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4
/ 3

预防 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及效果观察

臧凤红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   广西来宾    545900

【摘要】目的:讨论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0月接诊收治的80例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探究主体,按照双盲分组法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将所有患儿平均分配至各组中,每组各40例患儿,为参照组患儿提供的护理措施为传统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儿进行的护理措施则为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护理配合程度以及病症改善情况。结果::给予观察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后患儿以及家属配合程度明显提升且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患儿,护理效果优异,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呼吸衰竭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儿护理依从负度,促进患儿快速恢复,对降低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着积极作用,护理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优质护理护理效果

目前在新生儿疾病中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症状较多,因此为患儿提供机械通气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但该方法往往会对患儿呼吸道造成伤害与刺激,加之患儿尚处于发育阶段机体抵抗力较弱,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时及以诱发不良反应症状,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极为高发的一种呼吸系统炎性反应,一旦患病不仅影响患儿治疗效果同时对其机体发育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降低呼吸支持对患儿造成的伤害,为其提供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意义重大[1-2]。本文讨论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验证其有效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0月儿科接诊收治的80例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分组法划分为两个组别,分别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将所有患儿平均分至各组中,每组患儿40例。参照组中男性患儿为22例、女性患儿为18例,患儿最轻体质量为2.2kg,最重体质量为4.6kg,平均体质量为(3.4±0.2)kg,患者最小年龄数值为2天,患者最大年龄数值为25天,平均年龄数值为(18.23±1.24)天;观察组中男性患儿为23例、女性患儿为17例,患儿最轻体质量为2.1kg,最重体质量为4.5kg,平均体质量为(3.3±0.3)kg,患者最小年龄数值为1天,患者最大年龄数值为24天,平均年龄数值为(18.05±1.14)天,两组患儿的资料信息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本次参加研究的所有患儿均符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临床诊断标准。②本次参加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③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执行。④本次参加研究的所有患儿均为足有婴儿。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②无法实施气道插管者。

    1. 方法

两组患儿均实施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治疗,为参照组患儿提供传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包括对患儿各项机体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若有异常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生采取相应治疗。同时为患儿开展护理时均保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护理人员定期对患儿进行巡视,辅助其变换躺卧姿势以及排出痰液。而观察组患儿应用的护理方式则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案如下:①治疗护理:对患儿的呼吸状态进行实施监测,例如呼吸频次、呼吸难易程度等,根据实际情况将呼吸机工作状态调整至适宜患儿呼吸。同时密切关注患儿血氧度,若出现指标降至90%以下时,立即增加氧气补给,期间若患儿气道痰液较多则及时将痰液排出,保证患儿呼吸顺畅。②吸痰护理:由于呼吸机会对患儿肺部产生刺激因此患儿会出现痰液分泌较多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辅助患儿将其痰液排出,并且操作前要进行全面的杀菌消毒,降低患儿感染风险。在吸痰过程中动作温柔细致,保证患儿气道中以及口腔中的痰液吸除干净。同时吸痰顺序应由气道至口腔逐次进行吸取,若现行吸取口腔痰液则需更换吸痰管在行气道吸痰,以防口腔内部细菌感染气道发生不良反应。并且在进行呼吸支持期间为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提升患儿气道舒适度。③胃部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儿进行胃部插管,防止胃液反流损伤食道,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将患儿胃内残留物质抽取干净。并且在患儿休息时可适当增加其头枕高度,对防止胃反流有着积极作用。④口腔护理:由于使用呼吸机时患儿嘴部无法完全闭合,极易造成口腔分泌功能降低,引发口腔干燥而出现感染情况。为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为患儿提供空腔护理,对患儿口腔内部细菌进行检验分析,并采用适合婴幼儿的刺激性小的口腔护理液对其口腔进行浸润杀菌,避免有害菌对患儿口腔造成伤害。若患儿口腔液体分泌过多,则需将多余分泌物进行吸出,防止倒流至患儿气道中引起不适。⑤营养补给护理:由于患儿无法进食,因此护理人员需通过胃管将营养导入其胃部,同时导入前需密切观察患儿是否有腹胀、腹泻情况,若有以上不良反应症状,则应减少营养液的补给量,并采用揉按等方式促进患儿肛门排气,缓解腹胀情况后在进行输液。

    1. 观察指标

(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护理下患儿呼吸支持总次数、治疗总要时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2)对患儿护理依从度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以问卷的形式发放至患儿家属,通过患儿家属反馈的信息,由调查组人员进行统一测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以及评定标准,其评定标准分为特别依从、基本依从和不依从。护理依从度计算方式为:(特别依从患儿例数+基本依从患者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1. 统计学方法

本讨论80例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析结果录入SPSS19.0软件中,两组患者的呼吸支持总次数、治疗总要时利用t检验进行验证,应用(均数±标准差)(6217145182dc1_html_e59a14e928c89620.gif )表达。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度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采取X²数据验证为基础,(n%)为结果表述方式。P<0.05是数据具有分析价值依据。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度度高于参照组患儿,统计数据具备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 两组患儿护理依从度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特别依从

基本依从

不依从

护理依从度

参照组

40

10(25.00)

20(50.00)

10(25.00)

75.00%

观察组

40

26(65.00)

12(30.00)

2(5.00)

95.00%





6.275

P





0.012

2.2两组患儿病症恢复情况以及肺炎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经护理后病症恢复情况以及肺炎发生情况均优于参照组患儿,分析结果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要求(P<0.05),详见表2。

2 两组患儿病症恢复情况以及肺炎发生情况对比6217145182dc1_html_e650e1f908969261.gif±s

组别/项目

呼吸支持总次数(次)

治疗总要时(d)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参照组(n=40)

12.27±3.15

13.35±3.32

21(52.50%)

观察组(n=40)

7.29±3.23

9.49±2.99

6(15.00%)

t

8.161

5.464

12.579

P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一种较为危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该方法有效增加患儿肺部通气量,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为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提供重要保障[3-4]。但机械通气会对患儿呼吸到产生极大的刺激,进而使其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严重影响了患儿机体健康[5-6]。因此为患儿提供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优质护理措施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护理措施,该护理秉承以患者为中心,在提供周到基础护理之上进行优化,保证患儿得到更加舒适、全面的护理体验,有效降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同时积极的为患儿监护人介绍疾病治疗相关的知识,促进其主动配合治疗,最大程度较少患儿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几率,护理效果优异[7]

综上所述,为呼吸衰竭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儿护理依从负度,促进患儿快速恢复,对降低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着积极作用,护理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周秀娟,胡彩英,尤聪玲. 优质护理对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S1):142-143.

[2]张青娜,王丽萍. 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2):92.

[3]蓝远梅,邓云燕,王雪云. 优质护理模式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6,23(07):188-190.

[4]漆平,王轶,温贤秀,钟敏. 优质护理模式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研究[J]. 四川医学,2016,37(03):355-357.

[5]王永利,徐云峰,陈瑞. 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评价[J]. 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9):73-75.

[6]刘晓玉. 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5):96.

[7]谢梦玲,陈炎英,魏秀珍. 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20,33(20):173-175.