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西充县多扶中心卫生院, 637200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病患者逐年增长,常见的有脑梗塞、脑血栓,年龄大都在中老人群中且越来越年轻化。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涡斜,是造成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偏瘫是心脑血管病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脑部功能,使患者出现身体一侧偏瘫,发病机制是脑部血管由于受到压力高或血脂稠等因素影响,血液流动限制,脑部缺血时间长导致脑组织受伤害,结果患者留下严重后遗症,肢体活动受限,影响生活质量,自理能力差,患者经西医治疗后,肢体活动自主能力较差,所以临床中常用中医针灸治疗,帮助患者恢复部分能力,。
一、针灸选穴原则
选穴原则分为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及经验选穴原则,近部选穴是在偏瘫肢体周围进行选穴,例如面部偏瘫选择迎香、人中、地仓等,体现了“经络所在,主治所在”的规律;远部选穴是在经络循行路线上选择可以治疗本病的腧穴,例如足阳明经循行路线上的梁丘、足三里等,体现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规律;辩证选穴是根据患者病因病机的特点进行选穴,根据患者病程进行选穴治疗。偏瘫属于中医“中风”范畴,在八纲辩证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分为中经络、中脏腑及恢复期,中经络没有神志上的改变,只是以半身不遂、口眼涡斜为主,中脏腑主要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中风多因劳倦内伤、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导致的脏腑功能失司,风痰夹瘀上扰头脑;病位在脑,与心肝肾有关,病机为风火痰气血。
二、针灸治疗
头部穴位选择百会、四神聪、前顶、后顶、风池,运用醒脑开窍针法可以帮助患者开窍醒神;面部穴位:太阳、迎香、颧髎、地仓、颊车、人中,主要治疗患者口眼涡斜、流涎、面瘫等症状,通过刺激患者面部穴位,使面部经络疏通;上肢穴位:八风、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肩髃、肩井、臂臑,这些穴位可以帮助患者肢体活动,缓解患者活动受限的症状;腹部穴位:天枢、上脘、气海、关元,大部分为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中医治疗痿证独取阳明经,患者卧床时间久,腹部穴位可以缓解便秘情况,气海和关元治疗患者尿失禁或癃闭等病症;下肢穴位:伏兔、梁丘、足三里、丰隆、昆仑、申脉、太溪、照海、三阴交、阳陵泉;其中有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阳胆经上的腧穴,有助于下肢能力恢复。除了循行于督脉、任脉的穴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针刺双侧经络穴位,特殊注意手阳明大肠经,由于经络原文中讲述左之右,右之左,所以针刺健侧穴位。针刺要避开重要脏器,以免发生气胸、脏器损伤出血等危险事件发生。配穴原则分为上下配穴、左右配穴、脏腑配穴及阴阳配穴,脏腑配穴也叫作俞募配穴。由于患者长期偏瘫,身体肌肉容易萎缩,阳明经属于多气多血之经,所以常用足阳明经治疗,所谓“治痿证独取阳明”。除此之外,还要针刺阿是穴,临床中常用八风穴和八邪穴,分布于患者的脚趾缝与手指缝之间,可疏通上下经络,推动全身气血运行,缓解四肢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等症状。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抑制神经异常放电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身体新陈代谢,加速恢复神经肌肉功能,最终改善肌力不足或肌张力强的症状。
三、针灸治疗注意事项
针刺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问诊,询问患者既往史及过敏史,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当患者出现滞针情况时,需要在针刺部位进行循法、颤法、拨法,或在针刺部位再刺一针,为了消除原针刺部位的紧张度,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不要过于紧张和焦虑;当患者出现晕针情况时,让患者松衣解带,保持室内通风,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必要时进行抢救措施;出针后观察针孔是否出血,需要按闭针孔3分钟至5分钟。
改掉不良习惯
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的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戒烟戒酒,控制血压,适当运动,科学制定饮食计划。由于长时间吸烟酗酒可增加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斑块增多后会影响血液流通速度,再加上血压较高,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饮食习惯也要改善,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每日营养均衡,多吃高蛋白和钙量多的食物,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尽量不要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平日里注意适当运动,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总之,应用中医针灸治疗偏瘫,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正气足则邪气衰,对恢复患者肢体能力有很大帮助,以补气化瘀通络为治疗原则,主要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帮助患者恢复肌力及偏瘫,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