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藏传佛教佛事活动和传统法会消防安全现状的探讨——化隆县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关于对 藏传佛教佛事活动和传统法会消防安全现状的探讨——化隆县为例

冯浪

青海省海东市消防救援支队

摘要:为切实做好化隆县藏传佛教寺院消防安全工作,筑牢寺院消防安全屏障,防止火灾发生,本文主要对全县藏传佛教佛事活动和传统法会消防安全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评估,分析存在的消防隐患风险,并提出加强寺院消防安全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化隆县;佛教佛事活动;消防安全调研

1、基本情况

化隆县共有藏传佛教寺院56座,县级以上藏传佛教寺院4座,分别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夏琼寺、旦斗寺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支哈加寺、乙什扎寺。

  1. 道路情况

自古就有“深山藏古寺”的说法,化隆县的藏传佛教寺院均地处偏远,从日常的消防监督检查发现,一是到达距离来看,最近的寺院与消防队站的距离为22公里,最远的央斗寺与消防队站的距离为120公里,其中有近20公里山路只能步行到达;二是到达时间来看,道路状况参差不齐导致到达寺院的时间相差甚远。有的道路硬化且宽阔,驾驶车辆可以通行至寺院门口,如扎巴镇东春寺,消防监督检查时开车到达时间约35分钟;有的道路阡陌交错,车辆行进缓慢的情况可以通行至寺院门口,如昂思多镇康窑洞村,消防监督检查时开车到达时间约95分钟;有的道路车辆只能通行至就近行政村,再需到达现场就要步行,如金源乡央斗寺,消防监督检查时开车到达下科巴村后,再步行爬山到达寺院,总共需耗时约7小时。

2.佛事法会情况

全县56座藏传佛教寺院的教派均为格鲁派,日常的佛事活动基本相同,一年中每月均开展诵经、念经及打坐等日常活动,活动每月少至5天多至15天不等,其中农历六月十五至八月初一开展吉祥安居的诵经活动是相对集中的佛事活动,这些日常的佛事活动均是寺院内部正常流程。根据藏传寺院影响力和教职人员数量不同,传统法会及佛事活动次数及规模也各不相同。传统法会活动举办只有夏琼寺、旦斗寺,其中以夏琼寺一年中举行传统法会的数量为最多,从农历四月十五日开始的祈愿法会到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的金刚驱魔神舞法会全年共计6次,而旦斗寺只有农历四月十一日的龙王庙法会一次。从活动批准情况来看,根据前期县统战民宗部门以及寺管会的调研,以上传统法会均未列入法事活动备案审批内容。从活动人员规模来看,一是日常佛事活动均只有寺院教职人员参加,其中人员最多的寺院是350人(夏琼寺),大部分寺院无教职人员;二是传统法会涉及教职人员、信徒和群众,每年各类法会规模差异很大,相关单位均没有核实的统计数据,由民管会负责人叙述,人员比较聚集的法会是六月初六的祈愿活动,近几年中最多一次参与人数达400余人。

  1. 消防安全情况

整体上来看,全县56座藏传佛教寺院消防均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中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防(消防)改造工程项目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夏琼寺(前后投入资金754万)、旦斗寺(前后投入资金659万),在水源设施建设上由于疫情、纠纷、思想观念等情况,工程自2018年以来一直处于停工状态,其余寺院在水源设施建设上毫无建树;全县县级以上寺院移火改电工程已基本完成,虽然寺院各殿堂内敷设的既有线路已进行了穿管保护,但仍存在部分线路在改造时采用PVC材质管材进行保护的情况。县级以下其余寺院还存在电气线路私拉乱接、敷设杂乱等隐患现象;夏琼寺率先在远离大殿近50米处修建实体建筑供集中储放酥油灯,并在每个大殿前设置灯龛,但是殿内零星设置酥油灯的情况还是存在,县级以下其余寺院均存在殿内点灯情况,甚有寺院至今未在大殿前设置灯龛。

针对夏琼寺难以整改的火灾隐患,大队积极联系县文化局,以消防设计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优化设计,既要符合设计任务和现行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又保证工程高质量、厉行节约为出发点,依托华城博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提供相关数据,制定出《夏琼寺消防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在技术上具有可操作性,经济上具有合理性,符合消防安全目标,逐步对火灾隐患进行彻底整改。

2、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

1.大部分藏传佛教寺院远离乡镇,道路难行,消防车难以靠近,且多为土木或砖木结构,耐火等级低,火灾风险大。

2.寺院基本依山而建,建筑物之间防火间距不足,无天然水源,消防水源无法保障,扑救难度大。

3.存在消防工作管理职责不明确,多头管理、职能交叉,使寺院的消防安全管理从源头上出现了责任主体不明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寺院的消防管理工作。

4.殿堂内电器线路敷设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线路老化严重,私拉乱接、接头裸露现象突出,尤为严重的是用电缺乏严格的管理规定,极易导致电器线路短路而引发火灾事故。

5.消防器材配备普遍较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6.藏传佛教寺院殿堂内有动用明火现象。

7.寺院教职人员流动性大,僧侣诵经念佛会阶段性地在相关寺院进行,成立的义务消防人员更迭频繁,甚有未成立相应的专兼职火灾扑救队伍,不能将火灾消灭于初起阶段。

3、加强寺院消防安全的策略方法

1.严格用火管理

佛教寺院内严格控制使用明火。佛事活动场所确需使用明火时,应在殿外统一管理火源,并由专人看管,必须做到人离火灭。

2.严格用电管理

寺院内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电器选型、安装等应符合相关规范和防火要求,并配备适用的电器火灾防控装置。严禁私拉乱接电气线路,室内外电气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等保护措施。对电气线路和电器要定期检查检测,确保使用安全。

3.严格可燃物等管理

严禁使用燃气,不得铺设燃气管线,不得堆放柴草、木料等可燃物,并应明显设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等标志。

4.严格大型活动管理

在重大佛事活动前,主办单位应进行防火检查,增设必要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同时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预先组织演练。要按规定事先将活动情况和消防措施报当地公安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举办活动。

5.全面开展防火巡查检查

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每季度应至少组织1次防火检查,提高“四个能力”建设。

6.切实开展消防演练

藏传佛教寺院产权单位和管理使用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明确每班次、各岗位人员及其报警、疏散、扑救初起火灾的职责,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演练。在佛事活动等人员集中的重点时段,应当结合实际制定专门预案。

7.认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藏传佛教寺院产权单位和管理使用单位应当开展经常性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增强防火安全意识,掌握防火技能。单位人员应当懂得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总结:

总之,保护传统寺庙建筑有特殊的意义。只有深刻地把握住“防患于未然”这个核心,才能真正做好寺庙活动的消防安全工作。踏实做好消防的演练、宣传等工作,保障寺庙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康雪峰.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J].武警学院学报,2018,24(2):29-32


[2] 杜波.城市化发展与消防安全投入[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17,(1):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