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群众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延安市群众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车延龙

延安大学体育学院 716000

摘要:文章对延安市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包括参与体育运动的居民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项目和场地的选择、运动强度和频率等,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延安市;群众体育;现状;发展对策;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近年来,随着中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群众体育工作成为各级乃至全国主抓的工作之一。对延安市群众体育参与的现状、群众体育的管理现状及群众体育开展的影响因素的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和结论,针对延安市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保障机制、思想认识、组织管理、发展模式等方面,提出推动延安市群众体育发展的对策,形成一个国家统领、政府主导、社会运行、大众参与的既有国家顶层设计又有各地因地制宜的立体式群众体育发展蓝图,特将调研情况和资政建议呈送贵单位,希望对延安市群众体育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基本情况

群众体育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闲暇时间开展的,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健康水平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形式。随着体育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群众体育得到了充分发展,人们对体育锻炼的了解不断深入,体育人口大幅度增加《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从2007年的28.2%提升到33.9%,增加了5.7个百分点; 20岁及以上的人群从2007年8.3% 提升到14.7%,增加6.4个百分点。调研过程中随机对市体育局、各区县教体局主管群众体育的管理者、社区管理者、社区居民进行了访谈,通过以上调研方式发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举措。

2、群众体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体育锻炼人群结构发展不均衡

经过多年的发展,体育人口数量快速增多,但体育锻炼人口结构发展仍然不够合理。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发现,青少年与老年人健身群体是延安市体育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在中间位置的中、青年健身人数相对较少,农村体育也成为群众体育发展的薄弱环节。群众体育锻炼人口年龄结构分布不均,例如由于学校体育的发展,青少年体育锻炼量增加,体质增强。此外老年人在时间充足的环境下,为了满足自身健身和交友需求,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但青壮年和中年人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其体育锻炼量明显低于青少年和老年人,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重点人群。因此为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应平衡健身人群结构,加强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播,推动处在中间位置的有钱无闲的青、中年人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进身体健康。

2.2农村体育发展缓慢

农村体育是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9.68% ,农村人口占比50.32% ,与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数据显示当前城镇化进程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但农村人口仍然是我国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1]。因此农村体育发展好,就意味着群众体育发展程度高。然而,现实情况是目前我国农村体育进程缓慢,农村健身人口少,极大地影响了群众体育的发展。

2.3健身意识相对薄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居民闲暇时间增多,制约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再是钱的问题,而是消费意愿和运动技能的问题。当前群众锻炼的意愿已成为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低头族”、“网瘾少年”等问题越来越多,出现了人们更愿意把大量的闲暇时间消耗在电子游戏、手机聊天上,而不是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众健身意识薄弱,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不足。因此,为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必须要正确引导群众的体育意识,宣传体育锻炼的优点,以促进体育人口的增加。

2.4公共体育场地人均面积少

经过数年的发展,政府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为建设健身场地和改善群众健身活动条件做了大量工作,增加了公共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的数量。但是体育器材、场地及资金短缺的问题,仍然是阻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延安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71平米,虽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要求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少且体育场地设施类别不全、趋同化现象严重。

2.5群众体育组织化程度不高

当前,延安市社区群众体育活动点大多数是锻炼者自发形成的。由于是自发性组成的,此类活动点和体育行政部门、体育协会、工会以及街道、居委会等部门在业务指导和组织管理上不存在直接的隶属关系,基本上是由锻炼者自主管理,剩余部分活动点的管理又分散于其他几个部门中。此种管理状况极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尤其是活动点的自主管理,由于缺少和上级体育部门的联系,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指导,一旦科学健身技术、知识的指导跟不上活动者对体育的需求。由于大部分群众体育活动点是由锻炼者自发形成、自主管理,在体育活动的技术知识指导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也给居民对参加体育活动形式的选择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前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除了参加单位组织的活动的比例稍高一点外,参加社区和辅导站、俱乐部活动的七目列都比较低。可以看出,在当前延安市社区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一是管理还不规范,二是群众体育社团发展还不够健全,成为体育辅导站、俱乐部成员而参加锻炼的人还不多。

2.6体育协会在群众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不大

延安市社区也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发展状况良好的体育协会。调查表明,这些协会拥有一个其他协会所不具有的便利条件:协会的负责人是由当地政府机构中在职或离职的领导干部担任。如老年门球协会、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武术协会和象棋协会等。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中,仅有18.2%的人员参加体育俱乐部或其他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居民是社会最主要的人口构成,在所调查的对象中,参加体育活动的居民不到五分之一的人参加了体育俱乐部或其他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在对群众体育活动点的调查中发现,各类体育协会对活动点的形成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对其进行管理和技术的指导也是微乎其微。但是在居民和活动点的体育活动开展中却急需技术指导。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低,说明近几年来体育协会工作开展的没有起色,远离了居民社会实际生活。随着乡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居民对体育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各类体育协会在21世纪初面临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加快机制改革和自身发展的挑战,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3、建议

3.1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职能,提高领导认识。

我们应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群众体育发展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以正确的政绩观更新发展观念,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群众体育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以人为本,把广大社区居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体育需求。体育部门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为发展、为造福人民而创造政绩;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认真研究制定城乡统筹兼顾的体育发展政策和规划,合理调整与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规章建设。

3.2政府应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为群众体育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强起来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大力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体育强国建设并不是只依靠一个体育部门,而是需要卫生、教育等多部门联合建设。因此在政策的制定方面,应多部门合力,在实施上,政府应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亦需要多部门齐力推进,为群众体育发展保驾护航,以推动群众体育发展。

3.3进一步加大投入,建设公共健身场地。

《国际体育与运动宪章》强调“体育与运动实践是所有人的基本权利,每个人享有对其个性全面发展必须参与运动的权利”[2]。因此,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建设公共健身场地。体育场地的建设不仅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更需要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以建设体育场地。在体育场地建设过程中,应合理安排用地需求,有计划地加快推进体育设施建设。为满足群众健身的需求,应进一步普及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积极扶持武术、太极拳等民族民间传统健身项目,大力推广健身广场舞等休闲体育项目。因此,政府应重点建设一批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足球场、游泳池等全民健身设施以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

3.4加大体育宣传,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群众体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为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应大力宣传体育运动项目、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推动体育政策的实施。为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应积极培育传统品牌赛事,进一步提升武术表演、健身秧歌等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活动水平,激活体育竞赛表演的市场,以吸引群众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进行体育消费,养成体育健身习惯,增加体育产业在第三产业的比重。

3.5利用学校体育资源,发挥学校体育的辐射作用

重视和加快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校内体育活动与校外社区居民体育活动开展的联系。在机构改革中还未并入其他部门的市级体育管理部门,应与当地教育部门相结合,两家共同出资,为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便利条件,加强群众体育人才的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其提供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重视发展行政领导和体育活动参与者的体育骨干力量,形成一个“以个人带群体”、“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和发展,以影响和带动学校周边社区居民对体育的参与和支持,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区域性体育发展的社会网络。


[1]群众体育对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J]. 李跃.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08)

[2]健康中国背景下重庆市群众体育发展路径研究[J]. 曾晓斌,吴生亮.  当代体育科技. 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