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日常生活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胡凯婷

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幼儿园,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摘要】:幼儿阶段不仅是知识启蒙的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语言习惯以及是非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这一阶段对幼儿群体的教育,不应当局限在单一的课堂或者家庭当中,而是要贯穿在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会点滴而成江河,耳濡目染,以此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与习惯。本文旨在分析日常生活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并基于当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提出一些有关幼儿日常生活教育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日常生活教育;幼儿成长;作用;方法

1.引言

日常生活教育的发起者,可以是孩子的父母,也可以是孩子的老师,甚至可以是孩子日常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信息的载体如影视歌曲作品等。日常生活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除去集体教育、游戏等由教师面向全体幼儿组织的学习活动之外,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本领的最佳时机就是产生于日常生活教育之中的。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效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动手以及独立生活能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及社会交往能力等,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分析日常生活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并基于当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提出一些有关幼儿日常生活教育的意见与建议。

2.日常生活教育的定义

日常生活是我们进行幼儿教育的起点。对于幼儿群体来说,万事万物都是新的,等待他们去了解、去把握、去创造。因此,日常生活教育,就是通过幼儿日常生活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去将各种学识、道理、认知等等传授给幼儿群体,从而使他们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形成必要的是非观,并为以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

3.日常生活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分析

3.1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将终身受其害。”因此幼儿要适应幼儿园生活,学习新知识、新本领,以达到终身收益,就必须在幼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1.1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师在用餐、盥洗、午睡等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要求幼儿会独立地盥洗,学会上厕所,知道饭前便后及手脏时用正确的方法洗手。能够独立地入睡,学会如何正确穿、脱衣服。幼儿能安静、愉快地用餐,做到不挑食、不浪费粮食、不边吃边玩。学校的客观职能,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培养孩子的理想,教授他们知识,使其明事理,知廉耻。

3.1.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儿学习、成长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幼儿这方面的培养,许多孩子在长大以后,进入小学阶段、中学阶段,之所以学业成绩不够理想,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学会怎么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在幼儿阶段,老师为他们培养的学习习惯,将成为一个根深蒂固的系统性的认知与概念,帮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正确地对待学习。

3.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良好的动手能力不仅能帮助幼儿克服许多困难、解决更多的问题,还能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富有创造力。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双手,还孩子一双自由的手。”正是日常生活为我们提供了这一机会。

3.2.1鼓励幼儿多动手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多鼓励幼儿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例如:请幼儿独立或者请同伴帮助自己系扣子;请孩子们帮助教师分发餐具、摆水杯、挂毛巾;请幼儿帮助老师为同伴铺床等等。动手不仅是一个锻炼肢体协调能力的脑力与体力培养过程,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创造过程,从中孩子们可以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应将注意力过多集中于他们做得好不好,而是要评价他们有没有动脑筋,有没有充分去思考,只要是融合了思维智慧的成果,都应当大力给予赞赏,从而使他们的动手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3.2.2组织幼儿进行动手操作游戏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动手操作活动,借此机会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例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拼图游戏,既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又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组织幼儿玩串珠游戏,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进行了动手操作;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让幼儿自制玩具等等。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可以提升他们对于外界的兴趣,另一方面,更可以带动他们的身心发展,使他们的认知水平发展更为迅速。虽然仅仅只是占用日常生活当中的较为短暂的时间,但是对幼儿的成长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3.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3.1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词汇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是幼儿掌握词汇量的多少,而幼儿期孩子的词汇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模仿与积累。教师可以在茶余饭后向幼儿逐步传授词汇。例如:教师在饭后的谈话时间里,组织幼儿学习新词汇;在离园时,组织幼儿讲故事,借此丰富幼儿词汇等等。

3.3.2为幼儿提供交谈的机会

幼儿群体也有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且非常迫切,因此,对于父母而言,多交谈,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是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对于老师而言,必要的交谈,可以了解孩子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认知他们的内心世界,很多时候可以知道许多他们不愿意告诉父母的事情。合理的交谈,也能够构建亲密的师生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再小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依据自己意愿办事的念头,其人格理应受到尊重。

3.4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4.1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往往会得到别人的好感,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幼儿期就应教会孩子如何使礼貌用语。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礼貌教育,例如:幼儿入园时要求孩子向老师及同伴问好;在得到别人帮助时说“谢谢”;不小心碰了别人说“对不起”等。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老师、家长,可以抓住各种机会、场合,教小朋友使用各种礼貌用语,从而养成生活中的最基本素养,就是良好的语言习惯。

3.4.2学会正确对人的行为习惯

对人的行为习惯应建立在尊敬成人、尊重同伴的基础上。它包括:对人有礼貌;听从长者指示并努力执行指示;懂得在公共场所如何交往,对同伴应友好相处等等。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教会幼儿如何做到以上几点。例如:利用实际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例教会孩子如何正确与他人交往;运用文学作品以及幼儿身边的榜样,影响和鼓励其他幼儿学习、效仿等等。

日常生活教育的作用还远远不止这些,它体现在幼儿成长的整个过程之中。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做到发现并重视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工作,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的原则,认真的做好每个幼儿的日常生活教育工作,使我们的孩子在健康成长的同时学到基本的知识技能,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的日常生活教育,贯穿幼儿成长的整个过程,是一个需要老师、父母共同完成的综合性工作。在幼儿阶段,孩子可以不知道什么是生存竞争,不懂得如何去取得胜利、去锱铢必较和奋力进取,但是一定需要知道什么是对错、什么是礼义廉耻、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这些最基本的认知与素养,就都蕴含在包罗万象的幼儿日常教育的过程当中。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希望广大的父母群体以及各幼教机构,都能够充分思考、认知,在相互协作的基础上做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黄焱.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J].河南教育,2014(10): 44-45.

[2]袁晓春.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J].工作研究, 2013(03):165-166.

[3]瞿然.智慧父母培养出优秀儿童[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1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