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悟 凸显主体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以读促悟凸显主体意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设计

翁金苍

363601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靖城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升。所以在实际教育当中,教师应当在学生的年龄基础上,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化语文以读促悟阅读教学内容,高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促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以读促悟课堂上要确立主导意识,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阅读课堂的引导,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开展以读促悟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都是指导和纠正学生学习理解的过程,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的最基本的依据。

一、结合信息技术,打造高效阅读课堂

身为老师需要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以读促悟课堂的知识导入,这种语文以读促悟课堂多媒体技术导入的方法,可以让他们通过形象直观地展示,意识到其实语文学科没有想象中的难学和严肃,消除了负面的心理,才能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当中,投入到语文以读促悟课堂中去,不断强化自身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在小学语文以读促悟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多元化的以读促悟课堂导入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导入的课程自主学习,互相探讨,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多媒体平台设计ppt教案,利用信息技术帮助以读促悟课堂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帮助学生阅读感悟文章的意境和主旨。例如在学习《索溪峪的“野”》这节课的时候。由于小学生条件有限,外出旅游机会较少。在对这一节课讲解时,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的展示,播放索溪峪的美景,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对索溪峪的美景进行欣赏,结合课文的描写,使小学生对索溪峪的“野”进行直观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读”去感悟文章,再把所思所感“写”下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开阔教学视野,对教学资源进行丰富,有助于强化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提升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创造审美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小学生对于情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从文章、古诗词当中去提炼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他们能很好体会作者所描写的事物是好是坏,所表达的精神是否值得弘扬等等,具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所以,教师在选择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促进学生理解文章时,要以学生的基础情况来进行选择,创造审美鉴赏情景,打造高效教学以读促悟课堂,在高效以读促悟课堂中不断渗透核心素养,强化学生学习理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文章教学中,文章当中描写到了小河畔、杨梅、杨树林、小烟囱,这四样意象都能很好地代表故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具的方式,将故乡杨树林以及故乡人间烟火的照片或者相关的事物,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从教科书当中通过阅读过渡到实际事物当中,让学生通过看见真实的事物写下作者当时写这一篇文章时的思想情怀。通过营造思乡的氛围,让学生能在充满思乡氛围下进行思想情感的互动,高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又例如,进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时,作者在描写“土地”“河流”“风”“小兴安岭”的时候都运用不同力度的修饰,教师在开展以读促悟阅读教学之前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情朗读,注重每一个修饰词所修饰的力度,投入情感去感受这一篇散文的魅力。经过深情朗读后,学生能够很好地感受到作者在描写这一篇散文时的情感,为接下来深入理解为什么作者要进行这样的描写,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目的等内容打下基础。通过对作者写作主题的不断揣摩探究,可以不断激发自身的学习探索性以及自主能动性,培养语文阅读能力。

三、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语文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语文以读促悟课堂所教导的并不单单是语言知识,而是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但传统文化缺乏趣味性的,这使得学生无法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教师在实际的教育当中,要注重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与阅读课堂的结合,积极鼓励学生阅读学习中华优秀文化,打造高效的语文教学以读促悟课堂,培养学生阅读欣赏以及理解感悟能力。

譬如,语文教科书的拓展内容中会描写到的二十四节气,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于二十四节气的了解不多,接触的机会也不多,但二十四节气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是中国古代农民进行耕作的时令术语。又譬如,“高邻”“避讳”“亚元”“解元”等的系列古代名词,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接触到,所以在开展相对应的以读促悟阅读教学时,教师更加注重课外阅读拓展教学,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来进行讲解,赋予这一类知识活动,加深学生对于这一类知识的理解以及印象,积极去学习,了解到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另外,小学生处于需要他人肯定自身存在价值阶段,老师和父母的肯定与赞扬会对他们学生和生活产生极大的动力,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需求,积极鼓励学生活跃参与课堂回答,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四、完善精细化教学,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针对以读促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教师设置了更精细化的语文学习课堂,激励形式比较多样,每学期讲故事比赛、征文活动、课本剧表演、演讲等不同的形式都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教师还以读书交友,通过互相借阅书籍,交流课堂阅读技巧等,加深不同年龄同学之间的友谊。另外,传统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灌输式教学模式应用,教师讲,学生听,导致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制约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运用以读促悟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氛围进行活跃,能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小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知识学习当中,实现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制作,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我国近年来的铁路发展情况,使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成就。之后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引导:亲爱的同学们,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你们知道吗,在几十年前,我国的铁路建设还很落后,铁路建设人才缺乏。通过利用视频引导,引起学生的文章阅读好奇心,之后代入《詹天佑》这一节课的内容教学,让学生通过文章的阅读,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完成课后写作,归纳出文章的主旨大意,概括詹天佑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课文表达的主旨进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由于小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在含义有一定的理解困难,故而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去思考文章的内涵。文章的主旨大意需要总结,直观的思维停留在浅层的理解方面,故而学生需要不断改变自我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感悟文章的情感,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结束语:如今,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打造语文高效阅读教学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保障小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可以获得更大的收获,可以在阅读课堂中积极发言,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生语文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强化学生整体素质,使其教学活动能够高度满足现代新课程标准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徐梅.基于通读链接的小学语文群文教学实践探索[J].新教育,2022(05):119-120.

[2]吴嘉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优化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5):58.

[3]姜静.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创新——如何实现语文课程的阅读目标[C]/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一).,2019:125-127.

[4]金丽敏.以读促悟 凸显主体意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设计[J].教师,2018(16):42-43.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靖城中心小学 翁金苍 1516053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