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清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与安全性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7
/ 3

中药清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与安全性评价

廉士水

山东省肥城市老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71601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清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卫生院收治的69名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在遵循患者知情权的基础上采用双盲抽签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清胆和胃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79%,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胃胀、胃痛、腹胀、反酸、烧心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胃镜下胃黏膜组织病理积分,固有层水肿、血管扩张和炎症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明显的药物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 中药清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整体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清胆和胃汤;症状积分;不良反应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临床上比较普遍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含有胆液的十二指肠液逆流入胃,进而导致胃黏膜不同程度的损伤[1]。西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并无特效药物多是对症治疗,患者科学用药普遍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停止用药后出现病情反复的可能性较高。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通过中医解决临床疑难杂症成为当前一种常用的手段。中医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机为胆胃不和,治疗须以利胆和胃、清热化痰为主[2]。本次研究将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卫生院收治的69名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通过比较的形式探讨中药清胆和胃汤的临床应用效果,现作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卫生院收治的69名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双盲抽签将患者分为试验组36例,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3.5±9.7)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9±0.4)年,反流程度:轻度8例、中度22例、重度6例。对照组33例,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4.7±10.4)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2±0.5)年,反流程度:轻度6例、中度21例、重度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1.1纳入标准

①入选病例均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3]中关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标准;②依从性良好;③无药物禁忌;④对于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

1.1.2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②胃肠道及肝胆手术史患者;③腹部检查结果提示胆结石者;④精神疾病或其他全身疾病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法:选取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010032)40mg/次,1次/d;铝碳酸镁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013410)0.5g/次,3次/d,持续用药一个月。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清胆和胃汤治疗,基础方剂:竹茹10g、清半夏9g、大腹皮10g、黄芩10g、青蒿10g、徐长卿10g、陈皮10g、枳实10g、茯苓15g,水煎服,留汁450ml,于早晚饭后服用,持续用药一个月。

1.3评价指标

①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为基础比较两组的主要症状评分;②通过胃镜检查,并于胃窦小弯取组织活检,比较固有层水肿、胃小凹增生、黏膜肌增生、组织扩张、炎症程度,根据严重程度记0-3分;③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愈:症状消失,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超过90%;有效:症改善但未消失,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50%;无效:未达到上述两项标准或症状加重;④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记录基础数据,并以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X±S)与(n,%)分别作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表达;样本结果分别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表明结果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症状评分比较

统计显示:试验组治疗后胃胀、胃痛、腹胀、反酸、烧心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X±S,分)

组别

胃胀

胃痛

腹胀

反酸

烧心

试验组(n=36)

0.49±0.22

0.39±0.11

0.24±0.09

0.46±0.13

0.31±0.09

对照组(n=33)

0.63±0.31

0.50±0.27

0.55±0.18

0.82±0.25

0.52±0.14

t

2.177

2.250

9.163

7.595

7.473

P

0.033

0.028

0.000

0.000

0.000

2.2胃黏膜组织病理积分

试验组治疗后胃镜下胃黏膜组织病理积分,固有层水肿、血管扩张和炎症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胃黏膜组织病理积分对比(`X±S,分)

组别

固有层水肿

胃小凹增生

黏膜肌增生

血管扩张

炎症

试验组(n=36)

0.40±0.15

0.93±0.29

0.49±0.17

0.66±0.24

0.39±0.08

对照组(n=33)

0.52±0.26

0.96±0.32

0.50±0.20

0.68±0.28

0.62±0.13

t

2.373

0.006

0.224

0.319

9.321

P

0.021

0.995

0.823

0.751

0.000

2.3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79%,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组别

治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试验组(n=36)

24

9

3

33(91.67%)

对照组(n=33)

14

12

7

26(78.79%)

X2




6.589

P




0.010

2.4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程度严重的药物副反应,治疗进程以及患者的健康均未受到影响,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均符合临床要求,不作统计学对比。

3.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疾病引起的各种症状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巨大影响;长期以来,西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随着临床研究深入,作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的药物不仅治疗效果提高且安全性越来越好。但由于药物治疗缺乏特异性,多是对症治疗,患者在停止用药后出现病情反复的潜在风险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医方法的临床价值[5]

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通常根据“胃脘痛”或“呕胆”行辨证施治,试验组所用的清胆和胃汤以利胆和胃、清热化痰为主;方中的竹茹为君药,有和胃止呕、清热化痰的功效[6];半夏、黄芩联合应用可发挥和胃消痞、泻火制酸的作用;陈皮、茯苓具有化痰和胃的功效[7];其余药物,徐长卿、青蒿、陈皮、茯苓、枳实、大腹皮可发挥祛风止痛、透散胆胃郁火、理气祛湿、行气导滞和活血解毒的作用[8-9]。全方药物联用共奏利胆和胃、清热化痰之功。从本次研究结果的数据对比来看,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78.79%,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以及固有层水肿、血管扩张和炎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表明中药清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优于西药方案。再者,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严重的药物副反应,提示两种方案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须特别提到的一点是,本次研究纳入的患者总数较少且未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关于中医和西医方案的安全性,尚须进一步研究跟进。

综上所述,研究得出结论:中药清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确切,同时安全性良好,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郭伟强,姚萍.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6):511-513.

[2]朱永钦,罗昭琼,朱永苹,等.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研究概况[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2):189-192.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13,18(1):24-36.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93-94.

[5]许飞,李让亮,马成猛,等.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1,45(2):73-76.

[6]崔丽敏.清胆和胃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1):156.

[7]王金周,王萍,侯亭开.中西医结合治疗胆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65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30(1):101-103.

[8]张莉.蒿芩清胆汤加减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5例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9):264-264.

[9]杨伟俊.清胆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56例讨论[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