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北机场一次大雾过程观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8
/ 1

重庆江北机场一次大雾过程观测分析

谯明涬 1

单位信息:民航西南空管局重庆空管分局,重庆市,邮编 401120

摘要:大雾天气的出现会导致主导能见度不同程度的减小,对机场的飞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2022年2月11日早上重庆江北机场遭遇了一次大雾天气过程,本文利用气象自动观测数据对此次天气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总结了观测工作在此次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雾,重庆江北机场,气象观测


1引言

雾是由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在一定条件下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造成,它的出现能导致能见度能见度不同程度的减小(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2012)。而主导能见度是确定飞行天气状况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确定机场是接收还是释放飞机的重要依据(陈玉雪,2021)。雾是航空事故的最大诱因,能否提前预报大雾的生消,使航空工作人员作好应对的准备成为问题的关键(李秀连等,2008)。因此,通过研究大雾的生消物理机制,精准地预报处大雾的生成和消散时间对航空器的飞行安全保障、机场的正常运营非常重要(陈玉蓉,2020)。

雾的形成需要满足四个要求:大气层结稳定,近地面有逆温层;空气中含有充足的水分和凝结核;适宜的风;适当的冷却。由于机场的地理位置和下垫面特征,在机场区域形成的雾主要是由辐射冷却形成。在冬季大雾的生成时间通常是在夜间到清晨这一时段,由于白天温度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到夜间温度下降,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减少,由于冬季夜晚更长,地面失温更多,使得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在后半夜到清晨凝结成雾,清晨气温最低,雾气也最浓。

2 大雾天气过程观测

雾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气团雾和部分雾,重庆地区多以辐射冷却雾为主。由于重庆地区山地众多,在靠近重庆江北机场第三跑道处有高山阻隔,形成水汽的累积,另一方面,2022年2月11日当天重庆江北机场从夜间到早晨的风速值主要位于1-2m/s之间,风速很小,微风条件更有利于雾的形成。

如图1所示,从2022年2月11日1时起,主导能见度由8000开始逐渐下降,整个变化时段的趋势呈V字型,在09时主导能见度达到一天中的最低值900m,随后开始逐渐上升,在17时重新恢复到10000m。

624170da16d50_html_ba095f95318a1b66.png

图1 2022年2月11日重庆江北机场主导能见度变化

从图2可以看到,场面气压和修正海平面在大雾天气过程阶段开始前到大雾结束都是处于稳定上升趋势,场面气压从970.8hpa增加到了975.2hpa,修正海平气压从1019.6hpa增加到了1024.2hpa,随后场面气压和修正海平面气压在11时开始下降。

624170da16d50_html_8e0394409d2cd0c2.png

图2 2022年2月11日重庆江北机场场面气压和修正海平面气压变化

结合图2、图3来看,温度的变化幅度并不明显,在大雾天气过程的结束时段才开始有较为明显的上升;气压的变化会引起露点的变化,因此露点在大雾天气过程前期有着明显的升高,变化趋势也与气压的变化一致,随着露点与温度值逐渐接近,说明空气中的水汽逐渐达到饱和,在5时,温度与露点值达到一致,空气达到饱和,此时的能见度为6000m,随后空气一直保持饱和状态直到11时,在此阶段,雾气逐渐变浓厚,主导能见度下降幅度变大。

624170da16d50_html_a9537df8b6e3d065.png

图3 2022年2月11日温度、露点、以及相对湿度的变化

由于8时52分起,机场的主导能见度下降到1400米,紧接着在又迅速下降到700米,从轻雾变为大雾,

从自动观测数据来看,本次大雾天气过程并没有持续很长的时间,能见度低于1000m的时间集中于早上8时-9时,同时还有部分雾的存在。有利于形成雾的大气状态一旦消失,雾就消散了,随着白天温度的逐渐增加,气压减小,露点降低,温度露点差增大,空气逐渐由饱和变为非饱和,其消散过程与形成过程正好相反。随着雾气的迅速散去,能见度迅速上升,机场也恢复正常运行。

3 总结

本次大雾过程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对重庆江北机场的影响较小。在秋冬季节,大雾出现的几率也是有明显的增大,在夜间到清晨这一时段是大雾出现频率最高的时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特殊地形条件形成的雾气,如重庆江北机场第三跑道处山势所形成的雾气,其形成和消散过程会比辐射冷却雾更为迅速,需要观测员们提高警惕。


参考文献

[1]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AP-117-TM-02-R1,2012.2.28

[2] 陈玉雪. 日照机场大雾气候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8):2.

[3] 陈玉蓉. 四川盆地低能见度天气的变化分析及其对机场运行的影响[D]. 中国民航大学, 2020.

[4]李秀连, 陈克军, 王科,等. 首都机场大雾的分类特征和统计分析[J]. 气象科技, 2008, 3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