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农村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强化农村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措施分析

曹祖峰

阿克苏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然资源分局 新疆阿克苏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目前我国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仍是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性重大问题,农村土地占有率严重不足会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分析现有土地情况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面临众多土地资源问题。要想提升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就应改变现有土地利用方式,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可提升土地管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加快经济发展。现如今,在中国经济发展逐渐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激化,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可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的土地管理工作,针对土地管理期间存在的不合理情况,应采用适当的方式给予改善,进而充分提升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农村土地;利用管理;措施

引言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民生和未来农业发展的问题,而且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意义重大。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好农村土地的规划管理工作,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新时代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开展时,需契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对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进行深化改革创新,从多个工作领域入手,解决当下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开展的社会效能。

1强化农村土地利用管理意义

首先,可以提高粮食产量水平。通过落实土地利用措施,可以在合理整合土地资源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确保种植效果,提升粮食安全性。其次,可以加快农村发展速度。随着工业规模的增加,项目建设需要占用更多耕地资源。当前,大多数企业只注重利用土地,忽视了资源保护工作,破坏了生态环境,为当地发展埋下了较大隐患。创新土地利用方法,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平衡生态环境,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可以维持社会和谐发展。耕地面积减少将会直接影响农村人口的正常生活。征地动迁时,若无法合理处理征地补偿工作,将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强化土地利用力度,可以确保征地工作的科学合理进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2强化农村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措施

2.1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2.1.1进一步加大对闲置低效利用土地的清理力度

在农村土地管理期间,管理人员应认真贯彻现有的法律法规,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相关政策法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断提出“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土地资源管理策略,加强对资源的节约与保护,进而大幅降低对能源、水、土地的消耗。在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期间,相关人员可以通过调查真实情况的方式建立档案,在建立档案的情况下能依法按现状合理对土地资源进行处置、开发和利用,而对于闲置不动产来说,特别是两年以上的不动产,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期间,其增值地价需要按照国土资源部制定的管理办法收取和支付。

2.1.2加大闲置土地挖潜力度

近年来,在开展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期间,一些地方已转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及时解决传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创新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不断开展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主题的特别行动。在实际活动开展期间,可以结合区域经济的转变需求,改变现有情况,探索改造旧城市、旧工厂、旧村居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高投入率,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审计监督,将企业现有闲置面积作为土地利用模型进行计算。

2.2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可以直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相比耕地和宅基地,更能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土地规模、入市的市场范围、入市方式和模式直接影响集体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在政策上进一步明确,除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外,允许增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比如允许宅基地、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等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其次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市场范围,市场范围越广,市场价值越高。所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不能局限于就地入市,能够异地调整入市的尽量异地调整入市,这样市场范围更大,价值更高。第三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式和模式问题。前面介绍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联营公司模式和政府主导的土地整备模式,基于交易成本的考虑,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联营公司模式可能更合适,在其他地区,政府主导的土地整备模式更合适。

2.3立足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管理制度

其一,在农村土地规划管理时,应当建构全国统一的土地管理制度,不断细化管理的规范与标准,避免各个地区农村土地规划管理时,各自为政进行土地规划管理,严重影响到国家土地改革工作的深化落实。在统一规范的土地规划管理制度运行下,可有效提升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工作效能。

其二,必须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出现,影响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为实现预期工作目标,则需要建构政府与民众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民主管理工作环境,不断提高政府部门的社会公信力,保证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可得到民众的积极拥护与支持,使得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体现出真实效能。

其三,摒弃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工作模式,契合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工作要求,打造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模式,并尝试建构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实现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全面覆盖、细致入微、权责清晰、义务明确,确保国家政策方针得到有效落实,并发挥出一定的社会效能。

2.4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一方面,应始终坚持土地控量与集中利用原则,合理调整土地结构,严格控制用地规模。部分农村的农用地后备资源较少,生产效率较低,因此当地相关部门应适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科学指导用地规模,正确使用已开发的闲置土地,并拓展滩涂、缓坡地的发展空间,以更好的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相关部门还应重视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发展生态农业与园林建设,避免出现土地浪费与荒废问题,提高集约利用率。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力度,结合发展现状制定可行的治理方案,在合理控制土地供给量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另一方面,应加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发展环保产业,持续推进经济进步。农耕期间往往会使用大量农药与化学等化学药剂,土地中渗入较多的有害物质,降低了耕地质量,出现盐渍化、土地沙化等问题。应强化土地生态保护力度,在农业种植中倡导使用无公害化肥与有机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在提高土地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高效利用。同时,在土地生态保护期间,还应做好风景区的保护工作,注重物种多样性,命令禁止建设可能会危害生态安全的工程项目,严格根据法律规章设置配套设施,在生态区内不可破坏植被,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的用途。

结语

土地利用工作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应严格遵照《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制定完善可行的补偿机制,创新土地利用方式,在落实土地承包制度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农村土地改革与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沛,胡一,卢垟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整治思路与发展方向[J].安徽农业科学,2021(12):254-256.

[2]陈广民.探究农村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J].农家参谋,2021(11):191-192.

[3]王丽英,王勇,徐成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利用中的生态补偿现状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