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施工》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地下工程施工》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余沛 朱洪涛

信阳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464000

摘要:学院开展《地下工程施工》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要求专业课程要有效的融入思政元素,使专业人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地下工程施工》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因此,以“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本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知识与道德培养有机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地下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思政元素

本科院校大力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根本目标是要使本科所开设的课程都具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指向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本科教学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本科开设课程中的专业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核心和最关键的环节。如果解决不好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本科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普及面及普及深度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1《地下工程施工》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能很好的满足市场需求,课程教学内容紧扣职业标准,教学过程按照生产过程进行设计。

随着地下工程建筑的快速发展,为适应高速发展的地下工程建筑市场,建工分院在土木工程专业基础上专门开设了地下工程施工方向,本课程做为此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增加了课程总学时,教学内容随之加深,并不断开发实验实训资源,从钢构件加工制作、不同类型地下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方面都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具备发现并有效处理钢构件加工制作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般性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地下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与应用。

《地下工程施工》课程思政建设应结合课程本身的专业特性,继而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二次开发,力求课程整个知识面能覆盖到专业知识及人文元素,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课程的价值属性,以培养“德艺双

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地下工程施工》的课程思政建设,应尽可能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点,并将这些思政元素充分体现到地下工程施工课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效。《地下工程施工》课程思政建设应从社会和学校两个层次上考虑思政元素融入,社会层面方面应考虑整个产业布局、行业需求及岗位要求,在学校层面应考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知识模块、课程任务。思政课程建设方案由点到面形成系统,在进行教案设计、课程设计及课程实训中将这些思政元素充分融入,并通过多媒体课程及在线开放课程等方式将其有效的体现出来,达到既有理论引导又有实际操作的效果。

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总纲领,《地下工程施工》课程思政建设既要在各个章节知识点的微观角度考虑思政元素融入点,更要着眼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整个课程体系,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发掘课程之间的融合点,进而使思政教育也能和专业知识一样有效的衔接起来,并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在统筹整个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思政元素的同时,要充分体现本课程思政特色,在此基础上明确本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要注重“德”“才”的结合,将德育和本课程知识体系联系起来,并体现在课程标准中。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中,地下工程施工课程应着眼于产业发展、行业动态、岗位需求等三方面。除此以外,还要让同学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地下工程企业在自动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方面仍有差距,激发学生艰苦奋斗、不断创新的决心与勇气。从行业需求来说,地下工程施工专业是专门培养能熟练运用现代地下工程施工的专业技术人才。地下工程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形式和发展方向,地下工程本身具有强度高、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因此,这些大型企业就需要大量掌握先进施工方法和施工理念的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积极传递这些信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新技术和不断创新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思政教学资源的开发

从建设的目标来看,一门课程建设不是仅由一门专业课教师就能完成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团队,团队成员应包括思政理论课教师和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在系统化教学内容上不断梳理地下工程施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专业”与“思政”充分融合。此外,应形成管理制度,保证教学团队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合理分工,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专题教学研究。将国内外地下工程发展趋势及强大的应用前景与“中国实力”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

3优化教学设计

要让课程思政真正能起到育人的效果,必须让思政元素进入教材,从而在教师课堂上很好的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要做到课程思政进课堂,首先应更新《地下工程施工》的教学设计,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应尽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互联网载体,建立在线混合课程,并及时推送一些蕴含思政元素的教学案例。在课前学生先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学习专业知识,同时接受思政教育,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课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有效互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创新精神,课后让学生积极完成课程网络平台的学习作业,培养学生学无止境意识,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鼓励学生及时上网搜集资源,掌握最新最前沿的技术知识,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这样就能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快速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地下工程建筑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传统行业中的铁匠到现代职业分类中的工程师,积累了深厚的工匠传统。在地下工程施工的实训环节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贯彻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具体应该蕴含自觉自愿的敬业、脚踏实地的专注、精益求精的执着和一丝不苟的严谨,利用实训课程,让学生明白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

4优化考核方式

《地下工程施工》传统评价方式过分倾向于学生对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将学生的价值评价进行充分考虑。优化《地下工程施工》的课程考核方式,就要做到全方位、多层次考核,将人文素质、职

业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价值评价包含其中。尤其是在课程实训、实验环节,在考查学生的“技”之外,要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品”。真正体现学生的知识状态和价值状态,并尽可能将实训过程的各个细节进行量化评分。例如让学生以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完成任务后参照学生手册,小组在自主评价基础上进行各小组互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自觉践行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学生公正公

平意识和诚实守信意识。

5小结

以课程思政建设助力本科院校的“双高建设”,既是“三全育人”的重要要求,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实践响应。地下工程施工课程思政建设从课程设计、教学团队、素质目标、思政要素四方面着手。立足建筑施工类课程特点,紧扣艰苦奋斗和工匠精神两个思政要素,将“技”和“品”有效融合,实现专业育人。

参考文献:

[1]邱微,南军,刘冰峰.课程思政与在线教学的隐性融合——以“水工程施工”课程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6):57-61.

[2]杨瑞英,齐琼.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南方农机,2019,50(19):192.

[3]田应辉,徐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探究——以高职土建类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9,21(04):71-74.

基金项目:2021年信阳学院校级课程思政建设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