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47000
摘要 目的:探究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效果。方法:从我院近两年内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62例,平均分为A(对照组)、B(研究组)两组,各31例,两组患者在康复期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心理健康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B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恢复情况优于A组,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助于改善其心理问题,提高康复护理质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论;心理健康;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
导致患者患上精神分裂症的诱因较多,有一定程度的遗传性,具体病症原因目前尚不明确[1]。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功能受到的损伤程度不同,所以不同患者之间临床症状表现也有着较大差异,常见症状主要有思维情感失常及意识认知功能障碍,多发于青年群体[2]。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常会出现较多的过激行为,做出伤害自身及他人的举动,不仅影响患者及家属的日常生活,还可能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患者在患病后应及时前往正规精神专科医院接受治疗。而对患者的治疗不仅是要消除其一系列的临床病症表现,更要注重对患者心理的疏导。本文探讨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时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所产生的效果,报告内容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精神科近两年内收治的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核对。将患者分为A组(对照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为33~66岁,均龄为(43.21±1.14)岁;B组(研究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为34~67岁,均龄为(43.22±1.13)岁.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均经过相关人员同意,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
1.2方法
A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带领患者参加积极健康的娱乐活动,比如读书看报、漫步、鼓励患者间多进行交流,并定期进行宣教活动,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密切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和不良情绪,当其出现比较严重的情绪波动及过激行为时要进行干预和控制,必要时可服用一定剂量的镇静药物,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
B组患者予以结合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方式。除了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之外,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心理指导,满足其心理需求,以推进治疗进程,具体内容如下:
1.2.1落实基本护理
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及能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影响[3]。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病症变化及每日的精神状态加以重视,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并做好记录。每日按时看护患者服药,防止部分患者出现藏药、停药的现象。接触过程中需对患者保持尊重,注意自身态度,询问其病症情况时应耐心的倾听。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护理人员就需要加强引导,拉近双方的关系,进而在患者发病时更为容易的制止其不良行为。在患者病情较稳定时可加强恢复训练,引导患者重新适应各种社会关系,帮助其树立信心,恢复学习能力。护理人员需要安排各种活动,丰富患者生活,尽量避免其过长时间独处。保证舒适安静的环境,改善睡眠质量,入睡特别困难的患者可服用适量安眠药。
1.2.2积极的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需对每个患者的应激物进行了解,避免刺激患者,饮食也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制定,不可服用带有兴奋性质的食物及饮品。随着患者认知功能的逐渐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情感功能及人际交往能力也将逐步恢复正常。此时的患者更需要保持良好作息及饮食健康,按时休息,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定期锻炼,摄入高营养食物。护理人员此时应将精神护理应用于日常护理中,积极引导患者对生活充满希望,鼓励、肯定患者,并逐渐减少用药量,降低对药物依赖性[4]。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t值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康复护理的B组比使用常规康复护理方式的A组所取得的综合护理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较大,P<0.05。详细数据如下所示:
表1两组患者健康数据评分[分]
组别 | N | 心理健康 | 生理健康 | 社会健康 | 整体健康 |
A组 | 31 | 63.98±1.15 | 62.57±1.26 | 63.96±1.53 | 79.46±1.33 |
B组 | 31 | 85.05±1.42 | 78.06±1.26 | 75.36±1.03 | 85.06±1.63 |
T | | 24.06 | 19.02 | 32.97 | 21.84 |
P | | <0.05 | <0.05 | <0.05 | <0.05 |
表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组别 | N | 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率 |
A组 | 31 | 21(67.74%) | 5(16.12%) | 5(16.12%) | 26(83.78%) |
B组 | 31 | 24(70.00%) | 6(19.35%) | 1(3.22%) | 30(96.77%) |
注: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言行,对患者自身及家庭带来了巨大困扰,有时甚至会出现的过激行为,影响到社会的治安等多方面问题,因此,需给予患者积极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科学护理。积极心理学理论是针对人体不同需要层次提出的概念,运用该理论对患者进行护理能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促进患者各方面认知功能的恢复[5]。本次研究表明,实施结合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与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有明显差异,B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更高,满意度更高,P<0.05。
综上所述,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康复护理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艳玲,廖小华,张献强,刘淑贤,黄彩明,杜淑华,朱海斌.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5):244-246.
[2]陈俊玲.积极心理学理论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21,16(04):87-88.
[3]徐春花,刘华粉.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24):38-39.
[4]苗新香,盛延钦.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12):80.
[5]肖瑾,肖娜.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0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