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学旅行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学旅行中的应用研究

柳玉英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学旅行中的应用的价值为依托,概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学旅行应用当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学旅行中得到更好地应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融合发展;应用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他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随着群众的世代发展与演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作为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与民族记忆的缩影,人们借此表达情感,传递伟大民族精神。而当今这个时代,国家注重人的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学校可以借此机会在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的过程中,让他们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其加以保护,可以在介绍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鼓励学生树立非遗文化保护意识,积极传承国家优秀的非遗文化,使得源远流长。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不断地对学生的教育手段与教育理念进行引导,助力非遗文化宣传与研学旅行教育的有效对接,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学旅行中的应用的价值,不断提升学校教育的实效性,让非遗的育人价值得到有效发挥。可以从以往研学旅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过程中总结不完善的地方,制定一些有效地策略来丰富研学旅行的意义,做好对学生的教育。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学旅行中的应用的价值

从非遗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承层面来分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到学生的研学旅行中,就能让学生置身于非遗环境中,直观地看到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实物资料,在具体研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地区的文化加以了解,让学生认识到非遗文化的变迁,通过研学旅行这个机会,学生就可以看到那个时代条件下的历史文化的变迁,从而了解到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绚丽多姿的中华传统文化,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保护非遗等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另外,从非遗文化的育人价值来看,学校或者其他教育部门需要积极协商将非遗文化引用到学生的研学旅行当中,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与途径,可以安排专业人士给学生讲解,让他们学会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珍贵的非遗文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精神境界。例如,在给学生介绍民间刺绣、年画等工艺品时,学生了解到了这些文化产品多样的色彩搭配,就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对艺术品的审美能力,在非遗的展览之中开阔眼界。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形式多样的研学课程,可以让学生学着自己模仿民间工艺,在动手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除了在非遗文化的宣传之中做好理论的学习,还可以借助实践的机会来掌握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于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另外,从研学旅行的育人价值来分析,将非遗文化的宣传工作应用到学校的研学旅行之中还需要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基于非遗文化的研学旅行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和校园之外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利于学校科学育人体系的构建,使学校可以在育人的目标下教育学生。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学旅行应用中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诸多价值,但一些参与研学旅行的教师并不能将非遗知识给学生讲解,,而且在学生的外出安全、研学基础的设施维护经费不足等方面不完善。必须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1]。

(一)有些学校在组织学生外出研学过程中发现有安全事故。学校必须安排足够多的老师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对一些学校进行调研走访发现,很多老师其实是不愿意带学生进行研学旅行,他们认为自身的责任较大,一旦出现学生的安全事故,负不起这些责任。

(二)研学地的设施维护经费问题。比如,一些学校曾安排学生到状元书画纸厂进行研学,结果发现,这个地区一次只能容纳300人,一旦有多个学校安排学生来参观,那么就会产生基础设施的使用问题,而这些设备的维护情况不好,导致学生落脚休息的地方有限,为此,学校向这些地区进行反馈,相关部门解释说这是由于研学地的设施维护经费问题造成的。

(三)缺乏对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指导。研学旅行的开展过程中,只有一些带队教师来给学生讲解与指导,还要有一些专门来对学生进行指导的非遗研学课程的传承人,他们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地学习非遗文化,从而可以比较容易地对其中的研学课堂进行指导与辅助教学,可以很好地负责向来参观的学生传递知识。而随队的教师就可以专门来进行学生的其他事务的管理。但是,一些随队教师对野外的带队经验缺乏,没有再出发前给学生讲解必要的应急的知识与技能,导致这些学生的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地保障,他们普遍缺乏相应的紧急情况的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这些随队教师也缺乏相应的知识上面的储配,导致在学生的研学管理活动过程的认识不足。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学旅行应用中的策略分析

(一)学校应给学生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

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之前,必须对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路线进行仔细地考量。可以安排负责护送的教师做好对研学路线的前期考察,以便学校组织学生统一出发后再制订出相应的方案和路线,学校教育部门就可以依据前期的考察进行专门的审批与备案。这就可以让学生在进行研学旅行之前,在安全方面有了必要的保障。学校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必要的话,学校还需要为参加研学旅行的老师和学生购买保险。带队教师需要给学生详细地说明出行的意义、时间出行线路以及各种注意事项。切实做好学生研学过程中的安全教育[2]。

(二)政府需要给予非遗研学地经费保障

国家解决了非遗研学的资金问题之后,就可以及时修缮非遗文化研学地的各种老旧设施,使得这些珍贵的国家文物可以得到保护。对于一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还可以适当地减免税收或建立奖励措施,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基地经费保障机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可以让更多的群众在研学过程中了解到国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味其中的历史文化的价值,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宣传的工作。

(三)邀请非遗传承人做好研学教学任务

对于学生或者社会其他人士的研学讲解工作,非遗基地可以就近邀请非遗传承人来担任研学的教学者,避免来进行研学的人们因不懂非遗知识造成非遗与研学内容脱节的现象。另外,因为非遗传承人承担的主要是教学任务,他们可以将有关非遗的知识讲的更加详细,可以从其渊源、历史变迁等过程详细地论述,更好地帮助前来研学的学生与老师理解非遗的特点与文化特色[3]。非遗传承人还可以随时与学生和教师进行实时地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解答解惑,优化学生的研学体验。最后,讲解的老师还要挖掘非遗文化的育人价值,要与本次研学旅行的目的进行对接,善于总结、善于反思。从分散的非遗项目中汲取适合推动研学旅行创新发展的内容,实现非遗与研学旅行的深度融合。

结论

本文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生的研学旅行应用过程的解决策略。需要学校给学生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政府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基地经费保障机制以及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研学教学任务等。希望采取的措施可以最大程度上帮助人们群众解决非遗研学过程中的问题,使得研学过程加入的非遗文化教育发挥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豆, 邵继民, 吴志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学旅行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9(11).

[2]邱悦.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D].东南大学,2017.

[3]王蕾,蔡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研学旅游相结合的实现途径研究[J].当代经济,2018(24).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历,职称,目前从事的工作或研究方向。

收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