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市中医院 四川射洪 629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采取护理标识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纳入到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收治时间均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共有70例。将上述患者进行分组,使用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实验组则采取护理标识护理风险管理,每组35例。对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质量方面上,两组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上,两组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采取护理标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由此可见,此种方法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护理标识;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不良事件
手术室属于患者治疗的主要场所,手术室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量较大,且人流动性较大,较容易产生医疗事故、医疗差错以及医患纠纷[1]。手术室护理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相比较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工作时间长、高技术性以及工作量大等,若在护理期间产生不良事件,极大的可能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较大的威胁,从而对其手术治疗效果产生加大的影响。为了减少不良事件的产生﹐提高护理质量,这就需要,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护理标识是经文字、图形起到警示作用,其属于护理安全管理主要的方法之一。为此,纳入到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收治时间均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共有70例。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采取护理标识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基础资料
纳入到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收治时间均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共有70例。将上述患者进行分组,使用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实验组则采取护理标识护理风险管理,每组35例。两组男女占比分别为(实验组:男14例,女21例)与(护理B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实验组:22-67岁;平均47.54±3.65岁)与(对照组:23-68岁;平均48.65±4.65岁)。两组的基础资料对比后无法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给予患者做好防范措施,按照既往临床经验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法,于患者术前对其手术风险进行评价。
1.2.2实验组
实验组采取护理标识护理风险管理,详情见下文:
(1)环境标识管理内容主要为卫生处理、手术物品设备以及区域标识,按照环境标识,医护人员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卫生处理标识应用不同颜色标识不同手术室用品,手术物品设备标识根据设备功能以及种类的不同,黏贴标识卡,防止在规定位置。区域标识应用不同颜色标识不同手术区域功能,例如污染区采取红色,清洁区采取绿色。
(2)手术中所使用的药量、用药时间、用法以及名称等进行准确标注,黏贴醒目标签,防止产生用药错误,不同类型的药物需要黏贴不同颜色的醒目标识,外用药物可采取蓝色标记,氯化钾采取红色,静脉用药采取黄色。
(3)采取身份标识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相关信息予以了解,能够较快识别患者,采取的方法为腕带。腕带需要在患者术前进行佩戴,需要标明科室、年龄以及姓名等,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其信息进行核对。患儿采取粉蓝色腕带,对于重症患者采取红色腕带﹐普通患者采取蓝色腕带。
(4)手术部位标能够有助于医护人员有效识别患者的手术位置,患者入手术室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其信息,于手术位置采取记号笔进行标记。管道标识需要贴于管道接头位置,标明操作人的姓名、日期以及管道名称等,应用不同颜色对管道进行醒目标识。对于药物过敏标识需要置于显眼的位置,可挂在输液架上。
1.3效果标准
对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予以对比分析。(1)按照自制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量表评价护理质量,其包含了四项内容,分别为护理工作、院感防控、安全管理医护人员手卫生,各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护理质量越高。(2)观察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其中包含了感染、意外事件以及压疮和用药错误。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 ±s)用于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于表示计数资料,用(
x2)检验。当所计算出的P<0.05时则提示进行对比的对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对比分析
在护理质量方面上,两组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分析()
组别 | 例数 | 护理工作 | 院感防控 | 安全管理 | 医护人员手卫生 |
护理A组 | 35 | 89.52±3.42 | 88.76±3.23 | 91.24±4.36 | 89.75±3.46 |
护理B组 | 35 | 74.32±5.42 | 74.31±3.46 | 76.32±4.37 | 72.52±4.37 |
t | - | 14.031 | 18.060 | 14.298 | 18.287 |
P |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2.2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分析
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上,两组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分析[n,(%)]
组别 | 例数 | 感染 | 意外事件 | 压疮 | 用药错误 | 不良事件发生率(%) |
护理A组 | 35 | 1(2.86%) | 0(0.00%) | 1(2.86%) | 1(2.86%) | 8.57%(3/35) |
护理B组 | 35 | 3(8.57%) | 2(5.71%) | 2(5.71%) | 3(8.57%) | 28.57%(10/35) |
χ2 | - | 1.061 | 2.059 | 0.348 | 1.061 | 4.628 |
P | - | 0.303 | 0.151 | 0.555 | 0.303 | 0.031 |
讨论
护理风险具有复杂性﹑高水平性以及不确定性,因不安全因素,临床护理中较容易发生护理风险,若产生护理风险可对患者的治疗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也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一定的心理创伤,从而影响医院的正常管理工作[2]。为此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需要制定有效预防措施,以对护理风险起到预防效果,最大限度减少护理风险的产生。
护理标识于护理风险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护理标识则是对风险因素予以标记,应用不同颜色以及文字进行标注,能够对医护人员达到警示效果,进而提升医护人员护理工作重视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产生[3]。本次研究结果中,在护理质量方面上,两组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上,两组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由此结果可见采取护理标识风险管理的效果要优于常规风险管理。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采取护理标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由此可见,此种方法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晓, 秦德华, 樊孝文,等.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 33(3):4.
[2]石爱丽. 风险护理对急诊留观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 32(4):2.
[3]杜伟. 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急诊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