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画论中客观与主观的转换表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浅议中国画论中客观与主观的转换表达

唐甜甜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画论辑要》创作论中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理论进行剖析,认识到“师造化”强调的是客观世界的重要性;“得心源”是人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是画者在“师造化”后所得经验的累积,同时,“心源”的深厚程度还受其他方面的影响。此外,还深刻认识到了“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遵循这一画论,通过对大自然的描摹学习,不断体会并总结出独到心得,能使我们更好地以绘画艺术语言的方式表达出客观的现实美、抒发内心主观的情感。

关键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客观;主观;


在中国书画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绘画大师不胜其数,他们在书画的历史中留下了一笔笔辉煌,大师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将自身于绘画过程中所得的妙悟通过文字记述总结出来,中国画论便汇编了这些大师们的画论著述。这为后来书画学习者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提供了真切的借鉴和参照,使学习者们在领悟这些书画创作理论的过程中,能够摸索出规律、在继承前人的绘画技能的基础上独立思考,灵活运用于创作过程并与时代融合不断发展;同时中国画论更是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毕竟人们无法脱离出实际生活去想象出一个全新的、不与生活产生丝毫联系的元素或事物;西方的绘画作品大多是对客观事物的再现和模仿,而我们的中国画是与之不同的,众所周知国画更注重的是抒情和表现。在创作论中有提到一句经典名言,即唐代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大致意思为艺术创作来源于大自然,即以大自然为师,通过在大自然的游历和学习中增加自身的学识、才思、涵养等,使内心对这些事物产生独到的感悟,并将这些感情融于画面中,即将这些大自然中获得的事物,通过自身的主观感受对事物进行提炼,使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思达成有机的统一,以绘画艺术语言的形式呈现出自然的美。

不去“师造化”的话,是难“得心源”的。大自然的客观之美是为人们所共同认可的,人们对于美的认知均来源于这个充满活力、生机的大自然,这个自然中的美具有许多的规律,而绘画者做的便是不断提炼出自然中美的规律,并将其运用于绘画作品中。[1]当然,每个人对于自然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此只有当我们去实践,才能从“师造化”中获益。北宋画家文同所画的竹子远近闻名,其“胸有成竹”的典故便是一个范例,他的房前种了许多竹子,无论阴晴雨雪他都会去仔细观察和琢磨竹子的生长变化,并将获得的新感受画于纸上,日积月累,画了无数幅竹子,不同时态下的竹子的形象也都印在了他心中,就这样文同在这个不断“师造化”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的经验,丰富了“心源”,最后当他提起笔要画竹子时,心中便已有了定数,做到了“意在笔先”,画出了“胸中之竹”。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历来的绘画学习者来说是十分具有借鉴意义的,然而,对于我们现在大多数中国画学习者来说,在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如写生时很难画出具有中国画气质、格调的作品,反倒画面更具有西方的风格。经过思考,个人认为产生这种现象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内心中所积攒的“源”还未到一定的程度,由于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学习的绘画大多是受到了西方美术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我们曾经在高考集训时所接受的西方光影素描、色彩等训练内容,以及在训练时常常被灌输的西方绘画方法,如想要表现透视,则需遵循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方法,由此可见,我们大多时候只达到了“师造化”,而“心源”还未得到充分的积累。

心源作为绘画艺术的最终阶段,也是最难达到的一个阶段。[2]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中得心源”呢?其实“心源”应该是源于作画者本身,隐匿于作画者所与生俱来的禀赋、文化知识以及向传统所习得的传统书画技艺中。[3]

首先,古往今来不少的绘画大师在儿时就展现出了与他人所不同之处,比如小时候拿树枝就能在地上把荷花画得栩栩如生的元朝画家王冕;此外,我们学习过绘画的人都明白,学习色彩是需要天赋的,有些人对色彩有着敏锐的感受力,因此他们在作画时能更容易掌握好调色的能力;我在心理学课上也曾听老师提到说,天生患有自闭症的人由于其感觉异常敏感,这导致他们对于一些生活的细节能够异于常人的高度敏感,因此,在这一类人中常常会诞生许多画家、作家等从事具有创作性的工作的人。

其次,文化知识对于作画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内心的情思和构想都离不开平时对知识的累积,特别是对于画国画的画家而言;国画往往表达出一种丰富的哲理思想,而要表达出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往往需要作画者对多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通过知识的沉淀,使自身的素养达到一定的高度,从而画出包含深刻思想感情、赋有深刻韵味的水墨画。例如受理学思想影响的宋代的工笔画常常要求作画者格物而知至,因此宋代画学中的美术教育方法之一便是要求学生掌握专业课的书画技巧外,还要学习大经小经、文字训诂等方面的著作,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鸟兽草木,通晓古今之事、明上下之理,在不断加强个人修养的过程中通晓画意,更好地将主客观的事物进行有机的统一,将自然的美以画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因而,画者通过各方面知识的熏陶,从而形成较高的思想境界,随之“心源”便影响着“师造化”,从而才有可能使人们从画面中感受到每一笔笔墨背后所蕴含着画家的或高尚雅致、或清净淡泊、或明快的精神意蕴。我自身在学画时也应验了这个道理,在速写课上,老师一般都会先教学生人体的骨骼结构,以便更好地“师造化”、更舒服的呈现出人物的整体动态感,在对人体骨骼结构有一定的“心源”基础上,问题就逐渐转向能不能将人画活、能不能表达呈现出人的神韵,这时我们观察事物的视点就在于着重于人的神态、精神气质等,这一过程便体现出了“心源”对“师造化”产生的作用。因而,在这一过程中,随着阅历的增长,绘画者“心源”的改变将影响着其“师造化”,将 “师造化”引向了另一个层次。

学习传统的书画技法对于国画学习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想要画好中国画就必须学习传统的绘画技巧、具有书法的功底,古人曾提出“书画同源”的说法,因此中国书画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相辅相成的。若想达到熟练掌握传统书画技艺的层度,那么想必得临摹历代各朝大师的作品。此处不禁让我想起了二十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其画技登峰造极,游历名山大川,继承了中国画传统的同时又有所发展;他早年对古人的绘画进行了大量的临摹学习,在学习和模仿石涛和八大山人朱耷画迹的过程中更是使得他的画技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其据说为了临摹学习唐代壁画而揭掉了五代壁画,导致露出的新壁画也因当时不具备相关的剥离技术而残破不堪;如若属实,那么这种破坏敦煌壁画的行为被世人所诟病也不足为怪。

因而,我们可以发现“师造化”和“得心源”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不去“师造化”的话,是无法“得心源”的,如果作画仅仅凭借个人的主观想象来呈现“自然”,那么是难以体悟到自然情感转化为艺术情感的过程的。[4]同时“心源”的深厚层度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后天所习得的文化知识以及对传统技艺的学习,使得绘画学习者“心源”在不断积累,而“心源”也会对“师造化”起着作用,从而使其在原先“师造化”的基础上,进行另一层次的“师造化”,即更好地将现实与主观意象相结合进行再创造,更好地将客观现实与主观情感进行转换以及表达,更好地以艺术的语言呈现出自然的美。


参考文献:

[1][2]贾力立. 浅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D].中央美术学院,2020.

[3]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29/12/5458842_546231567.shtml. 2021.4.22.

[4]胡慧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现代解读——以山水画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