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策略

赵景阳

黑龙江省伊春市特殊教学中心


【内容提要】:体育教育是加强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尤其是特殊学校,体育教育在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可适当增加相关的硬件设备,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基本的体育教育设施要求。本文简要阐述了加强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的关键问题,并以此展开,详细分析了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策略

在特殊学校中,体育教育是强化教育、培养学生拥有健康身体和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特殊学校也主动做出教学改进,积极组织各项活动,加强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并尽量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因此,有必要对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一、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关键

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特殊学校体育教学对硬件设施和教师的教学依赖性更大。需要比较完善的体育设备、体育场地以及体育器材等,以保证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尽量提供比较全面的、多样化的体育教学,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即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以促进特殊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社会,为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构建比较全面的体育教学目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原则   

1. 平等性原则   

关注所有有健康需求的残疾人群,平等的对待每一个残疾学生,为他们创造公平平等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通过调整教学资源、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安排等,满足残疾学生健康发展需要,使残疾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达到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目的。   

2. 主体性原则   

在全纳教育环境下,体育活动中加强师生互动,以残疾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设计以培养发展残疾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为主,放手培养、正确引导,技能锻炼与培养体育兴趣相辅,最终形成残疾学生终生体育的目标。   

  1. 个别性原则   

在全纳教育环境下根据每一个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通过调动残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个别指导,教师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每一个残疾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体育兴趣、健康状况,在搞好全纳教育的前提下,面向整体、照顾差异,通过班级授课,分组学习、个别教学,对残疾学生实行有针对性的全纳教育,整体控制体育教学。   

4.发展性原则   

在全纳教育理念的特殊教育体育教学课堂,残疾学生的类别、程度、运动能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的发展。但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关注不同水平的学生,更新教育观念,坚信学生发展的必要性,不管残疾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发育水平、心理障碍、技能迟滞发育等因素,通过积极的引领作用,减少消除排斥,采用采取特殊的运动形式和锻炼方法,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发展。   

三、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策略

1.增加经费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和完善的设施配备,是保证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同时,相关部门对特殊学校的相关设施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加强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即是适当增加经费投入。一般来说,某些常规的体育器材,并不适合特殊学生使用,而专门定制的体育器材价格又比较高,导致许多特殊学校难以保证特殊器材的提供,这使得特殊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总是遇到障碍。因此,应尽量保证适合特殊学生使用的器材的提供,以保证教学质量。

2.开展融合教育

强化融合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特殊学生与社会的交流,为日后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方面,学校可积极组织相关的体育活动,教师要鼓励特殊学生多参与活动,在加强体育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其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大型的体育竞赛或者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社会与他人接触的机会,以避免特殊学生被隔离的社会现象产生。通过融合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并尽量回归正常的学习状态。

3.实现体育教学的多样化

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教学更加强调多元化的教育,而不是传统的“模式化”教学,例如各项有氧运动在体育教育中开始被重视。针对特殊学生的体育教学,增加教学的多样化,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尽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体育学习,提升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其身体情况相适应的教学方案,以保证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以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

4.构建完善的体育教学目标

构建比较全面的体育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适应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可记录学生的变化和成长,以形成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记录的方面包括学生的身体基本状况、学习能力,以及在不同阶段的成长和变化等。长此以往,学校可依据学生个体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方式,以提高教育质量。并且,在体育教学中,将学校的管理理念有效实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由此还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改进教学方法

改善教学方式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例如针对智力障碍的学生,尽量使用以感知方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不同年级的智力障碍的学生不能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要求也应有所不同。针对视力障碍的学生,教师应尽量避免动作示范的教学,可加强与学生的语言交流,通过语言表达完成体育教学,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动作训练。针对听力障碍的学生,教师可通过肢体动作进行教学,以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师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落实全纳性评价标准   

1.针对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标准应以绝对性评价标准、个体化评价标准、相对性评价标准相结合的全纳性评价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考虑残疾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等个性区别,最终确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   

2.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要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为主线,针对不同残疾类别、残疾等级学生建立评价标准,促进残疾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残疾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的评价理念应将对人的关怀置于核心地位置,不再局限于体育教学理论、技术、身体素质发展,更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并且要延伸至学生的品德、个性、意志、态度及人格等人文因素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目前积极实施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教育环境下,应适当加大特殊学校的体育教育,通过资金投入的增加、开展融合教育、实现体育教学的多样化、构建全面的教学目标,以及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等方式,争取实现体育教学活动的全方位改进和创新,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特殊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