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式超声和经腹超声结合检查子宫肌瘤的诊断意义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经阴式超声和经腹超声结合检查子宫肌瘤的诊断意义分析

周海晶 朱芳芳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6

【摘要】目的:分析经阴式超声和经腹超声结合检查子宫肌瘤的诊断意义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疑似子宫肌瘤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4月~2021年12月开展临床诊断研究,患者均接受经阴式超声、经腹超声联合检查及手术治疗。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准,评价经阴式超声、经腹超声联合检查效果及子宫肌瘤诊断效能。结果:(1)阴式+腹部超声诊断所得粘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阔韧带肌瘤及肌壁间肌瘤阳性检出率较手术病理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经腹超声联合检查效果及子宫肌瘤诊断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均达95%以上,且特异度为60.00%。结论:子宫肌瘤检查中采用经阴式超声、经腹超声联合检查模式,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显著,且可有效鉴别患者子宫肌瘤类型,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可行参考依据。

【关键词】经阴式超声;经腹超声;子宫肌瘤;诊断意义


前言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妇科良性肿瘤疾病类型,以30岁以上育龄期妇女为高发群体,子宫平滑肌增生及结缔组织为主要发病诱因,且与患者自身雌激素分泌水平、卵巢功能变化存在密切相关性。尽管子宫肌瘤是妇科良性肿瘤疾病类型,但发病后仍可由瘤体体积增加逐步影响患者子宫健康,诱发临床症状,影响整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故早期确诊,早期临床干预的实施对子宫肌瘤患者预后改善具有积极意义[1]。因此,为分析经阴式超声和经腹超声结合检查子宫肌瘤的诊断意义及价值,特设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接诊疑似子宫肌瘤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4月~2021年12月开展临床诊断研究。

81例疑似患者中,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34岁,平均年龄(48.05±4.36)岁,自感病程(16.35±4.22)个月。

纳入标准:(1)患者均以下腹坠胀、腰痛、不规则子宫出血、白带增多为主诉就诊;(2)经分析患者病史、基础健康筛查后,疑似子宫肌瘤,需行后续诊断明确疾病类型。排除标准:(1)合并既往恶性肿瘤病史者;(2)妊娠、哺乳期患者;(3)合并其他类型生殖系统疾病者。

2方法

患者均接受经阴式超声、经腹超声联合检查及手术治疗。

本次研究检查采用美国G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型号:Voluson-S8);经腹超声检查前,需引导受检者饮水1~2L,憋尿,保持膀胱充盈,取仰卧位接受检查,于腹壁区域涂抹耦合剂后将超声探头紧贴腹壁后行耻骨联合部位多切面超声成像检查,明确子宫形态、子宫直径、子宫肌瘤位置、肌瘤直径、子宫内膜线等成像指征;完成经腹超声检查后,于受检查排尿后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取膀胱截石位接受检查,可适当垫高臀部位置,超声探头涂抹耦合剂后套入一次性安全套内将探头置入阴道后穹窿位置后行超声检查,行盆腔扫描,进一步明确子宫形态、直径、子宫肌瘤病灶位置、病灶直径等成像指征,并探查子宫附件组织。

完成超声检查后,依据超声检查结果择期实施手术治疗。

3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准,评价经阴式超声、经腹超声联合检查效果及子宫肌瘤诊断效能。

4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用构成比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均数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经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如统计结果为P<0.05或P<0.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研究结果

5.1经阴式超声、经腹超声联合检查子宫肌瘤阳性检出率对比

经手术病理81例患者共检出子宫肌瘤数量228个,阴式+腹部超声诊断所得粘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阔韧带肌瘤及肌壁间肌瘤阳性检出率较手术病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经阴式超声、经腹超声联合检查子宫肌瘤阳性检出率对比(n,%)

诊断方式

粘膜下肌瘤

浆膜下肌瘤

阔韧带肌瘤

肌壁间肌瘤

手术病理

32(100.00)

68(100.00)

21(100.00)

107(100.00)

阴式+腹部超声

30(93.75)

67(98.53)

20(95.24)

106(99.07)

625f5f6342fa7_html_97a3a46de3114f50.gif

2.0645

1.0074

1.0244

1.0047

P

0.1508

0.3155

0.3115

0.3162

5.2经腹超声联合检查效果及子宫肌瘤诊断效能分析

经腹超声联合检查效果及子宫肌瘤诊断敏感度为96.05%、特异度为60.00%、诊断符合率为96.83%。详见表2。

表2经腹超声联合检查效果及子宫肌瘤诊断效能分析(n,%)

诊断方式

金标准

合计

+

-

阴式+腹部超声

+

73

2

75

-

3

3

6

合计


76

5

81

敏感度:73/76=96.05%

特异度:3/5=60.00%

诊断符合率:(73+3)/81=93.83%

6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1)阴式+腹部超声诊断所得粘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阔韧带肌瘤及肌壁间肌瘤阳性检出率较手术病理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经腹超声联合检查效果及子宫肌瘤诊断敏感度为96.05%、特异度为60.00%、诊断符合率为96.83%。

超声检查是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主要诊断技术之一,可在经超声检查分析受检者子宫形态、直径变化后,明确子宫肌瘤病灶位置,并在后续超声检查下实现对子宫肌瘤性质的鉴别诊断,临床应用价值显著,但传统经腹超声、经阴式超声单一诊断实施中,受患者腹腔、盆腔内器官分布结构复杂性影响,超声伪影及扫查切面限制,均可导致超声检查效果的下降,故两类超声诊断措施的联合应用,可积极完善超声检查切面范围,并可减少超声诊断中伪影影响,提升子宫肌瘤超声诊断整体效能,但在实际诊断中需注意加强子宫腺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及附件区包块的鉴别诊断[2-3]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检查中采用经阴式超声、经腹超声联合检查模式,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显著,且可有效鉴别患者子宫肌瘤类型,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可行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婷婷. 经腹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及灵敏性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4):173-174.

[2] 于珞.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0):87-89.

[3] 叶津津. 经腹超声及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效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8):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