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 37098319900808****
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建筑设施进行合理配置及完善维保管理必定会有更高的要求。通过机电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化管理,可以提高建筑机电设备持续运行能力及设备利用效率,降低机电设备运行成本,同时也将促进建筑机电维保业务向数字化运维方向转型,使建筑机电维保专业进一步得到更健康、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民用建筑;机电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化
1机电设备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1.1设备工作环境差,标准化操作不合格
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生产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影响设备运行的环境因素很多,包括温度、湿度、灰尘和噪音。在结合生产实际情况进行设备维护时,应将设备环境的维护纳入日常工作。例如,机电设备间应保证空调、制冷或除湿的正常运行,以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中;及时清理机电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油污,保持设备清洁整洁。严禁非法操作机电设备,否则会对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严重时甚至造成事故。例如,在起重机起重作业期间,应注意齿轮操作。在非紧急情况下,长期紧急停车或超速运行会导致系统中的电机、减速器及连接部件发生重大故障,导致设备故障,甚至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改善设备环境,严格规范操作是设备维护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作。
1.2机电设备专项维修管理制度不健全
设备维修管理人员不能对相关设备进行科学维护和有效管理的主要原因是该单位缺乏健全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此外,大多数管理者观念陈旧,整体业务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如果相关维修人员不能迅速有效地解决,将严重延误生产进度。此外,设备使用超过使用寿命,未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最终导致机电设备持续故障,给企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体系迫在眉睫。只有这样,设备管理才能有条不紊、有条不紊,才能高效、快速地处理故障。
1.3机电设备维修观念落后,管理理念不明确
目前,在实际的设备管理分工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将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界定为生产辅助岗位,对整个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缺乏重视和支持,使在线设备无法按计划使用寿命及时更换,导致故障频发。此外,设备的更新换代需要有与时俱进的维修标准,而机电设备维修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的管理理念过于陈旧,对新设备的功能和故障认识不全面、不透彻,未能及时了解和提高新设备的管理标准,导致机电设备故障排查不全,设备始终处于有病工作状态,故障将由小变大,导致大规模故障或重大事故。同时,企业对机电设备维修管理部门重视不够,导致监管不力,最终形成基层管理混乱的局面。机电设备的故障责任判断没有明确依据,设备维修界限不清。发生故障时,机电设备维修人员将相互推卸责任;由于缺乏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查计划,使得设备长期处于无人监督的状态,导致各种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
2民用建筑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化策略
2.1编制合理的设备维保计划
在维护内容标准化过程中,应根据本标准的相关系统维护规定,结合项目运行维护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应用项目的维护内容。随着办公楼区域楼层的逐步投入使用,生活水泵房设备和水泵房操作系统的管理和控制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同时,该项目有第三方机电设备制造商的运营任务,这使得泵房的日常维护更难监督第三方的工作。随着对泵房连续运行要求的不断提高,原有依靠人工检查和被动故障处理的模式已难以满足施工服务的需要。还需要引入标准化机制,通过预防性维护计划提高生活水泵房的安全、稳定和长期运行能力。
2.2建立泵房设备维护的标准化预警系统
通过管理前端,对应用项目泵房内设备的使用工作量、运行能耗、维修完成率以及同类型泵房内设备的对比分析,进行设备运行效率评估,为项目经理的决策提供设备运行数据决策支持,部分设备的监控功能为前端,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现对泵房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通过添加智能无线传感器,采集洪水、管道压力、供电等关键运行数据,并上传至后台管理系统。根据预设阈值判断泵房设备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当数据“异常”时,触发自动生成工单,将原来的“被动”维修转换为“主动”维修,提高泵房故障处理的响应能力。
2.3实施泵房设备维护持续改进计划
定期对使用中的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进行自检并做好记录,以延长设备的运行周期和使用寿命。对自检发现的异常情况应积极上报,及时处理,消除泵房设备运行事故隐患。通过标准化巡检,维修人员设备故障自检率由10%提高到35%。维修人员不仅要对设备隐患进行整改,还要分析隐患的深层次原因。通过不断改进维修工作,积极采取预防性维修措施,提高泵房设备的安全使用率。
2.4设备故障处理能力
根据标准内容,合理配置泵房关键设备的运行参数。将原有的一天四次人工巡检优化为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巡检模式,使机房设备平均无故障率达到98%,维修工单完成率达到99%,运行效率优于本工程同类泵房的平均值。通过数据屏幕上运行维护数据的可视化显示,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动态评估设备维护状态,提高设备泵房运行故障的处理能力。
2.5泵房运行的节能降耗能力
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开发运行监控平台,为管理人员提供设备设施的分布式集中管理。该平台能够直观、及时地跟踪和反馈设备的生命周期和运行状态。基于智能关联分析,确保泵房设备设施在高效范围内安全运行,有效降低机房运行能耗,实现低碳运维目标。对泵房的各种能源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也为本工程提供了依据,为泵房设备的优化运行方案提供了依据。
2.6项目的综合效益
基于标准内容对民用建筑机电设备维修的指导作用,本应用项目结合物联网等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为建筑机电设备维修提供了优化解决方案。通过自动检测方案,减少了维修工作中不必要的人工干预和对专业工程师的资源依赖,试点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约10%,故障识别率提高了约15%。标准化工作不仅提高了设备泵房的检测效率,而且提高了泵房设备运行数据记录的可靠性,优化了建筑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和设施服务能力,促进建筑运营维护投资效益优化目标的实现。
2.7建筑机电维保标准化工作要求
基于应用项目《标准》落地工作情况与建筑机电维保项目管理实务相结合,应将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运用到《标准》实施活动中,在建筑机电维保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通过PDCA的持续改进原则,逐步落实《标准》所要求的内容。具体来说,在建筑机电运维项目的计划阶段:基于《标准》的内容进行工作范围和工作标准的设定,分解出具体项目的工作任务要求和细则;在建筑机电运维项目实施阶段:对照《标准》内容,通过阶段审查和检查手段积极开展建筑机电运维项目质量评价工作;在建筑机电运维项目评估和改进阶段:参考《标准》内容对已实施的项目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开展原因分析并持续改进。
结论
机电设备广泛应用于我国钢铁冶炼行业。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创新对钢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维修效率的提高和管理的科学创新,可以有效帮助中国钢铁行业实现新的突破。因此,要求相关维修人员掌握更多机电维修知识,不断提高个人业务技能,实现高标准专业素质队伍建设,为机电设备行业维修管理的突破和创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庄国森.浅析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J].才智,2018(13):63.
[2]胡芳建,刘伟华,贾广琪.机电设备维护维修及管理的创新发展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9(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