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摘要:在小学的基础教育中,设置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是学校实施劳动教学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所有课程的开展均以相应的学科教学资源为基础,对学科教学资源的欠缺也将限制劳动教学的实施。要更好地推进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展和使用,就需要更加明晰学生、老师、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四方面的复杂性。目前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主要内涵有以下三个:家校场域资源是基本;学校社会场域资源是重要;教师自身经验为发展向导。劳动德育与学科资源开发和使用的基本路径包括:一是因地制宜,发展学校场域与特色优势资源;二是协同教育,增强教师家庭合作与学社共育能力;三是内外兼修,提升教师学科素质;四是深度挖掘,突出学校主导地位。
关键词:中小学;劳动教育;生命活力;课程资源
引言:从劳动教学的视角,教学资源可大体包括涵养理念性社会劳动素质的教学资源和提高实用性社会劳动素质的教学资源二大类。前者主要以培养学生合理的劳动价值理念、劳动心态、劳动文化精神等理念性的责任意识为重,而学生则重点是培养和改善学生的基本劳动素质与良好习惯。教学资源的研发,以教学资源为主体形式;实用性教学资源的研发,则重点在保证教学资源的目标取向,并尽量避免对教学资源的盲目拔高。
一、新时代中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的背景与意义
1、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劳动素质教育的重大论断,注重于把社会主义劳动素质和社会主义劳动观念、社会主义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将品质教育工作摆在了主要地位[1]。新世纪的劳动教育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含义,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尤其是二零二零年《有关全方位推进新世纪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若干意见》)的发布,更加为全方位推进创新时期劳动教育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指明了基本遵循。劳动教育是为人们独特的提供物质财富和发展精神财富服务的基础性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是教学的本真,而劳动教学的基本价值内涵就是以劳教育。《意见》中强调,中小学要将劳动教素质教育目标上升至与德智体美群同等的国家战略高地,将成为培育中小学生身心与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作为整个中学教育发展阶段可有可无的一部分。透过进行劳务教学,让学生建立合理的劳动价值理念,强化劳动意识,在未来生活中可以利用劳动技术和专业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2、培养全面发展的教学需要
在新时期背景下,育人的价值要义就是以劳促全,即引领青少年学生坚持信念、锤炼过硬本事、增强责任承担,茁壮成长为有理念、有本事、有责任的时代新人。我国人民用辛勤和才智铸就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和璀璨耀眼的中华民族社会主义文明。中小学生通过劳动教学,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用辛勤的劳作换来美好的未来,深刻领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价值真谛。通过劳动素质教育,学生要学会动手,勇于参加体力劳作,要在劳力上劳心,注重体脑融合。新时期的劳动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使广大青少年学子掌握劳动基本知识与技术、强壮劳工体魄,还为了使广大学生在劳动实际中使用、检测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知行一体,规避了劳与学的分开,在劳其筋骨中练就了过硬本事。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及创新的推进路径
1、家校场域资源是基础
学生的活动场域和家庭区域都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地,而相比于学校活动场域中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来说,学生对家校场域中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更加了解,所以家校场域中的活动教学资源也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带动学生深入思考。所以,学校老师在研究和运用劳动教育课堂资源内容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并充分发挥家校场域中教学资源的基本功能[2]。
劳动教育注重学生身心活动、手脑运用,因此老师在劳动教育培训资源内容的选用方面,注重于给学生创造亲历实践、参与实际劳作活动的机会。比如,在家庭活动场域中,老师应该抓住学生收拾卧室、洗碗与拖地等日常生活的家务劳动资源;而在校园活动场域中,老师则应该抓住装饰课堂环境与打扫卫生、绿化校园和整理学校的空余区域等劳动资源。通过课堂装饰和校园氛围美化这一类劳动资源的利用,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实际劳作经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志与社区意识,从而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性。学校空闲场地资源有很大的可开发性,如果该校加强自主规划,合理使用该类资源。
社会场域资源是重点
活动场域中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学校的综合实验基地、活动场所,以及科学工业园区等各种实验场地均为该校大量劳动教育课程资料的主要来源。在实验场地资料的支撑下,学生亲身参加劳动的渠道也较为多元。随着劳动教育实验场地自身特性的差异,学生也可以得到不同的劳动感受。同时,如果在当地社区活动场域中具备了学农实践基地、学工培训基地以及服务性劳动培训基地三种教育资源,该校也可以对这三类课程资源加以全面的研究和运用,以提高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效果。
增强当前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质的好坏,从根本上直接影响了其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程度。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其自己的专业素质训练工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积极推动自己能力的发展[3]。首先,教师要积极查阅与劳动教学理论和课程资源开发、运用方面有关的文献,并利用线上线下等渠道开展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经验积累,以提高自己开发和运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能力。因此,教师既可利用高校提供的各种教学机会,在学术探讨中培养,也可积极地向周围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和运用方面实力较强的老师和教研员等交流学习,在沟通互助中共同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当前在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困难以及存在的现实问题,大多都与对劳动教育资源目标认识的偏差有着较大的关联。在劳动教学资源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时刻坚持为注入生命力的教育目标,是实现劳动教学资源发展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目标的基本前提。
参考文献:
[1]张旸,陈珊珊.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困境与本真复归[J].现代教育管理.2021(11).
[2]吴玉剑.论劳动教育与时代新人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27).
[3]张利钧,赵慧勤,张慧珍.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特征与价值意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