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 23083019640704****
摘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符合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养老习惯。大力推动发展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是顺应老年人需求、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中国庞大养老服务需求的客观选择。推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关键词:物业服务;养老;模式
1物业服务融合养老服务的独特优势
物业服务企业作为社区的主要服务者,与社区内部的广大业主保持着相对熟悉、密切的关系。因此,“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的独特核心价值在于物业服务企业与居民的距离最近,在服务老年人方面具有社区服务主导、老年人信任粘性、需求精准归集、服务终端便利及持续稳定经营等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对于推进物业服务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譬如,物业服务人员深入社区,最容易接触到社区老年人,最能直接和准确掌握社区老年人需求,便于为老年人提供定制化、人性化的服务。另外,社区是物流传递链的最后一站,物业服务企业全天不离社区,能解决老年人紧急求助的问题,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服务。
2“物业服务+养老”的具体服务内容
2.1医疗服务
医疗资源的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提升。很多老人患有慢性疾病,部分有过重病史或中风史,有康复指导的需求。同时,对于体检报告希望获得专业解释,以便排查问题。但受传统养老理念的影响,老人对于上门护理的需求较少。因此应紧跟政策步伐,积极发展十四五规划强调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探索构建特色医养结合模式。结合绿城服务畅通多种服务需求衔接渠道,提供连续性服务,可以满足老人多层次医疗护理需求。
2.2配餐服务
当前,超过一半的老年人认为解决“吃饭难”是养老首要问题,呼吁能够为养老提供安全、健康、方便的餐饮服务,实现全覆盖,使养老、民生和饮食健康协调发展。椿龄调查也显示,近半数老人希望得到配餐服务,希望有社区老年食堂。依据社工调查的长者饮食偏好与物业颐养管家反馈的健康信息,配合季节市场编排每周菜单,不断调整口味,更换品种,满足老人不同层次和不同时间的就餐要求。拓展社区外长者市场,开展配餐服务,促进资源充分利用。另外,还更加关注老人个体,加强差异化服务,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状况老人进行定制化餐食,例如糖尿病、高血脂等老人的个性化套餐。同时,还将对送餐和物业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定期回收配餐服务的评价反馈。
2.3照料服务
受早年生育政策和城市化发展的影响,老人的子女大多工作繁忙,或与老人分住两地,这造成一些老人缺乏亲人的及时照料。且超80%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甚至有中风、骨折史的老人。针对老人的养老理念和生活适应程度,开展居家照护、金牌护理员推荐等服务。例如,家政服务、日间护理、初级饮食护理、慢病基础护理、康复基础护理等。对于健康状况较差且不愿离家的老人,社工开展心理辅导。与老人建立信任机制,逐渐增加客户粘性,兼顾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服务,弥补了其不足,使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居家及日间照料服务。
2.4日常服务
社会力量的参与是激发养老服务活力、提升企业知名度的有效“加速器”。因此,应积极引导多元主体、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建立专业化服务团队和志愿者队伍,主要为老人提供以下服务:首先是健康监测,积极建立社区健康数据库,定期更新,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高效、协调、有序的基础和有力保证。其次,助老服务。在新生活主义体系下,围绕“老少康到”开展服务,期间配合协调园区内各类资源、链接医护支持及人员管理开展助老服务。再次,是社区活动。年初至今,每周二、四在诚园大厅为业主提供咨询、体检报告解读、血压测量等健康服务,同时为部分有需要的长者提供入户健康检查及药箱整理等服务。最后,社区服务。社会支持是事物发展的深厚根基和源动力。因此,通过公益创投项目增进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
3物业服务融合养老服务的发展策略
3.1提供“菜单式”养老服务供给,精准把握老人各项需求
物业服务企业可联合社区共同启动“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工作,利用物业服务企业自身具备的“距离近”“人员亲”“硬件足”等优势,将24小时物业服务运用到养老服务中,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精准对接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等需求与供给,为老年人提供“菜单式”便捷养老服务。同时,物业服务企业还可以设置养老顾问岗,宣传解读养老政策,链接为老服务资源,提高服务精准性;组织便民活动,如磨剪刀、修鞋、理发、义诊、小家电维修等;成立“社区养老会所”,推出“会员制”服务模式,以方便老年人。在日间照料中心原有设施基础上,物业服务企业还可以为老人精心配置高科技设施,如在助浴点安装挂墙式升降沐浴椅、挂墙式升降扶手、沐浴座椅、简易洗澡车等专业设备等。老人只要每月付一定金额的“会费”,就可以每周一到周五在会所下棋、跳舞、阅读、做手工,还能每月享受一次免费理疗、免费扦脚、免费助浴。
3.2加快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
物业服务企业要开展社区居家养老业务,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养老服务人才的短缺。作为物业服务企业,要快速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尤其是要加大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快速培养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结构的专业化养老人员,建立完善的养老人力资源体系。
3.3以社区嵌入式养老配套构建完善的硬件支持体系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载体和基础。立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基本需求,物业服务企业应与地产商充分沟通,根据社区养老的要求设立相应的前期物业管理组织以及介入标准,或通过引入资源和借助城市更新政策,在社区原有的公共设施上进行适当改造或扩建,如建养老驿站、养老中心、老年餐厅、老年大学等,在社区内嵌入相应的养老功能性设施,让老年人能够在熟悉的社区环境和亲情陪伴下安享晚年。
3.4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养老”,搭建平台化养老体系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科技手段将更好地推动养老业务发展。物业服务企业应充分运用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通过发展“互联网+养老”“物联网+养老”体系,实现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大对接,通过线上线下的双轨道运行,为老年人提供便捷、温暖的多元化、专业化服务。如通过线上预约渠道,物业服务企业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保洁、送药等生活服务。
3.5创新智慧养老服务产品供给
物业服务企业还要积极参与研发推广智能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养老服务产品,推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新兴技术在居家社区养老智能产品中的应用。可通过联系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养融合信息化综合平台,预约医生上门为其服务。为应对老人突发疾病需要进行急救的特殊情况,还探索性投放了医养融合的可穿戴设备,譬如,投入试用一款单按钮、易操作的简易型紧急呼叫仪,居家老人需急救时,可通过该设备一键联系医养平台,第一时间提出急救帮助。医养平台将即刻显示呼叫居民的基本信息,清晰定位老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启动相关医疗急救措施。
结束语
“物业服务+养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建设发展以及被社会接受的过程,也是其逐步本土化的过程,充分反映了百余年来党和政府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追寻社会和谐有序、长者安享晚年的理想和追求。面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作为物业服务企业,我们不仅要有积极的态度,更要用心、用情、用力,积极探索完善“物业服务+养老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落实好老年人优待政策,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参考文献
[1]雷朝伟. 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21.
[2]丁兰. 物业企业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困境与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21.DOI:10.27103/d.cnki.ghebu.2021.000699.
[3]李志建.“物业+居家社区养老”的探索与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21(1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