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周峰 图尔洪 ·卡地尔

身份证号: 37233019660915****

身份证号:6531251991072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一方面直接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使得经济建设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愈发尖锐,直接导致高层建筑成为当下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要提升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则离不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只有保障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整体质量,才能为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把控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以期从本质上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已经十分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有着便捷的操作过程,随着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其应用会得到进一步推广,尤其是建筑基础设施中,更能够发挥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优势。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大体积混凝土自身有着较高的体积和重量,有着相对较高的施工难度,有着较大的厚度,只有确保施工工艺流程科学合理,稳定连续地完成浇筑工作,并且合理使用添加剂、合理配置原材料,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在完成浇筑作业后,自然环境、自身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不同类型的问题,比如内部聚集大量水化热,无法及时释放出来,导致在固化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升高过快,产生严重的水分流失问题,引发干缩裂缝,威胁大体积混凝土整体结构质量。又如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导致内外体积变化不同,发生温度裂缝。施工技术人员只有科学地制定处理方案,加强日常管理维护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才能尽量避免发生建筑物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主要成因

2.1混凝土硬化问题及成因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混凝土硬化问题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例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相对集中,会直接引发大体积混凝土膨胀现象的发生,同时在内部拉伸力不足与外界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混凝土结构会出现裂缝现象。一旦裂缝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发现与科学处理,则会加大钢筋锈蚀现象的发生概率,降低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2.2水化热问题和风化问题及成因

水化热问题:水化热问题主要是受混凝土材料用量的影响而引发的水化热开裂现象。当混凝土所选材料设计配比不合理时,水泥遇水后会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释放热量,产生应力,引发混凝土膨胀,使得混凝土结构开裂。风化开裂问题:在风化问题的影响下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的相应的改变。如果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较大,在水化热现象以及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则会出现开裂问题。

2.3其他结构问题及成因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不仅仅存在上述两种问题,还存在其他结构性的问题。例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框架剪力墙出现蜂窝麻面的概率较高,而一旦剪力墙结构的竖向受力结构出现胀模则会使得混凝土浇筑尺寸出现偏差,从而直接增加后期施工的操作难度。此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框架发生问题的概率也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使得混凝土垂直浇筑体出现向下集中的现象,粗细骨料无法充分融合,引发混凝土水胶上浮现象,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各类病害问题的出现。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

3.1混凝土浇筑工艺

浇筑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阶段,浇筑前应合理地划分作业区域,制定浇筑施工方案,配置运输、泵送、振捣等机械设备,以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以城投广场B区二期地下室工程为例,地下室筏板最厚1700mm,浇筑过程采用一次性斜面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方案,如图所示分三层进行,并在底板钢筋马凳腿做好明显分层厚度标注,浇筑过程沿着纵向从低处向前连续推进,逐层均匀上升。

3.2混凝土振捣工艺

混凝土振捣工序也是质量控制的要点,应确保振捣充分。若振捣不充分会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密实度,也容易产生塑性裂缝,反之振捣时间太长,可能会造成混凝土离析,影响其均匀性。振捣应分层进行,做到均匀缓慢连续性,并合理地布置振捣点,上层振捣时应保持振捣器插入下层50mm~100mm,以确保层间相接密实。振捣应遵循“快插慢拔、先低后高、均匀一致”的原则,保证混凝土密实性,同时还能够避免出现“松顶”现象。振捣时间应适宜(一般20s~30s范围内),以混凝土上层不沉降、无气泡、泛浆为标准。振捣过程还应避开钢筋、模板、预埋件位置,尽量减少碰撞,造成损坏或偏移。针对变截面的部位,可在混凝土达到初凝前再次振捣,以保证其密实性。

3.3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后,会在结构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水泥浆,随后应采用“两次振捣、两次抹面、三压三平”方式进行处理,振捣时间间隔15s~25s为宜。混凝土浇筑到标高位置后,先用平板振动机振捣密实,然后用长刮尺刮平,随后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铁滚碾压、滚平2遍,再用铁板平整1遍,在混凝土终凝前,还需要用木蟹打磨压实1遍,最后搓平1遍。

3.4混凝土的泌水处理

泵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形成上涌的泌水和浮浆,并顺着表面流至坑底,因此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应在侧模底部预留排水孔,便于排出泌水,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绵吸除处理。此外,混凝土表面的泌水会随着混凝土持续向前推进,当混凝土大坡面接近顶端时,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即从顶部往回浇筑,与原斜坡相交成一集水坑,这样集水坑逐步在中间缩小成水潭,用软轴泵及时抽排出泌水。

3.5养护工艺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艺的实施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为确保混凝土强度,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后,应及时进入(一般2h内)保温保湿养护工作。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作应安排专门养护人员,并与温差监测控制相结合,根据温度监测数据变化,适时地采取覆盖薄膜或麻袋保温措施,并确保养护时间不超过14d。在养护期间根据温控系统测得混凝土内外温差和降温速率,对养护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

4温度管理

4.1温度检测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置电子测温仪,测温点应合理布置,设点位置应与测温设计图一致,沿高度分别埋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平面内应布置在边缘和中间,测温管绑扎应牢固可靠,并做好现场标记。电子测温仪为主要温度检测器材,能够保障温度监控测量的实时性,提升温度数据的真实性和灵敏度。温度检测应连续进行,当出现异常情形时,必须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将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4.2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是一项重要指标,施工过程应重点监测内外温差、降温速度以及环境温度数据变化分析,严格控制指标不超过允许范围。发现温测指标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1)夏季施工环境温度较高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段浇筑,若是条件不允许无法避免时,应采取适当降温措施,例如:在混凝土搅拌阶段,通过降低原材料温度或者掺加冰块降低混合料的温度。(2)冬季施工时,可采取覆盖保温材料、喷洒热水等方式,提升混凝土表面温度,通水降低内部温度,减少内外温差和降温速度,以此避免出现温差裂缝。(3)内部温度较高时,可通过预埋的冷水管,通冷水降低内部温度,以确保温差指标正常。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施工人员要重视并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施工项目的综合调查分析,另一方面要根据工程项目的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措施,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保障建筑企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欣君.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21,7(13):159-160.DOI:10.19301/j.cnki.zncs.2021.13.077.

[2]陈旭甫.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中华建设,2021(07):138-139.

[3]黄志伟.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21(06):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