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经济学院网络学院 海南海口 571127)
摘要:近年来形成性评价模式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其主要针对语言文学类科目,数学、物理等理科类的科目还在采用老旧的终结性评价模式。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不仅能够提升课堂上的教学成果,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信心,形成性评价体系是学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可以激起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信心,推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对理科类科目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究,对形成性评价在《高等数学》的课程教学上作出了基本的探究。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究
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大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我国在教育领域也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形成性评价的教学与老旧的终结性评价教学相比较,其能够根据学生们在平时的课堂表现、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等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连续性观察、研究进而做出的评价。《高等数学》这一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大学生的必修科目,其基于高中所学的数学基础上更难、更深,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是目前教育领域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新型研究热点,同时也是目前我国课堂进行改革、创新的方向。
形成性评价体系
形成性评价的概述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观察、记录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以及对获得的成绩所具有的态度、反应等等”总结出来的评价,是在观察、探究、思考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而所做出能够实现持续发展的评价。主要目的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能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培育学生相互间的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能够从被动接受评价的一方变成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变为能够自己改变,主动接受的一方。
形成性评价的优势
形成性评价能够让教师知道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使教师有效地改善教学模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可变的评价模式,需要在放松、开放、愉快的环境当中进行评价[1]。形成性评价侧重于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整体的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探究,进而进行综合性评价。这样的评价形式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学习信心,提升学习效率。所以,对于各校高等数学的教学以及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情况来讲,将“形成性”评价作为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能够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学习效果,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推动学生综合发展能力。
终结性评价的缺点
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高等数学教学常常根据学期期末的考试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结果。这样“终结性”的评价标准是固定且简单的,方便实施,最终的学习成果评价显而易见,教师能够以学生期末试卷的成绩来对学生高等数学的学习进行最终的评价,可以根据试卷的不同题目种类(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计算题、分析题)根据不同的占分比例整合在一起,进而了解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所具有的问题,由此根据不同的问题实施具体的教学模式[2]。事实证明“终结性”的评价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约束性,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注重结果、轻视过程,仅仅通过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就评价学生的所有学习成果,学生的学习过程没被重视,这样一来不能够使学生创建良好的自信心,同时也不能使教师全方位的去了解学生。
在我国目前教育教学创新改革的形势下,单调的“终结性”评价不仅不能满足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而且很大情况下妨碍了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这种教学并不适合新形势下高等数学科目的教学。“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的实施给各大高校带来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讲这种评价教学形式,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评价,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基础薄弱
伴随着各大高校生源的不断增加,生源的整体质量也随之下降,学生相对于数学这一学科基础薄弱,数学的基础各不相同,数学成绩也参差不齐,很多的学生在高中时期没有建立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同时没有应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数学这都导致学生们对学习数学的能力相差很大。高等数学的学习中理论知识比较多,像概念、公式、定理等都很多,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一些学生学习起来会具有很大的难度,例如在学习复合函数和初等函数、隐函数求导、不定积分等内容会有很多的学生学不进去选择放弃,高等数学的挂科率也会增加。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学习目标,高中数学基础比较差,导致不知道如何去学习高等数学甚至讨厌学习数学[3]。
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为止我国很多学校在进行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担当主体地位在前面为学生们讲授高等数学的知识,但是很多学生在讲台下被动听课,有的学生“左耳进,右耳出”,有的学生在下面睡觉、玩手机、唠嗑。教学内容过于单一、老套使学生丧失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应该着重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基础知识点的介绍、例题的分析、课后习题的选择、作业的布置、教学内容的安排、理论概念的证明,对这些方面都缺少进一步的探究、创新,每个专业学习的都一样,不具有自身的专业特点,缺少培养大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一)打破传统教学目标
因为不同级别板块的高等数学学习目标设计范围过于广泛,对于这样在一个时间段一直根据一个固定的高等数学教学目标来施行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常常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盲目地去追赶教学进度,进而轻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实际效果[4]。所以各个院校对于高等数学的教学应该先去了解学生们真实的水平,要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觉得目标具有可实施性。例如在定义以及定理的学习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目标设定的具有计划性、阶段性等等,将形成性评价形式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课堂中去,有针对性地去实施相关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将高等数学的各个方面仔细分类,最后在教学中解决问题。
(二)敢于创新,结合实际实施可行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应该是通过学生真实的数学水平以及学习数学的能力来确定的,不应该脱离了现实。总的来说就是可以经过将相同目标下不同专业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情况来制定一个适合学生的“评价标准”,同时通过“评价标准”来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更加方便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教师要通过观察不断地完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等等,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调整自己不好的学习习惯。
(三)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我国在教育领域一直以来很重视高等数学的教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学习“成果导向教育”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从教师中心转为学生中心,从知识导向转向能力导向,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切实培养与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构建“实践、应用、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与体系。教师应该打破以“教”为主的灌输式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研讨式课堂,让课堂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知识探究的气氛,既有理论的知识,又有知识的应用,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生动、形象。
(四)高等数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为将高等数学课程与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中要贯穿“全课程、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将形成性评价体系深度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理念之中,对学生在学业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业理想,个人学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知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进行引导。在“形成性”评价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将价值导向与知识导向融合在一起,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高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案例分享将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所蕴含的不同元素等融入数学知识教学中,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促进师生的交流互动。案例教学法相比传统的知识讲授法更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更为理想。可见,在开展高等数学“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的教学模式是必要的[5]。
1.提出问题
教师借助多媒体制作我国航母研发小视频,同时简述中国海军自主研制航母研发历程,借案例提出“尝试计算战机安全滑跑距离”的问题,为引入本课知识点教学作铺垫,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另外,在让学生探讨如何求解战斗机安全滑行距离问题的基础上,引入“可分离变量方程”的定义,引导学生探讨算法。
2.解决问题
通过分析战机安全滑跑距离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描述,建立数学方程,进而引入可分离变量方程的定义,探讨“可分离变量方程”的求解方案,归纳出求解“可分离变量方程”通解的常用方法。通过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行探讨,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探究算法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动画演示不断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6]。教学过程以学生探索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结合提问、讨论、小测试等方式实施教学,充分促进学生互动,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其形成严谨的思维。
结束语: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中整个过程的评价,其更加的全面、合理。在教学中,施行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教学双方进一步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同时教师也能够不断的优化自己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模式。高等数学在形成性评价的教学体系基础上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使教师的教学质量能够得到学校的有效评估,进而实现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海口经济学院校级教研教改课题 项目编号Hjyj2020036
参考文献:
韩一士, 李国军, 范英盛.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 文化学刊, 2017(05):100-104.
郭晓晶, 赵艳芳, 吴骋,等. 基于翻转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实践与评价[J]. 中国卫生统计 2018年35卷4期, 613-615,617页, ISTIC PKU CSCD, 2018.
田巍, 张敬, 李强. 基于课程平台的高等数学课程教与学的探讨与实践研究[C]//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一). 2019.
[1]王红丽, John, CHEN. 注重学习过程考核的加拿大微积分课程教学——布兰登大学的微积分课程教学给我们的启示[J]. 大连大学学报, 2019, 40(6):4.
董庆华, 王成伟. 马尔科夫链在高等数学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Advanced Mathematics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Markov Chain[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8(8):314-320.
陈丹丹. 高等数学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方式初探——以医学物理专业"线性代数"课程为例[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000(003):87-89.
作者简介:闫岩(1984.10),女 汉族 吉林省辽源市人 海口经济学院 理学硕士,讲师,从事动力学系统,神经网络等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