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军区总医院北京路医疗区眼科,乌鲁木齐 830000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发病率高,可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严重并发症,对人们的健康危害较大[1]。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我们对住院的50例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6岁。全部病人血压均高于140/90mmHg,并发高血压危象者8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者34例,以收缩压-舒张压增高为主者16例。诊断高血压病史5个月-20年。高中以上文化48例。
1.2护理干预
1.2.1高血压病知识宣教
针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当的方法,护士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发展后果、治疗原则、预防措施、血压监测的方法,特别要向患者宣传高血压病发病与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 钠盐摄入过多、体力活动少等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告知患者生活调节在高血压病的治疗、预防中的重要性。利用给患者注射、发药、晨间护理时进行健康教育,这样可以使健康教育进行得更自然、融洽,同时也避免了患者接受治疗时的紧张情绪。每周组织一次患者座谈会,以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情况,并且增加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1.2.2心理指导
每日深入病房与患者谈心,给其讲解心理因素与血压的关系,做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特别是对性情暴躁、情绪易激动患者,要指导患者注意性格塑造,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情绪稳定,心境平和,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遇事要沉着冷静。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如向朋友、 亲人倾诉或倾听优美的音乐,使心情轻松,以保持血压稳定。另一方面要注意改善人际关系,建立规律性工作、生活、休息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 每晚睡眠不少于8小时。
1.2.3血压监测指导
高血压病患者自备血压计,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讲解测血压时必须掌握的四项原则,即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以及动态监测24小时血压的意义,做好记录,以便于医生指导临床用药。
1.2.4健康饮食
教育强调低盐饮食(食盐摄人量每日不超过5-6g)、低脂饮食(少油腻,少食动物内脏)、低胆固醇、低嘌呤饮食,宜食清淡,少量多餐,对于嗜烟酒者戒烟,控制饮酒,调整饮食结构,如多摄入含钾钙丰富的食物,合理饮食对高血压的防治起重要作用。通过指导病人对高血压饮食知识掌握达到90%,戒烟,每日饮酒男性不超过20-30g,女性不超过15-20g。
1.2.5适量运动指导
应教会患者掌握调节适度运动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以及运动时间、强度和频率。可选择快步走等有氧运动;也可选择打太极拳、散步、练气功等运动量较小的活动,还要结合自己血压变化和患者的自觉症状来调节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量以运动中稍微出汗、轻度呼吸加 快、运动后次日晨起感觉舒适、无持续性疲劳或其他不适为度。
1.2.6规范用药
早期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先使用镇静药,提高睡眠质量,解除情绪紧张和烦躁,多可使血压降低。在使用降压药时,应从单一的小剂量开始。经一段时间治疗后,再根据血压水平适当增减剂量,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中、重度高血压多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受损,应选择其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索转换酶抑制剂,也可适当联合应用利尿剂,并根据血压变化适当增减剂量。若患者经济条件许可时,可选用长效制剂,以提高患者依从性,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对血压较高者,血压应逐步降低,避免药物使血压骤降引起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要学会自己测量血压,以便及时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增减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物[2]。
1.2.7出院后管理
为患者制定详细的自护计划,要学会自我护理技术。学会家庭测量血压,定时、定位、定血压计。坚持服药,勿随便停药、减药,观察血压变化,使血压维持在理想水平,及时同社区责任医生联系,接受指导,并定期去医院复查。如果在服药过程中血压下降过快,同时伴有头晕、头昏等脑部缺血症状应积极寻找病因及时就诊,调整药物。创造良好的和谐家庭氛围,勿发怒生气、保持心情愉快、平稳乐观,冬季注意保暖,避寒冷刺激等。
1.2.8休息、活动的健康教育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平时可适当活动,如散步、养花、读书看报,从事有兴趣的娱乐活动,以放松身心,减少压力;肥胖患者还应通过运动来减轻体重,控制血压。通过指导,患者活动后无任何不适。
2结果
从资料中,我们重点关注护理干预组高血压病患者的再住院率。护理干预组再住院高血压患者为9例,对照组21例,再住院率两组分别为18%和42%,护理干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表1两组高血压患者再住院率比较
组别 例数 再住院人数 再住院率(%) P
护理干预组 50 9 18
对照组 50 21 42 < 0.05
3讨 论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进步,原发性高血压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护理心理行为的干预,因其具有减轻症状、降低血压、 减少用药、稳定疗效和改善预后等作用。高血压病是一种身心疾病,社会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病的形成和治疗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高血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中,肥胖、钠盐摄入过多、大量饮酒、吸烟、高脂饮食等是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而改变或控制的,对轻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就能使血压降到正常水平,而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健康教育。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患者在过去几十年的生活中形成的习惯行为,并不容易因他人的干预而有所改变,护士必须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加以指导,同时提出患者能遵循易行又符合患者生活要求的健康生活方式,解释改善生 活方式的意义,使其自觉付诸实践,并长期坚持。
参考文献
1蔡中敏.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山西医药,2019,11:979-980.
2屈学勤.高血压病患者护理干预新观察.实用护理学杂志[J].2020,01: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