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如何优化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双减”政策下如何优化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

周俊

晋江市陈埭镇烟浦小学 福建省泉州市 362211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竞争的日渐激烈,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背负了极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不仅来自于学习和教师,而且还来自于家长,像是课外培训班、课外兴趣班等等,都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负担,这对于学生的心理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随着我国当前“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加之素质教育以及核心素养理念的不断完善,对于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也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的重点改革方向之一。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的重要性

对于数学教育来说,由于数学知识相对来说过于抽象,加上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不足,因此很多学生觉得数学相对较难。加上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更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当前以核心素养为主的素质教育的要点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尤其是对于数学教育来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抽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也一定要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为主,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效。

而作业作为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大部分教师都忽视了作业的有效性,反而认为作业应当为考试而服务,因此设计了大量以考试为基准的作业。这样的题海练习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还很容易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

现代学生的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受到传统的所谓“起跑线”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思维都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尤其是随着当代社会的竞争日渐激烈,以及家长的攀比心也更强,因此大部分家长都盼着孩子早点成功、快点成才、再学多点。除了学校的日常教学外,家长还会给孩子去报一些所谓兴趣班、特长班、课外辅导班,而过多的作业也让孩子背负着更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学校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依然在以成绩来评判学生的优劣,从而让学生产生功利心,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学模式的反思和完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以及社交压力。在多重压力的挤压下,虽然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但仍然会出现只会读死书、不会应用知识的情况,进而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

为了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双减”政策,对小学阶段作业布置的内容、形式以及数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给小学作业设计的优化指明了方向,让小学阶段的作业设计变得更加有效。毕竟对于小学生来说,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打好认知基础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数学教育,学生的兴趣更能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不管是在教学还是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都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为核心,充分体现出知识的应用价值以及其和生活的关联,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生活化,才能确保作业设计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能力,让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

与此同时,由于学生之间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也要做好作业的分层设计工作,让作业变得更加灵活、高效,更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挑战需求。而且教师还需要不断完善作业评价体系,让学生从作业中得到自信、展示、表现以及交流,确保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立足“双减”政策优化作业内容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优化作业内容,不能出现机械重复的抄写任务,要给予小学生具有一定探究化、生活化、交流化的作业任务,推动小学生在家自主学习与亲子互动,让小学生开开心心地完成作业内容。因此,教师要考量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现实生活的契合性,以此为出发点去设计作业内容,让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切身参与,借助自身的主体能力与家长付出实现高效认知。

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三章“数花生”为例,花生是小学生较为熟悉的一种食物,因此教师可以在设计课下作业时让小学生在家中亲自数一数,利用小学生的“数花生”活动去帮助小学生认识 1~20 之间的数。例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为小学生安排四项作业,且将相片在微信群中展示。第一,数出 12 个花生,然后拍照;第二,将 12 个花生,分成 2 个一组,然后拍照;第三,将 12个花生,分成 3 个一组,然后拍照;第四,将 12 个花生分成 4 个一组,然后拍照。这样,小学生就会在数来数去中慢慢熟悉和强化 1~12 这几个数字,而且将花生以 2、3、4 个为一组进行分组,能够为后面小学生进行“乘法和除法”做好提前准备,因而较为有趣与有效。

三、立足“双减”政策优化作业质量

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双减”政策不仅要求教师提升作业内容的生活化与探究化,还要注意作业质量的高端化,向作业设计要“质”、要“量”。“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少留作业,这个很好做到。然而,教师如何在“质”上做文章就具有一定的开展难度,作业设计要与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与体系构建具有较大的针对性,能够为小学生的主体认知与后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能力辅助。

以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四章“铅笔有多长”为例,“铅笔有多长”一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小学生学会如何测量生活实物的长度或大体估算出生活实物的长度,因此,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测量方法,教师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中亲自教会小学生如何测量,还要让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进行多次实物测量,以此强化小学生对测量技巧的熟练程度。如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测量自己家中筷子、勺子、叉子等的长度,也可以让小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测量盘子、碗等圆形餐具的直径,让小学生掌握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测量方法。然后,让小学生将测量筷子的视频与测量碗直径的视频发到微信群中,交流一下。这样,小学生就会在常规测量与创新测量两种难度不一的作业任务中进行积极探究,因而能够在家长的帮助下提升小学生的测量技巧。

四、立足“双减”政策优化作业效果

“双减”政策不仅要求作业设计拥有良好的内容指向,还要有较高的质量诉求,能够为小学生的后续成长提供强大的知识支持与能力支持,更要具有较高的活动效果。实效性既是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的价值诉求与目的诉求,也是教师优化作业设计的基础保障。因此,教师应积极考量提升作业设计实效性的科学方法,采取趣味作业、亲子作业、探究作业以及游戏作业等方法提高作业效果。

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章“长方形周长”为例,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长方形以及周长,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使用米尺,将自己家中茶几的长、宽以及周长都测量后或计算后记录下来,并拍成视频发送到班级微信群中。在视频中,小学生需要清楚地说出茶几的长与宽的具体数字以及计算出周长的数值。教师也可以仔细看一遍视频,看看是否有小学生将周长计算错误。这样,小学生测量茶几的长、宽,还要计算出茶几的周长,不仅有家长的指点与监督,还要教师的最后视频验收,因而非常有助于小学生测量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共同发展。

结束语

作业设计“双减”政策的出台为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与新的教学目标,唤醒了教师对作业设计的质量诉求与效益追求,于是教师积极行动起来,纷纷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将创新思维与核心素养理念应用于作业设计之中,力求创设出最科学的作业设计,以此积极践行科学育人观,优化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因此,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与“双减”政策的双重需求,积极探究作业设计最优化设计途径,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彦,文春蓉.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46-49.

[2]罗芳婷,陈上仁.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6):115-117.

[3]季仲彬.优化作业设计 放飞学生潜能: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1(7):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