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中医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观察PVP(经皮椎体成形术)与PK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泸州龙马潭区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KP组(n=335)和PVP组(n=35),PKP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VP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PKP组患者骨水泥注射量高于PVP组,椎体高度和VAS评分均低于PVP组,统计学分析对比有意义(P<0.05);PKP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为2.86%,明显低于PVP组的20%,统计学分析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中可首选及推广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为骨科临床常见病症,以骨组织量减少、骨骼疼痛剧烈、骨折为主要表现[1],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是现阶段临床关注的重点病症之一。本文针对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究,详细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泸州龙马潭区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KP组(n=335)和PVP组(n=35),全部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并确诊为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症,患者无合并其它重要脏器疾病或全身性慢性疾病,且在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实施。PKP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58-79岁范围内,年龄中位数(62.33±3.47)岁,PVP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59-81岁范围内,年龄中位数(61.89±3.5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显著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PKP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首先,经皮穿刺成功后使用骨钻对通道进行钻孔并置入导针,然后经通道放置球囊至受伤椎体前端并经X线透视监控注射显影剂至球囊内,确保椎体高度满意后将显影剂吸出并拿出球囊,随后,将骨水泥注入其中,经骨小梁间隙保证骨水泥充分浸润到椎体边缘后退针。
PVP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行常规消毒后经由椎弓根进行经皮穿刺,将穿刺针头深入至前三分之一椎体处后,然后贴近椎体中线部位将骨水泥缓慢推注注射其中,待骨水泥浸润骨小梁间隙后停止注射,拔出穿刺针,该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变化情况,一旦发生异常浸润或渗漏时需立即停止推注并进行有效调整后方可再次推注。两组患者术后均行制动并保持平卧位,24小时后辅助患者下床活动,全部患者均行为期7日的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骨水泥注射量及椎体高度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总分5分,0分表示无痛、5分表示剧烈疼痛,分数与疼痛程度呈正向相关性[2];记录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例数并计算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经过Excel2019录入、校对和分析,随后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计算和分析,根据不同资料类型、检验目的分别进行t检验法、卡方检验法,P>0.05表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组别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对比
PKP组患者骨水泥注射量高于PVP组,椎体高度和VAS评分均低于PVP组,统计学分析对比有意义(P<0.05)。
表 1 不同组别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对比(x±s)
组别 | 例数 | 骨水泥注射量(ml) | 椎体高度(mm) | VAS评分(分) |
PKP组 | 35 | 5.14±0.63 | 20.11±2.26 | 2.15±0.32 |
PVP组 | 35 | 3.98±0.56 | 25.96±2.37 | 4.22±0.25 |
t | - | 8.141 | 10.568 | 30.157 |
P | - | <0.05 |
2.2不同组别下骨水泥渗漏率的对比
PKP组患者骨水泥渗漏1例、骨水泥渗漏率为2.86%,PVP组患者骨水泥渗漏7例、骨水泥渗漏率为20%,统计学分析对比有意义(X2=5.081,P=0.024<0.05)。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在骨科临床发病率中的占比呈逐年攀升的态势,当下,临床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多为微创治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通过自主搭建椎体通道、使用球囊辅助椎体高度恢复实现椎体功能的矫正和恢复,而经皮椎体成形术主要通过导针注射骨水泥的方式对椎体进行矫正和恢复,但受穿刺针相对较粗、方向控制精确度要求高等因素影响[3],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更符合脊柱恢复生理需求,因而治疗效果亦更加理想。本研究结果显示,PKP组患者骨水泥注射量高于PVP组,椎体高度和VAS评分均低于PVP组,可见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提升骨水泥注射量,减小椎体高度并减轻患者疼痛,另外,PKP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低于PVP组,可以了解到,相比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来说,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骨水泥渗漏率更低。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中大力推广并使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以有效保障手术效果,促进患者骨折康复。
【参考文献】
[1]沈永乐,王景续.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3):69-71.
[2]林懿辉,李洁冰,郭跃跃,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3):103-105.
[3]蓝开春.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对比分析实践思考[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