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

谭凤兴

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钦州 535400

摘要:近年来,受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度影响,《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单单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而是注重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但现阶段,教学内容太过于理论化,弱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效果不高。对此,本文就大学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进行分析论述,并提出有效策略,以此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技术特征,也对高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目前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还停留于传统教学模式阶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在这门课程建设中应做到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点关注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实现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

一、转变师生角色创建互动性的翻转课堂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基础性阶段,以便为学生日后高领域的计算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知识传授,学生属于被动的接收者,需要在课后实践中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内化,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而翻转课堂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引导学生在课外借助信息化技术自主性的完成知识传授后,再通过课堂上教师与同学的互动交流来完成计算机知识的内化,从而构建自主性的翻转课堂[1]

翻转课堂是将传统教学中的“先教后学”翻转成“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外自主性的进行知识学习,而课堂成为了师生之间完成知识吸收和掌握的互动场所。首先,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在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后。把这节课程所涉及到了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整合,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之后,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其次,在课上教学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谈论的形式来了解学生对这节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再根据学生学习结果做出针对性的指导。最后,在课后总结阶段,教师需要归纳和总结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重点。

教师在具体的计算机实践教学中,通过角色互换方式来创建自主性的翻转课堂,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以此来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2]

二、深化教学内容,实行自主性的实践课堂

大部分教师会将计算机内容中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习结合在一起教学,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对教师开展大学计算机应用课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出教学创新,根据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创设相应的实践教学情境,利用学习内容的计算机操作情境来加强计算机操作技能,以理论联系实践的实训方式达到计算机应用的知行合一[3]

例如,教师在教学“计算机的数据表示”一课时,教师应提前将数据信息的编码及数据信息的常见类型整理制作成教学情境,并且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观看,完成自主性学习探究。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大概的理解之后,教师在组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操作,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运用计算机技术制作数据信息。在完成实训技能操作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等方面做出评价,帮助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进行补充完善,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推动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发展。对此,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教学原则,进一步丰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行自主性的实践课堂,利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和课标的达成[4]

三、立足学生发展,开展指向性的分层课堂

目前,计算机教学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的根据统一制定的教学计划一步步的开展教学,从整体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教学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使整体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发展实际,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向等进行相应的强化性学习,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计算机理论与技能的需求,使指向性的分层课堂成为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有效形式。

例如,教师在教学“文件管理”这一课程时,可以依托于教材内容进行分层教学,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高层次的学生可以在掌握基础的操作技能之后,引导学生创建文件来实践操作,并布置学习任务;对于基础一般,能够跟上学习进度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文件管理的概念与作用,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提升性的技能训练;基础较差的学生,主要是以巩固所学知识为主。教师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安排,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一步步的分层教学,帮助学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

在计算机实践中开展指向性的分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有效的提升教师教学效率,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得以展现,实现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高效课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是信息化发展的教学创新,符合素质教育改革中对学生实践技能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学目标,也是培养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政锋,王新政.新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6):136-138.

[2]余廷忠,贺道德,黄正鹏,胡如会,王艳.应用型大学计算机基础一流课程的建设及教学[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0,38(03):124-129.

[3]张琦,杨源,杨阿祧.《大学计算机Ⅰ》课程教学改革方法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07):72-74.

[4]蔚继承,吴昊,董记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1):37-38.

[5]赵芳婷,陈树亮,赵友杰.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创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2):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