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辽宁大连 11603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合并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研究时段为2017年12月-2019年5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接收的35例肝硬化合并肝衰竭患者,给予抗病毒、护肝、补充白蛋白等基础对症治疗;而后严格根据患者疾病不同表现以及心理状况来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1)经治疗和护理后,35例患者肝功能改善幅度较大,P<0.05。(2)经治疗和护理后,35例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得分改善幅度较大,P<0.05。(3)护理前患者满意度为76.6%,护理后为96.0%。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肝衰竭患者,除了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外,还需联合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后期生存率极大提高。
关键词:肝硬化合并肝衰竭;临床观察;护理干预;临床价值
肝硬化属于典型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疾病,由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
病程迁延反复,对患者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导致其丧失解毒、合成、排泄、转化等功能。随疾病进一步发展,患者会出现严重的障碍或失代偿,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腹水、器官功能衰竭等为临床表现[1]。在2017年12月-2019年5月时段内,我院共收治了35例肝硬化合并肝衰竭患者,经对症治疗和优质护理后,患者临床疗效较佳、预后情况较好。现将体会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段为2017年12月-2019年5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接收的35例肝硬化合并肝衰竭患者,其中女性和男性患者分别为20、15例,年龄68-88岁,平均(78.00±8.56)岁。体重45.5-72kg, 平均(58.89±12.48)kg。
1.2方法
治疗措施:遵医嘱实施护肝(还原性谷胱甘肽)、补充白蛋白、输血以及常规药物抗病毒(口服恩替卡韦)等基础治疗。
护理干预:(1)病情观察与处理:严格根据JCL指定标准来识别患者,并对其自我照顾能力、冷热刺激感觉能力等展开评估;例如血压高伴头痛,警示脑水肿发生;腹胀高度、恶心症状,警示上消化道出血。密切观察皮肤和巩膜黄染程度,避免总胆红素超标而加重病情。(2)饮食指导:日常饮食禁止禁食生冷辛辣 、生硬油炸食物,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2]。(3)健康教育:接待患者完善临床和实验室各项检查;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生活环境,对其在家休养期间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认知需求,结合全文参考文献制定宣教方案。在患者入院、住院阶段,主要通过普及疾病知识指导为主。借助以“一对一”的方式开展疾病宣教。宣教过程中注意语言简练,叮嘱患者做好配合,从而提高其治疗积极性。(4)口腔、皮肤护理:指导患者在饭前饭后漱口(5%碳酸氢钠),昏迷者由护理人员帮助给予口腔护理,每日2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床单[3]。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护理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
1.3.2观察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用SF-36健康状况问卷来评价生活质量,共8维度(36条目),0-100分,评分高、生活质量好[4]。
1.3.3观察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满意度评价表共三个等级,非常满意(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家属均乐于接受,无任何反对情况出现),基本满意(患者、家属对此次护理措施的实施认可程度一般,但没有反对情况),不满意(患者、家属对此次护理措施不认可,护理过程中配合情况较差)[5]。
1.4统计学
此研究软件:SPSS22.0版本,变量资料(连续性):“t”计算以“ ”表达。定性数据:“ ”核实后以百分比(%)表达。P值<0.05区间:产生数据差异显著,并且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护理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相较
经治疗和护理后,35例患者肝功能改善幅度较大,P<0.05。见表1。
表1:护理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
组别 | ALT(U/L) | AST(U/L) | TBIL(umol/L) |
护理前(n=35) | 66.33±10.45 | 52.14±6.33 | 45.42±8.11 |
护理后(n=35) | 50.18±5.42 | 40.36±5.45 | 33.45±8.36 |
t | 7.9655 | 8.3433 | 6.0799 |
P | P<0.05 | P<0.05 | P<0.05 |
2.2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相较
经治疗和护理后,35例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得分改善幅度较大,P<0.05。见表2。
表2: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组别 | 躯体功能 | 活力 | 心理卫生 | 躯体角色 | 社会功能 | 肌体疼痛 | 情绪角色 | 总体健康 |
护理前(n=35) | 75.11±1.57 | 80.33±3.41 | 81.75±0.52 | 70.66±4.45 | 75.63±3.11 | 83.45±6.28 | 75.35±1.41 | 82.42±2.17 |
护理后(n=35) | 85.41±2.22 | 88.33±5.41 | 90.58±1.27 | 88.36±5.69 | 87.35±5.47 | 70.38±6.41 | 85.27±5.35 | 91.00±2.00 |
t | 22.4105 | 7.4471 | 38.0658 | 22.6279 | 11.0193 | 8.6166 | 10.6074 | 17.2004 |
P | P<0.05 | P<0.05 | P<0.05 | P<0.05 | P<0.05 | P<0.05 | P<0.05 | P<0.05 |
2.3护理前后护理满意度相较
护理前患者满意度为76.6%,护理后为96.0%。P<0.05。见表3。
表3:护理满意度
组别 | 非常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n,%) |
护理前(n=35) | 20 | 8 | 7 | 28(80.0) |
护理后(n=35) | 30 | 4 | 1 | 34(97.1) |
x2 | -- | -- | -- | 5.1923 |
P | -- | -- | -- | 0.0226 |
3、讨论
乙型肝炎属于当前社会常见疾病,具备一定的传染性,主要由感染乙肝病毒而发病。随疾病进一步发展,极易导致肝脏出现病变从而形成乙型肝炎肝硬化,对患者身心健康、日常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此研究通过对35例患者实施治疗及护理干预,以常规对症治疗为基础,联合病情变化观察等一系列对症干预措施,35例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6.0%;且生活质量各指标得分改善幅度较大,肝功能改善幅度较大,P<0.05。从以上数据可明显看到,护理人员实施精心护理,不仅可以对生命体征及意识进行密切观察,还能通过巡视病房来对患者强化干预,从而及时、有效的发现并发症并处理[6]。另一方面,通过临床观察,还可以帮助我们准确且及时的掌握患者身心状况,从而确保实施的护理措施更贴合患者;让患者意识到有效、积极护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宇,张平,郑渝梁,等.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J].肝脏,2019,24(06):718-719.
[2]罗烨,张金荣.心理干预护理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和护理满意度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8):121+124.
[3]张惠敏.预见性护理改善糖尿病合并乙肝相关肝硬化护理质量和预后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4):136-138.
[4]诸聪妍,卢观婷,祁婷婷,等.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长期预后及生存质量[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8,38(06):736-741.
[5]蔡小萍.探讨肝硬化合并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7,47(06):39-40.
[6]李文娟,宋雪艾.一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6):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