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摘要:根据中医整体理论,从脾胃与肾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临床治法研究三方面论述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与脾胃密切联系,故从脾胃角度论治慢性肾衰竭为一种重要治疗方法。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 从脾胃论治
1脾胃与肾生理病理理论
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及输布精微,通过脾胃升清降浊之功,以濡养五脏,《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脾胃健运,则气血生化充足,人体气血和调,可得健康,其他四脏可生机蓬勃,病有望渐复。
2从脾胃论治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
传统中医学无慢性肾衰竭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水肿”、“虚劳”、“癃闭”、“关格”等范畴。病因病机与脾胃功能失调相关。《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景岳全书·虚损》云“凡虚损之由……,无非酒色劳倦,七情饮食所致。” 李东垣《脾胃论》云“病从脾胃所生”。
现代医家大多认为慢性肾衰竭与“脾胃”密切相关。李琦教授[1]认为慢性肾衰竭肾病日久,损伤脾胃,脾胃亏损,运化、升清降浊无常,致气血亏虚及浊邪内蕴,临床症状可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双下肢水肿,且上述症状贯穿于病程整个阶段。杜雨茂教授[2]从脾胃病机入手治疗慢性肾衰竭,强调慢性肾衰病人必须注意顾护中州。问病人饮食及大便了解病人中焦脾胃情况,以便用药顾及脾胃。孙升云教授[3]认为本虚标实是慢性肾衰基本病机,本虚以脾肾气虚、阳虚为主。病程日久出现脾肾气虚,且脏腑失于濡养和温煦,而又出现脾肾阳虚之证,脾肾亏虚,失于泌别清浊,人体内毒性物质停留体内,使湿浊不泄,致停滞日久出现人体自身中毒。脾虚无以化生气血,血失所养则出现贫血。张春艳教授[4]认为脾肾两虚是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机,重视后天之脾胃的不足,临床用药时刻顾护脾胃;脾主要参与人体津液的代谢和输布,故在治疗肾衰病人时,重视运用益气升阳之法,使脾胃恢复运化功能,更好地祛除疾病。汪伟等[5]从脾胃气机升降理论阐述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日久化生湿浊、浊毒、瘀血等病理产物,出现恶心、纳呆、脘腹饱胀等症状,故调理脾胃,使气机升降得已恢复,最终阻断慢性肾衰的进展。
3.临床方药研究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6]认为慢性肾衰竭的病机关键在于脾肾虚损,针对此核心病机,提出调脾六法。六法包括健脾益胃法,方药六君子汤加减;升阳益气法,方药升阳益胃汤化裁;益气养阴法,方药清心莲子饮加减; 健脾消满法,方药中满分消丸加减;益胃养阴法,方药甘露饮化裁;化浊泄热法,自创苏黄泻浊饮加减。马进教授[7]治疗慢性肾衰竭重视调理脾胃功能,通过辨证将其分为三类证型,即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虚证包括脾胃虚弱、虚寒、脾肾气阴两虚及阳虚,分别运用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味、附子理中汤加减、参芪地黄汤合大补元煎加减及金匮肾气丸或真武汤加减治疗;实证包括中焦湿热、湿浊中阻、水湿内停证型,分别运用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藿香正气散加减、茯苓导水汤加减治疗;虚实夹杂包括脾肾气虚水停、脾肾阳虚水停证,分别运用方药保元汤合五苓散加减及实脾饮加减治疗。余天智教授[8]分三时期从脾论治慢性肾衰竭,早期以健脾补肾、益气和胃法为主,予香砂六君子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中期以健脾益气、泄湿化浊法为主,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晚期以温阳健脾、通腑泄浊法为主。强调从调理脾胃来预防慢性肾衰竭或者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进程,在疾病各期稳定阶段,可辨证给予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丸等药物治疗。王邦才[9]论治慢性肾衰竭推崇脾为肾使。认为慢性肾衰的治疗应以调理脾胃为先,因脾之纳运如常,充养正气,正气充沛,可使邪自消退;脾胃康健,全身气机升降有序、水液通调,可使湿浊去,瘀血化,沉疴起,痼疾愈,中药首推黄芪,认为其乃补脾气之最。李顺民教授[10]治疗慢性肾衰竭重视补益脾气,脾气旺盛,气血生化有源,纳运升降复原。提出治脾八法。包括健脾摄血法,予归脾汤加减;健脾固精法,予金锁固精丸加减;健脾固表法,予玉屏风散加味;健脾升阳法,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健脾降浊法,予陈夏六君子汤加减;健脾利水法,予防己黄芪汤合五皮饮加减;健脾益肾法,予自拟健脾益肾方;健脾理气法,予逍遥散加减。阎晓萍教授[11]重视补脾气、调和脾气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强调“治肾先治脾”,运脾以散精摄精,补脾以升清降浊。常用调补脾胃之白术、茯苓、鸡内金、黄芪、陈皮等。闫教授根据疾病临床特点,将慢性肾脏病分为早、中、晚三期诊治。早期以“截”为主,给予 散外邪、化痰毒、消糖毒、消脂毒等法则以祛邪固正,同时配合调补脾肾以祛邪固正,配合调补脾肾安内达攘外作用,中期重在“养”,补脾致化生精血、升清降浊,补肾致固精生血、化湿降浊。后期重在“调”,调养脾肾、运转枢机。阮诗玮教授
[12]认为慢性肾衰竭治病因素主要包括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不当、感受邪气,脾肾两虚贯穿疾病始终。根据其发病机制,提出以“后天”带“先天”,通过补脾培土健中,补益和升举机体自身阳气,使阳气内生,临床上运用升阳益胃汤化裁治疗此病。
4.讨论
慢性肾衰竭病程漫长,病情迁延,是临床疑难性、难治性疾病,现代治疗虽取得一定疗效,但许多治法目前仍在探索研究中。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复杂,脾胃与肾生理病理相互联系、相关影响,笔者认为脾胃与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密切相关,从脾胃论治慢性肾衰竭能够延缓疾病进展,为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一种重要治法之一,调理脾胃法在临床上发挥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细化研究。
参考文献
[1]罗丽,李琦.李琦教授从脾论治慢性肾衰竭经验介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39(8):1-3.
[2]董正华,韩志毅,杜雨茂.杜雨茂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用药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6):1758-1759.
[3]金鑫,何玲,聂玲辉.孙升云教授治疗慢性肾病的经验[J].中医学报,2012,27(10):1281-1282.
[4]王延召,刘洁,潘玉,等.浅谈张春艳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12):1090-1091.
[5]汪伟,丁晶,段雷.从脾胃气机升降理论论治慢性肾衰[J].吉林中医药,2013,33(9):894-897.
[6]邹燕翔,张琪.张琪教授调脾补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8):2786-2789.
[7]崔小青,马进.马进教授从脾胃论治慢性肾功衰竭经验述[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1): 6-7.
[8]余天智.从脾论治慢性肾衰竭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6): 23.
[9]林晓蒙,王邦才.王邦才从脾胃论治慢性肾衰竭经验浅析[J]. 浙江中医杂志,2016,51(5):328-329.
[10]李雨彦,林韦翰,李顺民.李顺民“健脾益肾二补五通”法治疗慢性肾衰经验总结[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11):1519-1521.
[11]程红卫,胡筱娟.阎晓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总结[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20(6):542-543.
[12]杨娜.阮诗玮教授应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J].福建中医药,2015,46(1):23-24.
基金项目:第一批黑龙江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黑中科教便函〔2019〕4号)
通讯作者:金春花(1978-),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第一批黑龙江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泌尿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