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蒙医医院 内蒙古 兴安盟 029400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分析蒙医结合西医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60例卒中抑郁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百忧解治疗,治疗组除给予百忧解口服外结合蒙医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蒙医结合西医治疗,患者疗效明显(P<0.05),总有效率达87%。对照组西医治疗,患者总有效率达63%。结论:蒙医结合西医治疗卒中后抑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抑郁症; 蒙医药;西药治疗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加强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与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单纯西药治疗不良反应较多,影响疗效。而蒙医学认为抑郁症属“赫依”病范畴,由赫依功能紊乱,渗于心脏,阻碍白脉传导所致,故根据以上理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蒙药并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明显达到了增加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 60例脑血管病后伴抑郁的患者,符合以下标准:①全部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证实;②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标准,发病时间在脑卒中后>3周;③年龄50—80岁;④抑郁症状持续至少>2周;⑤排除昏迷、失语、智能损害和既往有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而不能正常完成抑郁量表的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8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7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抑郁量表评定总分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将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扩张脑血管等及对症治疗),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百忧解20mg/次、1次/d口服,而治疗组给予抗抑郁药百忧解20mg/次、1次/d口服外加入珍宝丸、15粒每日中午顿服,嘎日迪—13味、每晚服,阿嘎日—35味、11粒每早牛奶送服,宁龙丸、15粒每日下午口服。此外加入蒙医穴位按摩治疗,对患者百会、曲池、肝俞、胆俞、合谷、太冲等穴位进行30min的按摩、1次/d、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评估,分为临床痊愈:评分减少≥75%;显效:评分减少≥50%;有效:评分减少≥25%;无效:评分减少<25%。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利用SPSS13.0计分析软件处理。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见下表。通过表中相关数据可知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说明蒙医、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明显。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例(%)]
2.2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两个月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但是经过蒙医、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效果显著。
3讨论
3.1蒙医药治疗
蒙医治疗本病初期以除巴达干、镇赫依、疏通神脉为主,后结合安神、提温治疗,方法可选有以上功效的相关方剂,选择相关穴位进行针灸、火灸治疗。另外蒙医治疗此症特别注重护理及心理指导,理解患者心灵深处的苦恼、痛苦,缓解病人心理压力,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刺激。采用蒙医三根平衡针刺激巴达干穴、心穴、黑白际穴结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结果显示蒙医三根平衡针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好,优于单味药治疗。应用槟榔十三味丸为主治疗“心赫依”病,明显改善了患者情绪、睡眠质量、疲倦乏力和肌肉酸痛等精神障碍和躯体症状。选用槟榔十三味丸、沉香—35味加以西药治疗抑郁症取得了满意疗效。
槟榔十三味丸具有显著的改善抑郁症患者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等作用。观察蒙药匝迪—5味丸和中药逍遥丸结合心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20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1—2月痊愈14例,占70%,2—3月治愈6例,占30%,随访均未复发。用蒙医温针治疗抑郁症患者37例,治疗后症状明显较治疗前好转,治疗前后评分有统计学差异。用蒙药双枣合剂治疗19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结果,蒙药双枣合剂具有改善妄想、焦虑、紧张、抑郁等症状的功效。匝迪—5味丸能改善急性应激所致行为绝望小鼠及利血平诱导小鼠抑郁状态。研究发现槟榔十三味丸能改善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异常及抑制慢性应激造成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在蒙医不同针刺法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额叶神经元形态及NO—cGMP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的结论是蒙医不同针刺法可能通过调控NO—cGMP的表达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蒙医脑—白脉调控针刺方法对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的影响研究的结论是蒙医脑—白脉调控针刺可改善大鼠的脑卒中后抑郁样行为,明显增加脑组织的5—HT的含量。因此,蒙医脑—白脉调控针刺对卒中后抑郁症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在蒙医三根平衡针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和不同脑区cAMP、AngⅡ的影响研究的结论是蒙医三根平衡针可能调控海马cAMP的表达而发挥抗抑郁作用,而对脑组织AngⅡ的影响甚微。对蒙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行了相关综述,进一步肯定了临床上应用镇赫依,调节三根,疏通白脉功效的蒙药和灸疗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具有镇赫依功能的蒙药复方匝迪—5味丸、槟榔十三味丸(高尤—13)及蒙医三根平衡针等外治疗法在治疗抑郁症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得到的满意疗效验证了蒙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
3.2西医药治疗
目前临床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手段仍然是传统的抗抑郁药。常用的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能再摄取抑制剂SNRIs、去甲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及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ARIs等主要通过调节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的浓度来发挥抗抑郁作用。但这些药物都存在临床治愈率低、残留症状突出、复燃率和复发率高、功能损害突出、副作用大,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该给予高度重视。最初的抗抑郁剂治疗仅对约55%的抑郁症患者有效,绝大多数抗抑郁剂单药治疗,只有30%的患者达到临床治愈。以往SSRIs治疗抑郁症的随机临床试验显示:SSRIs治疗1个月后躯体症状的改善不明显,仍有疲乏、睡眠问题及肢体疼痛的困扰,抑郁发作次数越多,残留症状越多,再次复发的机会越大,抑郁症治疗结局越差。运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进行对比治疗抑郁症,治疗6周后发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效果优于帕罗西汀,两组均出现口干舌燥、头晕头疼、呕吐及视线模糊等不良反应,不过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所出现的上述不良反应更少。将米氮平用于中风后抑郁焦虑患者临床治疗,治疗8周后,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HAMD(汉密尔顿抑郁表)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
总之,中蒙医药治疗抑郁症得到重视。但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该病基本上都是以患者的自觉症状为主,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研究缺乏大样本的科研设计,报道样本例数少,尚未研制出抗抑郁的专用蒙药制剂,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从临床报道来看,蒙医对本病的治疗还很局限,大多医家是辨病治疗,一方治一病,缺乏辨证的准确性和用药的针对性。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从整体观念出发,逐渐形成抑郁症的辨证论治体系,以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李学勇.蒙医脑——白脉调控针刺方法对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7,34(1):88.
[2]傅晓蓉.米氮平治疗中风后抑郁焦虑临床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