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 250000
摘要:壮医药针灸学是以壮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壮医药的具体穴位和针刺方法,探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具有民族特色的学科。它是壮医药外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理论体系完善、特点和优势明显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取穴规律、治疗大法、针灸方法、临床治疗和疾病预防等。针灸治疗壮族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显著、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几千年来一直受到壮族人民的欢迎和喜爱,为壮族的健康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壮医药针灸最大的特点是浅刺,与中医针灸明显不同。深度浅,不需要针刺感,疼痛小,患者可以接受。简要介绍壮医药浅刺在中国医学史上的价值。
关键词:壮医;浅刺针法;中国医学史
引言
浅刺是指将针体刺入穴位表浅部位的一种针刺方法。《素问•刺要论》云:“病有浮沉,刺有深浅,各至其理,无过其道”,此为针刺深浅不同可影响针灸疗效观点之肇始。《内经》亦有“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浮刺者,傍入而浮之”“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等浅刺操作的具体记载。浅刺针法可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应用得当常收显效。陆汎教授认为人体十二皮部以十二经脉体表分野为纲纪,经脉之病必反应于体表。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云:“百病所起,皆始于荣卫,然后淫于皮肉筋脉”;《素问·皮部论》记载:“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可见外邪入侵常由表及里,逐渐阻遏经络。浅刺针法作用于皮部,进而激发经气传导,达到调节人体气血阴阳之效。
1浅刺法在《黄帝内经》中的简介
纵观漫长的历史,毫无疑问,针灸疗法的演变是随着针灸工具的发展而发展的。在《黄帝内经》中,九针规范的针灸操作程序和成就理论被推上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新起点,为传统针灸医学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后经历了唐宋时期重灸轻针的学术倾向,重视金、元、明时期的针灸技术,近代又发展创新了许多针灸方法,但基本沿袭了《黄帝内经》九针历史时期的针灸方法。《黄帝内经》对浅刺针有如下理解和介绍,除了最基本的长针、会员针、大针、蜂针外,还有会员针和毫针。并介绍了每种针的不同应用。《黄帝内经》总结了浅刺法,记载了26种刺法。从理论上阐述了浅刺的作用、皮肤与护气的关系、经络总属皮肤、刺激皮肤经络的应用,使浅刺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
2外感病,初发病
外感之疾多因肺卫失和,腠理空疏,六淫之邪侵袭肌表,其病轻浅,病位在表。初发病病位较浅,亦常在表。此类病症宜用浅刺针法,刺宜“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灵枢•小针解》曰:“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陆汎教授谨遵之,认为疾病初起或邪犯皮毛、络脉,病位浅,病情轻,宜用浅刺针法“刺卫出气”,一则可激发人体卫气,提高抗病能力,驱除病邪;二则能避免“疾浅针深,内伤良肉”而误伤正气,引邪深入。例如周围性面瘫多由于卫阳不固,阳明、少阳感受外邪,邪气乘面,以致经气受阻,肌肉失养。陆汎教授治疗初期周围型面瘫常用浅刺针法,以疏风散寒,养血通络。操作:采用直径0.25mm、长25~40mm一次性针灸针,双侧风池、合谷、牵正穴、太冲,直刺5~15mm,以较强刺激量捻转(捻转角度90°~180°,频率120~150次/min)行泻法;患侧迎香、巨髎、睛明、承泣、足三里,直刺5~10mm,患侧地仓、颊车穴相互透刺,患侧阳白向鱼腰方向平刺,针刺5~10mm,以较弱刺激捻转(捻转角度30°~90°,频率60~90次/min)行补法留针30min。针刺后,于患侧地仓、颊车穴加用隔姜灸30min以温经散寒,可收病愈之功。
3疼痛治疗
症状复杂,种类、地点、程度和持续时间都有显着差异。因此,有必要了解不同类型浅表性针刺疼痛的特点,根据不同疼痛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和患者状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浅表针刺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浅埋法治疗疼痛,其共同特点如下:(1)浅埋针深度:本研究探讨的浅埋针方法均深入皮肤内、皮下组织和浅筋膜,但不深入肌肉层,导致组织创伤较少,因此针感弱,害怕针的患者容易接受;(2)应用范围广泛:平面针扎法不仅适用于肌肉丰度,而且适用于头部、面部、胸部和腹部深度针扎不适宜的穴位,从而确保针扎的安全性;(3)可以配合肢体活动加强疼痛治疗效果,基于疼痛综合征“不适”和“羞耻”的发病机制,正确的肢体活动有助于促进气血运动,增强疼痛治疗效果。扁平白斑法的优点是在针保留过程中不会影响肢体活动[27]。与此同时,不同的浅化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指征:(1)毫米波浅化需要是最普遍的,针头便于获得,可刺激常规的身体穴位和各种微体系穴位,可用于肌肉骨骼疼痛等外部经络疼痛,也可用于内脏疼痛。为提高镇痛效果,可采用直针、斜针、皮肤针和多发性浅针针等临床针灸方法,视病情和病理变化而定;(2)浮针平针由于其针的特殊性,可在皮下组织中被抽走,更适合治疗肌肉和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3)皮肤内针的扁平针蒂特点是短针和长期针保留,特别适用于分娩疼痛和各种慢性阵发性疼痛综合征。(4)皮肤皮瓣的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易于学习,更适合于阵发性疼痛的自我治疗。(5)三角形针平针通常与适合热痛综合征的阿德拉治疗相结合。
4肝郁化火型失眠
失眠症属中医学“不寐”范畴。中医认为是因阳过盛不能入阴,或者阴太虚不能纳阳,最终出现阴阳失交而致病。正如《类政治裁》所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症状轻者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容易再入睡,病情重者整夜不能入睡,或伴头晕痛、健忘等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有45.4%的被调查者表示过去1个月内有不同程度的失眠。面对如此高的发病率,有研究发现失眠与社会节奏以及工作或学业压力呈正比,对医生、公务员及高中生等进行随机抽查,结果表明医生群体患失眠的比例最高,推断与晋升、医疗环境及学习等压力较大有关。操作方法:患者呈仰卧位,暴露穴位,浅针针尖先用消毒棉球包裹,然后把针尖点按在穴位刺激点上,随后用浅针泻法:①将针体与腧穴表面形成一个不到90°的夹角;②一手食指固定针尖,拇指指腹固定针尾,另一手中指指甲在针柄用较大力度上刮,用较小力度下推,手法应轻快而又有力度,大概60次/min,1个刺激量为36次刮推动作,每个穴位做3个刺激量;③刺激完穴道后,用食、中指夹住针柄,使针尖立在穴位上,做6次针体逆时针度旋转360°,时间约30min。1次/d,每周6次,连续治疗28天后进行疗效评估。
结束语
综上,在遵循经典的基础上将浅刺针法进行总结及推广,广泛应用于治疗病位表浅、病情较轻、老年体虚者、慢性病及幼儿病等各类疾病,可取得较好疗效;主张浅刺针法不能被其他针法取代,亦不能滥用。这些宝贵的学术经验值得深入挖掘并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黎柳娇.浅刺针法配合背部走罐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
[2]刘纯燕,谢煜,徐振华.不同针刺方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08):3685-3688.
[3]黄昕红.浅刺针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
[4]景中坤,邱玲.浅刺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机制探讨[J].河南中医,2018,38(04):619-622.
[5]揭丽桦.浅刺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