在北京的讨论会上对一些其认为的低俗音乐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