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二轮复习的文本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2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的文本选择

刘丹

安徽省安庆市 第七中学 246000

内容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应该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笔者认为,高三学生面对较为紧张而复杂的复习迎考的学情,此时,调适心理,培育和谐价值观应该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笔者记录了一点在“和谐价值观”视域下,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方面,对高三英语学科复习课文本进行选择的教学思考及课后实践。

关键词:高三英语教学 立德树人 和谐价值观

和谐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谐应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个人内心的和谐。我国自古就有“和”文化。今天,我们说三大攻坚战的“防治环境污染”,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等,就是“和谐价值观”的体现。

“文化意识”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确定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出在学科教育中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这更让我们英语教育者坚定了在教学中坚持文化比较与判断、调适与沟通、认同与传播、感悟与鉴别的自觉性。

高三学生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心理压力剧增。对于师长来说,帮助他们调节好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成为育人道路上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文本精选,将和谐文化渗透于高三教学,使立德树人在高三英语课堂落地。实践证明,在高三教学中渗透进行心理调适,培育和谐价值观是与实现高考目标是相得益彰的,有助于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合理地调节好自我,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一、人与自我——爱而有德

首先,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强调人在学习和生活中滋生和谐与自由的心灵,和谐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灵美”。这种内在的美需要通过什么手段、什么途径来实现?——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个共性问题。一直以来,应试教育成为教师争分夺秒,学生分秒必争的教学形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很苦恼。一方面,大家秉持着“教书育人”的信条,用自己的专业理论教授信息文化是基本,用个人的言行示范引导行为文化是核心;另一方面,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机制约束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人生的航行中,学校教育给学生们提供的应该是必备的桨板,而不能是停泊的终点。

示例一:If you have a dream, work at it. If it doesn’t turn out as expected, don’t give up! Try again! Nothing in the world can take the place of persistence. Persistence and determination alone are omnipotent. 之所以选择这个示例,是因为persistence是非常重要的人格品质。英语教学任务不应该局限在语言文字本身,而是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立德”是树人之根本,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学习输出的机器,而应是充满正能量、展示自我同时能感化他人的有血有肉的人。注重情感品德教育应该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并且延伸进各个通识学科领域。

二、人与社会——辩而相融

其次,和谐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它强调的是辩证统一,崇尚的是和睦相融。如何让这种辩证取舍的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尝试。在文化领域,“和谐价值观”要求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差异以及认同优秀文化。正所谓“取其精华”,通过文化本体的学习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从而具备传播优秀文化的能力。

示例二:Kong Qiu……To Confucius, the main objective of being an educator was to teach people to be honest and kind. He tried to encourage people to be more polite to each other.谈论中华文化不得不谈及儒家文化,说到儒家文化就不得不说孔子。从这篇英语练习中,学生们看到了我们中国的优秀文化信息,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怀,又提升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示例三:Karen Bierman, Penn State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nd her team studied 350 preschoolers. ……The results show……score higher in both the social and academic areas of school readiness than the other half students.认识事物应该持有辩证的思想,为了人类的长足发展,“去其糟粕”也是必要的。学生们在读完这篇短文之后对执行试验的Karen Bierman及其团队有着与命题人不同的认识。学生们看到了试验的弊端:只接受传统课程教学的孩子,会因为这个试验受到不良影响,该影响可能是持续的。毋庸置疑,在社会中善恶并存,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正确的社会观,做到去芜存菁。很让人欣慰,通过“和谐价值观”的培养,学生们的思想开拓了,辨识能力提升了。

三、人与自然——知而共护

最后,和谐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他强调的是人要遵循自然规律、从而进一步发挥自身的能力。那么,怎么在日常学习中将自然和英语结合起来?这也是我思考的方向。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并没有被学生们正确认识,我们忽略了它是一项技能的本质。其实,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语言只是信息的一种载体。我们在通过语言获得信息的同时,所习得的思维品质也是“和谐价值观”的目标要素。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任何语言形式,学生只有通过体验和实践才能加深理解,只有通过实际运用,特别是在交际中运用,才能内化其规则,真正掌握。

示例四:This article introduces how to make a water filter in the wild. We can know that the water filter is the birch bark cone which has a fairly small hole in the bottom and the bigger the filter is, and the more layers are in it, the better. 完成这篇阅读之后,我带着感兴趣的学生们走出教室,来到校园里一起动手做了净水过滤器。能够肯定是,通过动手去做,他们记住的信息更多。自然是人的自然,只有充分认识自然,才能更好的融入自然。“人定胜天”不是说人要战胜大自然,而是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掌握自然规律,从而规避风险,这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极致表现。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表明的就是大自然的珍贵,而这种珍贵需要我们共同去守护。

叶圣陶先生曾经明确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所以,我觉得在进行文本选择的时候,尤其是高三复习阶段,既要面向即将到来的高考,也要注重“和谐价值观”的培养,寓教于学。这样既学习了学科知识,也可融入情感舒缓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唯有教育者是明白人,才可能引导学生成长为明白人。而要做明白人,教师自身也要不断的充实,要努力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做一个有爱有德、有社会责任、守护自然的“和谐”人。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2]《高中英语有效教学能力提升》

[3]季羡林《论和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