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425000
摘要:药学专业是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药学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使其具备从事药品生产、质量检验、药物调剂、合理用药和销售药品等能力。药学专业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该培养模式已成为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校企合作在双赢基础上长效发展,对于学校而言,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通过企业生产环境和文化的熏陶,加强了其职业人格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今后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对企业来说,可以有效地为企业储蓄一批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以实现企业长足发展。鉴于此,药学专业校企合作应怎样紧密对接,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们急需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药学专业
近年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充满生机,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与制药相关企业签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主要为企业提供药品储运、销售和制药等一线的药学技术人员[1]。随着双方的合作不断加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正在从探索中走向成熟。高职院校进行“三教”改革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而人才培养质量也决定了改革成功与否,把握好“三教改革”也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2]。因此,当前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需要明确新时代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意义。
一、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内涵
校企合作背景下,“三教”改革的内涵体现在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三方面。
教师
教师作为教学计划实施的根本和源头,是教材编写、选择、教学理念落实的主体。高职院校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以此促使职业教育发展紧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发展受到教师水平影响,大部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双师型高素质队伍[3]。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数量不足,有些院校师生比例明显不平衡。另一方面,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需要提升,通过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配备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可解决教师队伍素质问题,明确教师建设渠道。
教材
高职教育中,教材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选择好教材十分重要。职业院校教材建设内容和社会需求不相匹配,与实际脱节,教材选择也不够规范,尤其缺乏线上线下一体化教材。一方面,对于教材内容,可以与企业合作编制符合实际的新教材,定期修订,符合产业发展要求。另一方面,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材进行改革,采用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教材并搭配信息化资源使教材具有实操性,凸显职业特色。此外,建立信息化课程,实现信息化教学。
教学方法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教学方式是核心,也是人才培养实现途径。通过探究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学到实用性知识和技术,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校企合作下,围绕学生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三教”改革
(一)课程教材改革
第一,基于专业特点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方向,确定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药学专业核心课程的确定取决于专业特点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方向。通过对药企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明确符合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内容和实训课程。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企业与学校共同论证课程开设的合理性,不合理的教学内容要修改,无用的内容要删除。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校要关注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变化和国家对职业岗位新技能的要求,及时与制药企业一起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导向性。
第二,以实训项目为载体,实现教学做合一。将制药理论知识与药物的生产过程相结合,将教学和生产领域融为一体,不但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药剂学中制作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注射液等都可作为典型的实训项目,而且这些项目也是制药企业常做的各种操作。此外药物化学里合成药物操作和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都可以作为实训项目。在进行实训项目教学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示范演练与实际操作的衔接,充分做到教、学、做相结合。
(二)教学方式改革
第一,基于校企合作模式,课程教学与企业培训相结合。企业未来一线骨干人才就是现在的大学生,如何尽快实现大学生与企业工作零距离的对接,是高等院校首要考虑的问题。零距离的对接就是要企业培训深入校园,工程师和营销专家走进学生的课堂中,拓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学生既能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又能从企业那里获得与岗位相关的技能知识。
第二,基于校企合作模式,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目前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教育很欠缺,而企业所看重的恰恰就是职工的职业素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鲜明的企业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将职业培训和企业的精神文化贯穿于专业知识学习、技能实践和素质教育三者的教学过程中,不但使学生熟悉未来制药企业的职业要求,而且还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和拥有良好的企业道德观,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学习与工作相结合,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针对药学专业具有专业性强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学院规定大二第一、二学期的第13、14周为企业实践周,学生到医院药房、企业车间或药店进行顶岗实习。大一学期结束后,暑假学校安排一个月的药企实践锻炼,学生到药厂参与药品制剂的整个工作流程或者到药店进行药品的销售,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并且也能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体协作能力。大学生在与企业职工和病人的接触中,体会到人际关系和团体协作的重要性,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做好铺垫[4]。
第四,教学方式改革。四大化学实验中验证性内容偏多,如无机化学中的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平衡;有机化学中醇的化学性质、酚的化学性质等。这些实验内容琐碎,实验器皿众多,不但增加了实验准备人员的工作量,也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构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后,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各个验证性实验的联系,整理规划为全面考察多个化学理论的实验。如将无机化学中涉及四大平衡的所有验证性实验整合为综合考察四大平衡相互转化关系的“化学平衡理论及其性质”实验,逐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深化。学校大多以重复性,验证性实验内容为主。为保证实验内容的科学性、连续性和实用性,结合药学专业实际,构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后总学时增加,增加的学时主要集中在综合性实验模块和研究性实验模块部分,并且以综合性实验内容的增加为主。通过大量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训练协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掌握知识的创新,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实验素养。依托学校云课堂平台教学系统,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我们将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基本实验模块和综合性实验模块内容进行全程录像,并配备教师的语音字幕讲解,上传至云课堂平台。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观看录像,根据录像内容撰写预习报告,提出课堂讨论问题。根据课前掌握的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结合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于实验仪器、基本操作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师资队伍改革
首先,加强教师学习,丰富教学经验。高校院校的教师应充分借助学校提供的学习、进修机会,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水平,适应高校药学教学需要。其次,高校院校应实施定期顶岗实践制度,指导教师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入的接触。药学教师只有在行业企业,才能对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并精准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进而不断提升药学教学质量。最后,高校院校还可以依托行业、企业等,共同建设“双师型”的教师培训基地,充分借助校企合作、专业引领等形式,不断提升高校院校药学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满足当前药学教学需求。
三、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师资队伍是促进教学改革、决定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教学改革可以从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等诸多方面着手,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在实施“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又要注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必须建设一支复合型实践教师队伍。作为一项实际措施,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抓住各种交流与实践机会,在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与技术能力的同时,定期开展教师实践培训活动,为校企合作中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作出贡献。此外,基于培养与输出人才的共同目标,持续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交流互动。学校和企业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在满足双方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促进资源共享[5]。比如,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高校药学专业的带头人,发挥其专业优势,协同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人员制定与当前市场、企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制药企业发展远景目标高度契合。
(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课程在学生与工作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当前,各大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方面还是以教学内容和专业理论知识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想把所有的专业理论知识都教给学生,但理论知识并非高职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也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培养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关键点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重视进一步提炼工作实践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实践需求为依据适当删减理论知识,突出目标需求,增加教学时间进行相应的项目设计培训。不断完善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以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出发点,围绕专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同时体现专业岗位对员工综合能力的需求。
(三)配置实践教学资源
对于现阶段实践教学设置存在问题的解决,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应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采取课堂实践、校内外实践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同时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比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借助“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开展教学,并及时总结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打造企业实训基地,发挥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场地的功能,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深入实际工作。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加强与制药企业的资源互补,比如,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企业人员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企业也可以聘请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内部开展主题讲座,通过加强合作促进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
(四))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采用的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很难真正融入到课堂里。长此下去,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上课无法专心,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强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讨论,给每组设置一个问题,让他们围绕这一个问题自己思考解决办法,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设置的问题中涵盖需要学习的知识,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同时掌握医药知识[5]。而且在每堂课结束之后教师都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个问题,在下一堂课的时候进行小组抽查讲述,这个问题中可以包含下一课堂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充分给予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时间,引导他们不断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对药材的分辨学习中,尽量找出每一个药材的实物进行展示,尤其是那些容易被混淆的药材,可以把两者同时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近距离的接触到药材,并提问学生两者的不同之处和不同的功效。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眼、手、鼻来对药材做出一个简单的分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完善考核制度
在书本上,关于某些疾病一般会有推荐用药方案的告知,学生若单一的死记硬背,很难实现灵活化使用。基于此,在这类教学中,可选择情境演练的方式,假设某种疾病患者到店购买药物,学生可结合患者的疾病,针对性推荐用药,打破教材的限制。总而言之,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考核时,要把学生的实践应用和理论知识放在同一位置,摒弃从前专注分数论的思想,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学习到专业技术,将来成为一个专业的医学人才。
结语
总之,药学专业在国家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带动下健康蓬勃发展,高职院校顺应时代趋势加大对药学专业的重视与支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加快推进教学改革,如此才能提升校企合作的效率,发挥二者合力作用为社会培养专业化、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升伟,李桂云,张丽莉.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合作新途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07):103-105.
[2]周香.提质培优视域下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才智,2022(02):176-179.
[3]黄鑫,黄瑞海,张春凤,赵裕明.涉农高职校企融合赋能“三教”改革的载体路径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12):47-50.
[4]王海英.高职院校康养人才基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三教”改革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24):6-7.
[5]曹婷,孙鹏伟.“三教改革”推进下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4):80-84.
课题名称: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三教”改革研究,课题编号:YZ21YB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