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衔接”视角下幼小衔接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2

“双向衔接”视角下幼小衔接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高睿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实验幼儿园


摘要:在幼儿进入小学阶段之后,面对突然转变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问题,因此,高质量的幼小衔接教学十分必要。做好幼小衔接不仅能帮助幼儿快速适应新环境,还能避免幼儿出现心理、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实现幼儿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双向衔接”视角;幼小衔接工作;问题;对策

引言

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形成良好素养、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因此,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不仅要提升各自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还要关注教学的衔接和过渡,实现幼儿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平稳、健康发展。文章基于幼儿园与小学教学衔接的实践展开研究,为幼小教学衔接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幼小衔接开始受到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对于幼儿自身发展而言,幼小衔接过程中不仅关注知识内容和教学环境上的过渡和衔接,还会涉及幼儿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个人心态等方面的过渡。高质量的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不仅能够为幼儿从幼儿园健康过渡到小学这一关键时期保持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健康状态,还能为减缓学习坡度、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等提供更大的助力。其次,对于学校教学发展而言,加强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沟通交流,实现两者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过程的自然过渡,更有利于小学教学计划的整体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保证教学进度,对于学校教育发展有明显的积极意义。由此可见,幼小衔接是非常重要的。

二、“双向衔接”视角下幼小衔接工作的问题

(一)教师间入学准备的教育理念存在差异,对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认知不够深入。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分离的状况是普遍存在的,在组织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家长座谈会时,从各自的交流中,还是会发现各学段教师之间存在着教育理念的差异。小学教师与幼儿园教师间对彼此的专业性认识不足,从而影响了双方的交流效率,欠缺达成共同的愿景的基础条件。此外,两者对于双方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都能意识到差异,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并不能深入了解。因此,幼小衔接工作在改变衔接意识薄弱、整合多方资源的努力中收效甚微,同时又缺乏先进的科学衔接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支撑,即使对双向衔接有了再认识,但对彼此教育理念的差异性直接导致了双向衔接的实际效果不佳。

(二)儿童地位旁落以致衔接内容“模糊化”

当前幼小衔接的一个重大难题就在于衔接内容的模糊不清、混杂难辨。这种模糊性导致的问题就是衔接内容的坡度忽高忽低,难度不好把控,进而使幼小双方陷入不知所措的困境。幼小衔接内容不清的深层原因植根于教育者“成人化”的思考模式。在衔接内容的出发点上,幼小双方往往会优先考虑到幼儿学的内容将来能否“用得上”,而不是幼儿是否愿意学、是否需要学。这种忽视幼儿意愿和需要的理念会让衔接内容走向偏误。已有研究表明,幼小衔接的内容制订要基于其最大的利益相关者,即儿童的认知、期望与情感态度。实际上,幼小双向衔接的内容应该紧紧围绕大班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在学习、生活、常规和教学等方面进行适应性教育。只有幼小双方科学合理地降低衔接内容上的难度和坡度,坚持辨伪去妄的原则,才能让幼小衔接更加行之有效。

(三)入学准备的教师培训补充不足

师资力量薄弱也是阻碍幼小衔接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幼儿园教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了解得比较少,而小学教师对学前阶段的幼儿年龄特点、兴趣需要也了解得不多,所以导致在衔接过程中有漏洞。此外,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开办了很多幼儿园,招聘的幼儿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还有很多非师范专业的,专业知识缺乏,流动性大,又不能给予系统的培训,导致幼小衔接工作进展困难,深入性不够。

、“双向衔接”视角下幼小衔接教师互动的有效策略

(一)准备与适应的呼应调适让衔接更科学。

幼小衔接本就是幼小双方的共同任务,“一头热”必然造成教育的脱节。尽管幼儿园与小学的学段相邻,但二者在课程、教学与评价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得衔接过程充满变数。幼小双向衔接能够避免幼儿园单方面包揽幼小衔接的全部责任,使小学也能够充分发挥其在幼小衔接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幼小衔接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任务,其中任何一环的“断层”都有可能会破坏衔接的有效机制。幼小双向衔接能够使双方的管理体制、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进行磨合与调整,让幼儿在具备适配性的衔接轨道上行进。幼小双向衔接也能够保持衔接的平稳节奏,让幼儿不是在陡然的跃进中加速过渡,而是以一种恰当的状态迎接小学的学习生活。双向衔接不是为了卸去幼儿园的“重担”,而是为了让幼儿园的努力更加专注有效,更是为了让小学肩负起幼小衔接的应尽之责。举例:可以通过让幼儿园与小学开展“手拉手•联动衔接共同体”活动,收集整理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共同课程,如“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的加减、语言活动《认识冬天》”等,与小学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通过双向研讨交流,设计教学活动的内容及教学方法,思考“如何让孩子们学?老师如何教?”找区别、攻难点,由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承担为大班的幼儿每周或每月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让幼儿提前体验、适应小学老师教学的基础上,同时让孩子在入学前,提前认识未来的小学老师,为幼儿在入学后的环境适应和人际交往关系的适应中,做好铺垫。

(二)创设与儿童生活体验相符合的环境,增强儿童环境适应度

儿童由于自身的特点,对环境的选择有着自己的标准。实践表明儿童并不对周围所有的环境都表现出兴趣,而是对环境的选择有明显的倾向性。幼儿园环境温馨且充满童趣,有丰富多样的区域活动及玩教具材料,幼儿多以自主游戏、区域活动、交流探讨学习为主体。而小学的环境创设简单、较为严肃,班级多以黑板报,风采榜呈现,桌椅板凳固定且幼儿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较少。这样会导致儿童视觉上及心理上出现极大的反差。因此小学也需要重视环境创设,可以让儿童根据知识经验,大胆提出想法,把上课的教室布置为充满童趣但同时能体现小学生学习环境的小天地。譬如,建构可以互相借阅的图书角;或者专门设置一个供儿童进行的音乐活动、集体讨论等学习活动的多功能区,设置这种可变性强的环境,可让儿童更广泛地参与到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还能给儿童创造和谐友爱的师生交往、良好心理氛围的环境。

(三)关注幼小衔接中幼儿的心理发展

在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幼儿本身的心理状态因素往往是被教师所忽略的问题,但是心理问题会对幼儿这一阶段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都会面临生活习惯改变、学习方式转变等正常的变化,也会由于进入新的环境而出现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对于本身心理素质不够强、性格内向、适应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在经历这一过渡阶段时可能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幼儿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更影响到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帮助幼儿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这一特殊阶段也是幼小衔接教育工作需要达成的目标。就其具体的方式而言,无论是对于幼儿园教育还是小学教育,都应定期进行心理访谈活动,通过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的方式,以对话交流的形式了解幼儿当前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存在的心结。也可以向家长推荐适宜于幼小衔接的绘本故事,如:《大卫上学去》、《魔法亲亲》、《小阿力的大学校》,帮助孩子提前了解学校生活、建立遵守学校规则的意识,以及捕捉孩子的内在情绪和小担忧,从而化解孩子内心的“小麻烦”。除此之外,幼儿园和小学还可以开展大班孩子和一年级孩子的“趣味运动会”“亲子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幼儿园升入小学阶段的各类活动,与幼儿一起感受、适应小学的环境,从而也能减少家长与幼儿对“小学”的焦虑。学校还可以开展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让低年级学生定期参与心理辅导,避免由于不适应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形式丰富、趣味性较强的主题活动调节孩子焦虑和排斥的情绪。

结束语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被认可和熟知。但是,在我国特有的教育体系中,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相互独立,彼此缺乏联系和沟通,造成教育脱节,使教学衔接成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促进双方了解,深入熟悉的基础上开展幼小衔接的创新,才能真正为幼儿的顺利过渡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鸣鸣.幼小衔接中的家园配合[J].新课程,2020(51):211.

[2]段蓉.幼小衔接中家长参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教育(D版),2020(12):51-52.

[3]郑雅琪.幼儿教育之幼小衔接现状及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0(36):61-62.

[4]宋菲燕.共情视域下提升幼小衔接家园沟通有效性的研究[J].福建教育,2020(51):9-11.

[5]曹洁.幼小衔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矫正[J].心理与健康,20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