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规划领域面向生态文明的重大变革和重要任务。 基于此,本文对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态文明;国土空间;规划
1生态空间概述
1.1生态空间的概念
现阶段专业学者并没有准确界定生态空间的具体概念,在生态环境破坏愈发严重的时代背景下,学界对于生态空间的关注度明显提升。生态空间概念的出发点是保护一定的自然环境确保该地域的环境能够发挥基本的生态功能。在我国颁布的相关文件中对生态空间进行过定义,将其描述为具有自然属性、能够提供生态服务和生态产品的国土空间,包括湿地、海洋、森林和高山冻原等。
许多人会错误地认为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的概念是一致的,但事实上,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在属性特征、实践划分和空间治理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不同。生态空间的核心判断准则是其是具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而生态用地则承载着具体生产要素。例如耕地去喝农业生产的作用,但是学术界并没有对其是否属于生态空间形成一致的意见。在开展生态空间治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生态功能为主导的原则。因此生态空间的核心功能可以归纳为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或者生态产品,物理载体表征可以是湖泊、荒地和湿地等各种地类,并且属于国家空间规划工作中的关键性部分。
1.2生态空间的内涵
(1)生态环境服务的多样性。生态空间的多样化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包括了供给服务、调节服务以及社会文化服务等几个方面,供给服务的含义是生态系统能够提供食物、天然药物和水源等生态产品,调节服务的含义是生态系统能够十分强大的调节和修复功能,确保自然气候和土壤等要素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支持服务的实际例子包括了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以及自然界中各营养元素的循环等,所以生物能够在生态环境的支持下进行栖息和繁衍。社会文化服务包括了休闲娱乐、宗教价值以及审美体验等方面,因为生态环境能够为人类提供精神和审美上的享受。
(2)生态空间功能的复合性。生态功能分区的含义是将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比较相似的区域划分为同一类空间,但是在画风过程中无法避免功能重复或交叉的问题,因此就出现了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比较模糊的空间,模糊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生态空间功能复合性的特征。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存在可以相互转换的关系,城镇空间亦然,例如农田同时具有生产粮食和提供生态服务两方面的功能。
(3)生态服务价值的人本性。国土空间包含人类、其他生物、资源和环境等多维的元素,人类是系统的运行主体和系统内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桥梁。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服务价值对于人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则是基于人类需求进行评价的,因此,生态空间与人类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开展生态空间管制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生态服务价值的人本性,基于人类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
2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认知局限
现阶段学术界对于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认知并没有形成统一,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主流观点。首先生态要素论的重点是进行湖、林、草等生态要素的分类,该理论采用了要素分类确定空间分区的方法,虽然该观点能够帮助工作人员迅速且方便地构建起易于管理的生态空间体系,但是却忽略了生态空间功能具有复合性的特点,所以耕地等无法进行准确的分类。然后生态功能论的重点则是生态系统服务,通过权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生态空间的分区,生态功能论与生态红线理论在逻辑上具有相似的部分,但是却忽略了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社会文化服务功能。最后,生态格局论中十分关注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该理论在承认人类活动明显压缩了生态环境空间的基础上,致力于发现能够最大化遵循生态环境发展规律的生态空间格局。现阶段学术界在关于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理论的思考和认识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因此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其认知局限。
2.1价值取向方面
现有的生态空间管制分区认知并没有回答生态空间依何而定的问题,因此生态要素、功能和格局导向三者之间无法形成良性的平衡。生态要素论和生态功能论分别偏重于实体空间和功能空间的界定,生态格局论虽然同时关注了实体和功能,但是却并没有明确地指出空间治理过程中的具体需求。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可以分析得出分生态空间管制工作需要多管齐下和统筹治理,实体、功能和管理三个方面需要同时兼顾。
2.2操作模式方面
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认知局限在操作模式方面也有明显的体现,理论认知中并没有考虑到操作过程中需要尊重人地的耦合关联,没有全面地考虑到生态空间的社会文化服务功能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开展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域工作时,一般会主张大力落实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最大化地降低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因此工作人员会基于生态环境的功能有针对性地确定保护红线。但是该工作模式并没有考虑到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忽略了生态空间的服务价值具有突出的人本性。传统工作模式尤其不适用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
3国土空间规划对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核心需求
我国已经认识到了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工作的深远意义,因此已经在相关文件中针对该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逻辑。首先工作人员必须在全过程遵循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其次在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过程中还应当协调开发与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改善和优化空间底图是工作的核心内容。最后工作人员还应当重点关注人地关系,以人类福祉为基础开展管制分区工作。
国土空间规划对于生态空间管制分区提出了三个层次的不同要求,首先是必须有底线保障,必须保证经过管制分区的生态空间仍然能够正常发挥其功能,为当地的人类和其他生物持续稳定的供给生活资料。其次是工作人员需要开展精细治理,工作人员要以发展性的眼光看待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工作,结合生态空间类型与级别开展有针对性的精细化、高效化的分区和治理。最后是需要重视人本服务,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人类对于娱乐、审美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在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过程中致力于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4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逻辑优化
4.1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理论逻辑
在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为了能够满足国土空间规划对于管制分区工作所提出的三个核心需求,首先需要从多个维度对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理论逻辑进行深入的探讨。
生态空间管制分区模式主要包含了功能、实体和管理三个空间功能,且三者具有紧密联系和层层递进的关系。首先功能空间是指生态系统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实现了功能的一体化,功能空间具有供给、调节和社会文化等多样化的服务功能。其次实体空间是指能够被人类感知的、支撑生态系统有序运作的载体。最后管理空间是人类采用行政方式所划分的管制界限,它是人类公权力作用于自然环境资源分配的表现形式之一。生态功能与实体存在各种各样的类型和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在开展生态空间管制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多尺度和深层次的原则,确保两者能够在科学的管理过程中实现良性的发展。
4.2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实施路径
在开展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过程中可以遵循生态服务评价、生态用地分类、分级分类的顺序开展工作,因为该路径能够最大化的权衡和统筹生态系统功能和要素。
工作人员应当进行生态空间的功能权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强弱进行国土空间的判断工作,虽然生态功能的供给、支持和调整功能是评价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标准,但是工作人员也应当需要关注到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更加全面地考虑到生态系统的社会文化服务功能以及应用多学科方法,使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得到明显提高。另外,工作人员在管理上可以结合最新理念构建以地块为基础的和管理单元。
5结束语
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因此,学术界应当对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理论进行更加深入且全面的探讨,提升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和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杜津桥.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村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路径探析[J].南方农业,2021,15(26):122-124.
[2]李锋,刘海轩,马远,张益宾.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研究进展及规划策略[J].北京规划建设,2021(05):5-9.
[3]袁升伟.浅析多规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性[J].华北自然资源,2021(05):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