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611
摘要:目的 探究末梢血与静脉血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所发挥出的价值。方法 本文主要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来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并采用随机抽选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末梢血组和静脉血采血组,每组各80例。比较末梢血和静脉血采血各检测指标的检测准确度。结果 静脉血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数值均高于末梢血组,两组之间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血采血方法在开展血常规检验后,能有效提升血常规检验的准确度,其应用的效果更为明显,能准确的用于临床数据检测,帮助医生结合血常规检验的结果确定相关诊疗的方案,提升诊断率和救治率。
关键词:末梢血;静脉血;血常规;价值
引言
血常规作为一种临床检验的方式,医生能结合检验的结果及时对患者身体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判断。根据研究了解到血常规检验能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判断依据,血液采集作为重要的环节,其是检验的重要基础,而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是临床中经常使用的采血方式,但是这两种采血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检验结果,本文结合这两种采血方式在血常规中应用价值进行了对比和探究,现将对比的结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160例患者,通过随机抽选的方式将其分为末梢血组和静脉血采血组,这两组各80例。其中末梢血组中男患者共45例,女患者共35例,平均年龄在(31.25±4.87)。
1.2方法
第一,静脉血采血。(1)取体检者座位,对体检者进行静脉血的采集。叮嘱体检者放松紧张的情绪。运用75%的酒精擦拭体检者的无名指端内侧,按照一人一针的方式采集患者的末梢血。(2)针刺2-3毫米;采集量为0.1-0.3毫升,运用抗凝管收集患者的血液,将其混合均匀。(3)这些血液标本应在0.5小时之内完成检验,待采集完成叮嘱患者运用棉签按压采血的部位,持续的时间在3-5分钟。
第二,末梢血采血。(1)体检者取坐位。(2)采血的人员通过拍打或者触摸的方式,明确肘中静脉深处血管,并借助75%的酒精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3)按照一人一针的方式,采用真空抗凝管采集2毫升的血液,待血液完成之后,嘱咐体检者使用棉签等按压2-5分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SPSS20.0统计学方法对各项指标数据等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主要使用±标准差( )进行表示;运用t进行检验。如果P值小于0.05,代表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若P值大于0.05,代表两组无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静脉血组HCT数值为0.31±0.07;末梢血组为0.30±0.06。两组进行对比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组PLT和MCV、Hb、RBC、WBC值为(235.62±60.24)×109/L、(95.35±3.85)fL、(143.62±18.95)g/L、(3.88±0.97)×1012/L、(6.47±1.25)×109/L。末梢血组的LT和WBC、Hb、RBC、WBC值为(211.32±40.98)×109/L、(80.47±10.27)fL、(110.47±15.28)g/L、(3.14±0.55)×1012/L、(5.10±0.84)×109/L。两组进行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所示:
表1 两组血常规检验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 ||||||
| HCT | PLT(×109/L) | MCV(fL) | Hb(g/L) | RBC (1012/L) | WBC (109/L) |
静脉血组 | 0.31±0.07 | 235.62±60.24 | 95.35±3.85 | 143.62±18.95 | 3.88±0.97 | 6.47±1.25 |
末梢血组 | 0.30±0.06 | 211.32±40.98 | 80.47±10.27 | 110.47±15.28 | 3.14±0.55 | 5.10±0.84 |
P值 | <0.05 |
3讨论
血液采集在血常规检查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不同的血液采集受到方式上的不同,产生的检验结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中血液采集时,主要应用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两种方式,这两种方法所采集到的血液,都被应用于临床的检验中。血常规检验能帮助医生掌握患者的一些病症,其作为诊断的主要方法和依据,对提升临床疾病治疗的效果和做好预后工作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中研究,末梢血采集和静脉血采集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针对这两组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末梢采血采集较为便捷,疼痛感轻,应用的时间相对较长,这些都是末梢采血的重要优势。而这一种方式也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例如:需要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采用75%的乙醇棉进行处理,这种方式很容易导致患者的血液标本中进入异物,进而影响到血常规检验的结果,使得检验出的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另外,在采集末梢血时,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直接最终检验的结果,如:采集末梢血的时间、采集末梢血动作快慢、采集末梢血的采集位置、穿刺的部位、体温等,如果在临床中选用这种方法将无法保障检测的准确性,临床的价值难以充分凸显。
本研究中通过对比末梢血组和静脉血组的HCT、PLT、MCV、RBC、WBC、Hb等数值,得知末梢血组的LT和WBC、Hb、RBC、WBC值为(211.32±40.98)×109/L、(80.47±10.27)fL、(110.47±15.28)g/L、(3.14±0.55)×1012/L、(5.10±0.84)×109/L,相对于静脉血组中的各项数值,两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可以看出,静脉血采血的方法临床价值更高,明显优于末梢血组。同时静脉血采血方法和末梢血采血方法相比,静脉血采血方法能将人体的实际情况等充分体现出来,而在相同的条件之下,末梢血更易出现溶血的情况,无法为医生提供数据上支撑。
由此可见,临床检验中对比静脉血和末梢血两种血液采集的方式,前者优于末梢血,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准确地反映出血细胞的情况,为临床开展治疗和预后等提供准确的临床数据。
参考文献
[1]赵丽.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7):128+130.
[2]徐静.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当代医学,2019,25(20):160-161.
[3]陆英莉.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J].心理月刊,2019,14(0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