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治理问题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3

关于贫困治理问题的思考

刘凯旋

西北大学

基于我对《十八洞村》电影的观看以及阅读《贫穷的本质》一书所感,我对“贫困”这一名词的相关话题有了更多的思考。曾耳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富人遇上了一位很穷的人,于是出于善心想要给予帮助,希望这位穷人在自己的帮助下能够摆脱贫困。于是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并嘱咐他好好开荒。穷人也因此满怀斗志,决心开始奋斗。没过几天,因为牛要吃草,人养牛要吃更多的饭,穷人觉得自己的日子比从前还艰难。这时他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买回后先杀一只羊救急填饱肚子,留着剩下的羊还可以生小羊,待小羊长大后,还可以拿去卖了挣更多的钱。于是穷人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了,只是当吃掉一直羊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穷人在等待中觉得日子更难了。他又想:这样下去要等的时间太长了,不如把羊卖了换成养鸡,鸡生蛋的速度可要快多了,且卖鸡蛋可以立刻挣到钱,何乐不为?于是他又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但日子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变,等不到鸡生蛋,穷人就总忍不住想杀鸡吃,当只剩下最后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破灭了。整个故事就是这样进展的,我们乍一听或许会觉得有些滑稽,但这或许在我们目光所及的穷人身上也会发生。我们常说贫穷大多是因为思想观念的落后造成的,但其实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穷人没有充足的社会资源或经济资源来使他们把财富转化为资本。就像故事中所述的穷人那样,当他的经济条件养不活一头牛的时候,即使我们认为这头牛能生财致富,但对于当下的穷人而言也会选择坐吃山空。可见,我们很难改变贫穷的本质。

《贫穷的本质》这一著作的作者曾提出:贫穷的表面原因是因为财富的匮乏,但其深层的原因是社会机会、资源的不平等。而这种机会的不平等会让那些原本有可能凭借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改变经济状况的穷人失去重要的脱贫机会。的确,致贫原因纷繁复杂,往往并非单一因素所致。书中两位学者还提到:世界上贫困地区大都是处于土地贫瘠、水源缺乏、交通不便的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内陆地区。为了适应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贫困地区的穷人有着自己的经济生活方式和生存准则,非贫困地区的人很难理解和想象他们的生计方式。两位学者认为,只有真正了解穷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才能把握贫穷的本质,才能开出逃离“贫穷陷阱”的药方。

在吸收了前述的各种观点之后,我对于贫困问题也有了一些自己不甚成熟的想法。按照导致贫困的缘由为出发点,我们可以把贫困划分为两大类:即主体性贫困与客体性贫困。前者主要由贫困对象的行动能力和自我认知决定,后者主要受到所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在我看来,因前者致贫的贫困群体在帮扶过程中阻力会更大一些。无论是电影《十八洞村》中所展现的人物个性,亦或是从我国脱贫攻坚收官的经验来看,提高贫困主体内生动力都是实现脱贫的关键一环。又如《贫穷的本质》一书中提到,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在书中所举摩洛哥的生活案例中我们发现,当穷人因生活窘迫缺乏食物而获得金钱救济时,他们并不会为日后要填饱肚子而在这些金钱上做更多规划。相反,他们在食物上的支出并没有明显增多,而更多地是将这些钱用来购买一台电视机、抛物面天线或者DVD播放机这些用来娱乐的产品。总体来说,穷人的首要选择显然是,让自己的生活少一点儿乏味。作者同样在书中表示,站在穷人自身的角度来看待他们的日常经济生活,发现穷人生活中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经济学原理。或许我们应该站在穷人的立场去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所生存的环境,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经济生活和思维方式。对于贫困者而言,他们受到自身主观条件和外在客观条件的限制,其生存哲学大多是以维持基本生存基本保障为前提,而不是追求收入最大化。作者注意到,穷人们往往不敢也不愿进行冒险性的投资,他们不是不思进取,而是觉得自身无力改变现状。这再次印证了主体的内生动力对于脱贫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贫困治理是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内在要求。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重大国事。是努力追求解放思想与求真务实、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动态治理过程。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城乡贫困治理是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治理工作,就扶贫开发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以推进贫困治理,其目的就是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让13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是基于全体人民的全面共享,而不是资本主义少数人的全部占有。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之一就是要使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发展”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城乡贫困治理。脱贫攻坚是关系民生的重大工程,而共享发展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二者具有内在的耦合性,都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新发展阶段推进城乡贫困治理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的制度优势。

回望我国贫困治理走过的路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精准扶贫策略,强调农村扶贫要弄清“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基础上,再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具体致贫原因,实施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和社会保障兜底等“五个一批”扶贫策略。在具体实践中,各地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扶贫机制,按照因缺乏劳动力、因病、因技术、因发展动力不足等多种致贫原因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截至 2020 年 12 月,全国 832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动态清零,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与大规模减贫同步,提前 10 年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 70%,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接下来,扶贫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国家正在重点关注并跟进的即是已经脱贫各地是否能做到脱贫而不返贫,真真正正从根源彻底摆脱贫困。我们担心的是:一些深度贫困地区刚走出原发性贫困,还存在产业基础不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任务繁重等潜在问题,或者存有因残、因病、因学致贫,脱贫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返贫的风险客观存在。面对新阶段、新形势,后脱贫攻坚时代,如何提升贫困群体的造血功能,增强其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摆在国家贫困治理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将从全局到微观视角对扶贫、脱贫工作体悟主要精神。从全局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内源扶贫重要论述的阐述集中于《摆脱贫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等重要文献以及相关重要讲话中,主要包括三个核心主题,即激励贫困者“弱鸟先飞”、培养贫困者能力和共享扶贫政策红志向”,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克服“等靠要”思想,避免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一扶就富,一走就穷”现象发生,就必须“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从微观来看,摆脱“意识贫困”,激发内生动力,在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毅力上要多下功夫,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贫困的斗志和信念。而对于已经脱贫的地区和对象而言,相对贫困问题又是根深蒂固的。当前我国已实现全面脱贫,但在已经脱贫的贫困群体中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脱贫,一种是“被动型”,即这部分人由于所处地区发展空间不足或者是自身发展能力受限等原因,主要是由国家政策来直接补贴兜底得以实现脱贫的,例如残疾导致的劳动能力有限或长期卧病在床的特殊群体;另一种是“支持型”即这部分群体是通过在政府和社会力量建设的扶贫项目的支持下逐步脱贫的。前者由于其发展能力有限的原因,可持续增收动力不足,其收入和财产的累计主要靠政府财政补贴兜底具有一定程度的脆弱性,极易受到自然灾害或身体疾病的影响。以重大疾病为例,虽然我国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已经实现全面覆盖极大地降低了因病返贫的风险,但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医疗水平有限,想要有效医治就要去经济发达地区的更高水平的医院,这样其需要自己承担的相关费用便会直线上升,很有可能因此返贫,这部分人也会成为相对贫困治理中的最大难点之一。后者其发展主要依托于扶贫项目,其收入的高低跟当地扶贫项目持续发展的好与坏有着高度关联性。从产业扶贫项目来看,有些地方的扶贫产业相似度很高,由于盲目跟风所导致的同质化严重,并且大部分是在种养环节,处于相关产业链的最低层次。几年之后如果扶贫政策力度有所弱化,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扶贫产业亦或扶贫项目是否能够长期可持续地向好发展有待经历时间的考验,农户是否能够持续增收真正地远离贫困有待商榷。基于对以上现象的叙述和思考,我们发现后脱贫时代构建有效防止返贫机制尤为重要,具体做法可包括:

(一)尝试引导激发贫困民众的自身动力。

首先,要认识到部分群体的脱贫内生动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也不是永续存在的,可能会存在时有时无的现象。比如,现在绝对贫困全面消除,贫困农户的生活方方面面得到了明显改善,由于其长期贫困习惯便已满足于现状,其内生动力较之参与脱贫初期就会有明显的弱化甚至消失。因此,要加强教育引导,依托农民讲习所、文化下乡等活动结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机制,巩固和加强群众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意识,引导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生活。其次,要引导群众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对贫困人口子女教育的扶持力度。现在农村空心化、老龄化严重,老人对教育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处于疏于看管的状态,对其后续的发展起不到积极作用导致很难跳出贫困代际传递的陷阱。在保障贫困群众接受义务教育权力的同时加大人力和教育技术的投入,健全乡村教师支援机制,完善教育扶持计划,以提升教育质量为出发点,建立以素质和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支撑体系。

(二)构建激活脱贫群体内生动力机制

增强脱贫群体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主要包括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劳动技能。首先,脱贫群体要摒弃落后观念,依托现有资源,艰苦创业,做到脱贫不返贫。其次,要提高贫困群体中有劳动能力人员的技能。充分利用贫困村特色产业,抓好扶贫对象实用技术培训,鼓励脱贫对象参加各类提升自我技能的培训,力争有条件的脱贫对象掌握一两项实用技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另外,要重视脱贫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尽可能帮助脱贫家庭的孩子通过接受教育,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斩断代际贫困。

(三)完善拓展就业防止返贫机制

只有就业,才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能防止返贫。各地要尽可能拓展就业途径。重点落实好返乡创业带动和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等渠道。要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

(四) 切实深化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发展产业不仅对脱贫重要,对于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意义重大。一方面,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脱贫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做好产业扶贫规划的延续性,深入推进特色产业体系建设,充分挖掘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的优势,不断提搞产业的覆盖面,让更多脱贫户在产业扶贫中受益。另一方面,明确产业扶贫后续帮扶。开展产业扶贫提升行动,贯彻落实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后续帮扶方案,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带动引领作用,落实订单式种植养殖,保障脱贫户的利益。

(五)建立返贫预警监测机制

防止返贫重在监测,各地要聚焦脱贫户,精准识别有返贫风险脱贫户,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例如强化脱贫人口的动态管理,发挥好大数据和信息库的作用,帮扶人和驻村干部时刻密切关注脱贫户的情况,强化对脱贫户的跟进,对脱贫户的生产生活、外出务工、补助补贴、社会保障、大病救治等信息要及时掌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要在减贫战略、工作体系、榜样引领上下功夫,建立健全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脱贫体制机制。要遵循扶贫开发规律,结合各贫困区县扶贫进度、脱贫质量实际,科学编制乡村发展规划。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媒体优势,大力 宣传扶贫干部的典型经历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形成人人尊重榜样、学习榜样、争当榜样、超越榜样的良好氛围。居安不忘思危,我国已脱贫地区必须防范贫困陷阱风险。在后精准扶贫时代,我们必须立足和总结已有扶贫基础和扶贫经验,同时结合国际反贫困治理经验,重新审视贫穷的本质和意义,并建立更加科学化、常态化、长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反贫困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