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引导幼儿整理活动材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2

如何有效引导幼儿整理活动材料

赵小彦

天等县直属机关保育院

【内容摘要】幼儿是培养良好 习惯的关键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习惯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现在,区角活动已经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每到区角活动时间里,孩子们都会兴致勃勃的走进最喜欢的一个区角中,他们在各个区域中通过自主的选择、自主的探索及操作摆弄,都能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可是,区角活动结束时,地上的碎纸片、瓶子里的串珠、到处乱放的玩具,看到这些乱七八糟的物品,真是又烦又气又无奈,只好自己闷头整理,有时也会有几个特董事的孩子帮助一起整理收拾,可是日复一日这些孩子也会厌倦,不来帮助我们了。

【关键词】 引导 整理 自觉 习惯

幼儿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习惯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 

现在,区角活动已经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每到区角活动时间里,孩子们都会兴致勃勃的走进最喜欢的一个区角中,他们在各个区域中通过自主的选择、自主的探索及操作摆弄,都能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但是,孩子们在区角中玩得热火朝天的同时,我们也时常听到老师们在议论这样的话题,孩子们在我们准备的各种各样的材料中,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创造制作及玩耍,可是,区角活动结束时,地上的碎纸片、瓶子里的串珠、到处乱放的玩具,看到这些乱七八糟的物品,真是又烦又气又无奈,只好自己闷头整理,有时也会有几个特董事的孩子帮助一起整理收拾,可是日复一日这些孩子也会厌倦,不来帮助我们了。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使我们的活动区角环境保持清洁,同时也能使教师减轻负担,不用将精力和时间浪费在整理上。通过十几年来的教育实践,那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整理能力,谈谈自己几点肤浅看法。

一、引导幼儿参与制定区角规则,通过自我约束形成自觉整理的意识。

区域活动中的规则,是教师和孩子共同完成的,所以教师和孩子一定要牢记于心,让幼儿参与制定区角规则过程,这样不仅是让幼儿自觉自愿地遵守规还会起到互相监督、互相提醒的作用。如:有一天,孩子们在区角结束的美工区活动后,由于操作的材料较多,王亮小朋友急于到面外玩,一时忘记了规则,为了图快随手往盒子里一扔蜡纸,掉到地上的也不管。就在这时,张玉立小朋友看见了说:“王亮你的材料还没收拾好,不能出去”。王亮小朋友刚要反驳,忽然间好像记起了什么东西?赶紧蹲下捡起了地上的蜡纸,捡起后笑嘻嘻的冲出了活动室。通过这个实例,大家不难看出,小朋友要想来区角中玩就一定要记住区角的规则,只有这样整个活动才会变的秩序井然。通过幼儿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持之以恒,良好的整理习惯就逐步形成。

二、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整理的活动中,幼儿在老师带动下形成主动整理的行为。

现在在活动中,虽然没有乱扔玩具的现象了,但活动结束时,多数孩子总是在老师的提醒下才收拾玩具,还有相当一部分幼儿不愿意去收拾,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这个时候,我不应该只做旁观者,而要做以为参与者,我要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和他们一起玩,并在玩的过程中,不时的提醒他们,不能将玩具掉在地上,如果掉了要及时捡起来,在活动结束时,我也要和孩子们一起收拾,并将玩具分类放入不同的筐内。几次下来,在我的带动下,孩子们已经能够主动收拾玩具了,虽然还有个别幼儿需要提醒和督促,但我相信,这种现象会改变的。其实,无论什么活动只要老师积极参与,融入到孩子们中间,孩子们就会更加积极的配合你。

三、通过民主推选或自愿担当管理者,促进幼儿形成自觉整理的行为。

俗话说的好:“要想有一支好的队伍,就要有一个好的领导人,”如果没有好的领导者,什么活动都有可能变成一盘散沙。因此,在孩子们进入区域时,让孩子们自由进行推荐或自愿报名的方式担当各区角中的小组长,小组长可以督察或者利用权利支配其他小朋友。如;有些区域因人数较多,玩具、积木掉地上的现象;有的幼儿在活动中无辜中途退出把材料一扔就走-------诸如此情况,这时,小组长就有权利让他们打扫整理好,否则不能让他们玩其它的材料或者离开。再如,中班小朋友在美工区中手工制作时,难免会有些小纸片飘落在地,在活动制作结束时,小组长的一声命令下,所有的组员一起收拾,以会儿功夫,就把地面打扫的干干净净了,盒子里的材料也摆的整整齐齐。可见,通过小组长的认真管理,及其他孩子们的配合,在整个区域活动结束,地上的纸片不见了,剪刀也不用到处找了等。就这样,多次通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互换,幼儿们就懂得区角活动一结束,就主动收拾玩具物品,并有序的放好。

四、教师重身教,勤言教,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作为教师应时刻记住“身教重于言教”。 如:老师在装扮活动室时,用了美工区的剪刀和卡纸,用完后老师立即就把剪刀和剩下的卡纸放回了原处,并且把掉在地上碎纸片的扔进了纸篓里。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在教师的良好行为潜移默化下来感染我们的孩子,让孩子养成主动收拾整理玩具的习惯,教师就要做到,东西不能乱放,用过的教材教具要放回原处,见到地上有玩具也要主动捡起来,要保持教室的整洁干净。什么物品放在什么地方,要给孩子形成概念,时间久了,孩子就知道把物品放回原处了,如果一件物品今天放这儿,明天又放那儿,即使孩子能够主动收拾,因为不知道放哪儿也会放弃收拾了。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习惯养成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努力给孩子创造这样的环境,才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通过区角活动的及时评价,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

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已经有了与同伴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所以说,利用评比活动来促进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在幼儿进入区角之前,定出区角活动的标准。如在纸工活动开始时,我会对幼儿说:“今天我们要看哪一组幼儿的桌面、地面最干净!”活动区开始时,我会说:“看今天哪个区域的小朋友活最安静、最会动脑筋!”使小组成为一个评价对象或评价的标准,可以避免幼儿争夺个人荣誉。

六、充分发挥家园的有效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

家庭和幼儿园同步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整理习惯不可缺少的条件。让幼儿学会整理并乐意整理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老师、家长的共同督促、帮助。在平时,我利用班级Q群及时了解了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也让家长明确了孩子学会整理的意义,通过家长会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管理中来,家长通过观摩幼儿的半日开放活动,与老师交流孩子的活动情况、习惯养成情况,渐渐感受到孩子在家的转变,主动要求自己去收拾玩具、自己去穿衣服、自己去拿碗拿筷等。看到孩子的表现,家长能主动要求配合,并和老师共同商讨在家中学会整理的一系列方法,真正认识到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样重要的,更要加强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师还利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并要求家长配合,积极支持,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形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及多种整理能力。

总之,一系列的活动及措施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幼儿逐渐接受并慢慢强化,整理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现在区角仍然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场所,他们在丰富有序的活动中玩出了花样,玩出了水平,提高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